夢女孩儿
是按事业单位的做。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2007-10-14 22:25(一)资产类第101号科目 现金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数额。3.事业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并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收据副联编制“现金收入日报表”,送会计部门的出纳员核收;或者将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收据副联、“现金收入日报表”和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一并交会计部门的会计员核收记账。4.有外币现金的事业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第102号科目 银行存款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由会计部门统一在银行开户,避免多头开户。2.事业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数额。3.事业单位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以及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终时,单位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属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4.有外币存款的事业单位,应在本科目下分别按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事业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务,应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年度终了(外币存款业务量大的单位可按季或月结算),事业单位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整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列入事业支出科目。第105号科目 应收票据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因从事经营活动销售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2.事业单位收到应收票据,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等有关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应收票据未到期数额。单位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经营支出”科目,按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3.事业单位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收款日和收回金额等资料。第106号科目 应收账款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因提供劳务、开展有偿服务及销售产品等业务应收取的款项。2.发生应收账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待结算应收账款的累计数。3.本科目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第108号科目 预付账款1.本科目核算按照购货、劳务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2.事业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所购物品或劳务结算时,根据发票账单等所列的金额,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补付的货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本科目。3.本科目应按供应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第110号科目 其他应收款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借出款、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2.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为尚未结算的应收款项。3.本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第115号科目 原材料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库存的物资材料以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低值易耗品等。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在购进时直接列作支出,不适用本科目。2.材料入账价值的确认:(1)购入材料,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入账价格。单位购入的自用材料,按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计算。事业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其购进材料应按实际支付的含税价格计算。事业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以下
lucaminiya
一、高校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的区别高校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高校是典型的事业单位但又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高校会计制度要体现其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更倾向于法人实体的特性,所以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就存在不同。高校会计制度收入类科目中包括: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类科目中包括: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类会计科目仅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支出类科目也相对应的仅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这样对照就发现,高校如果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需要将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合二为一,但二者来源不同,性质不同,必须分开核算;而支出类科目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全部并入事业支出,高校会计制度对支出的细化分类,便于分析学生培养成本和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如果统一合并就会造成分类不清,难以细化核算。二、高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现状(一) 收入核算方面以某高校为例,在收入方面,原学生学费收入应在教育事业收入科目核算,而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学生学费不直接纳入收入,缴费时直接存入市财政专户,学校按年初预算向市财政申请拨款收到后作事业收入。账面处理上较难全面反应在校学生缴费情况,只能通过银行明细另行建立备查账薄,且很难将各年学费收入情况进行同向比较。另一方面,学校科研项目经费收入本应在科研事业收入科目核算,而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因其资金来源的不同而划入不同的收入科目,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拨入的科研经费在上级补助收入核算,同级其他单位拨入的科研经费(如市科技局)则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会计报表上不能单独反映出当年科研事业收入情况。(二) 支出核算方面同样以某高校为例,原高校会计制度支出分类比较合理,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多项支出合并到事业支出同样不能全面反映高校支出的综合情况。另一方面,因近几年财政对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各项基本支出都有上限规定,其中之一就是不能超过上年的决算数,这意味着除了人员经费其他的支出只能逐年减少。但对于有科研项目的高校来说,首先每年的科研项目数量和支出不可能一样;其次,把科研支出与基本支出统一核算对高校来说也是不合理的,特别是科研支出中较常见的了劳务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将挤占基本支出的额度。(三)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方面高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势必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会计人员一方面要进行日常会计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人员编制短缺还要兼职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有些会计人员还要兼职为学生上课,身兼数职必然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能专心于处理日常会计工作,久而久之对于没有规章制度作出明文规定的备查类账簿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而这些作为备查之用的资料一旦衔接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后期再进行补登必然是难度更高,极易造成资料丢失,核算不准。再则,高校的职称评定是以教师资格类职称评定为主,会计人员如果没有取得教师资格很难参与其中,工资福利的提升也就很难实现,导致高校会计核算人员流动频繁,新的会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使得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三、高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应如何完善(一) 实行两套会计软件核算,融汇两种会计制度要点高校在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应就新旧两套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照,除按财政规定使用新的金财会计核算软件外,原来所应用的高校财务核算软件也应延续应用。通过两种方法对各种费用进行有效区分,分类核算,融汇两种制度要点,从而避免因费用归置科目不一造成的核算不清问题。有关财政方面需要的数据可从金财软件中提取,与高校相关的数据则从高校会计核算软件中直接提取运用。(二) 严格预算安排,科研收支全部立项在上报预算安排时,一定要对科研项目进行专门立项审核,各项费用收入支出严格分析,杜绝专项收入与基本收入交叉,专项支出与基本支出混淆不清。(三) 预算专项费用单列,严格把控专款专用在科研经费方面,应就其收入和支出做好分项分析预算,各项费用应与基本支出严格区分,既要做到专项支出不挤占基本支出的额度,也要仔细审核防止基本支出因额度超标改头换面转移到专项费用。对于科研经费,一定要严格把控,专款专用,该项目下分别有哪些支出应与年初预算一一对应,各项费用与项目内容一致且分摊合理。(四)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要进行两方面的核算且并不专职于会计职务,必然会导致原本就显短缺的会计人员更加紧张。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充实专职会计人员力量,尽量将会计人员从身兼数职向专心一职转变,从人员频繁流动向人员固定安排转变,从单纯依靠财务人员向全局把握转变。另一方面更要在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方面加以重视,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学习培训,在职称评定待遇提升方面将会计人员与教师队伍公平对待,为有效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创造更好的条件。总之,高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必须将两种会计制度有效结合,并同时运用两套会计软件才能更好的对高校财务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核算,这势必对高校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