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想月乐
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1、瑞华总部在北京,但执业网络遍及全国,服务于40多家央企和340多家上市公司。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最多的事务所,拥有注册会计师2500多人。
2、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中国会计泰斗潘序伦博士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自己的形象宣传片《天行健》中,用自己的使命很好的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业理念和发展视野。
3、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过数次联合兼并以后,现在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同时他的高度一体化管理体制也是行业里落实比较好的一家。
4、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近几年来发展的不错,能排进本土前八也算是实至名归,常年客户多达3000多家,包括央企和上市公司。
5、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介绍中,定位是国内排名前五的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
从天职国际的客户群体中也能看出,包括了很多中央及区域性大型国企、上市公司以及大型工程和政府经济部门,涉及了金融、能源、房地产、交通等各个行业。
6、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近几年来发展的不错,能排进本土前八也算是实至名归,常年客户多达3000多家,包括央企和上市公司。
7、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1年,同时也是GTIL(致同国际)在中国的唯一成员所,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偏外资的性质。业务水平上,致同摘得2017“最佳并购交易奖”,同时连续三年入选全球最具吸引力雇主50强。
屈小兔.
【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二战后的几年,是上海会计师事业最为兴盛的时期,那时在上海论规模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1、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潘序伦(1893一1980),是我国杰出的会计学家及会计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曾经在暨南大学和上海商科大学任教授,这段期间他目睹旧中国会计的落后状况与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局面的不相适应,决心以推广西式薄记改革旧式会计为己任,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翌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该所在承办的业务活动中效率和质量俱佳,很快便声誉鸽起,业务不断扩大,工作人员逐年增多,以后又在桂林、至庆、南京等地设立分所多处。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潘先生深感会计人才短缺,先后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有补习夜校、展校、函授,也有正规的高级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其办学地点遍及10多个省市,培养的会计人才10万余人,校友遍及海内外。立信通过办学,汇集了数十位会计专家到它的教师队伍中来,如李义杰、蔡经济、刘芷休、王逢辛、钱素君、张蕙生等。或在外地扩设分所、分校,或在上海既执行会计师业务并兼任教授。 与此同时,立信又出版《立信会计季刊》与编辑出版《立信会计从书》,推动了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教材的编译。《立信会计季刊》于1933年在原有立信补校同学会所办的《会计季刊》的基础上创刊,登载了许多中外会计专著,社会反响至为热烈。该刊前后发行共18期。《众信会计从书》从1924年就已开始编译,最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自开办“立信图书用品社”后,丛书皆自行出版,至解放前夕共出版有关会计、薄记、审计、成本会计等方面的编译书籍160余种,畅销国内及海外华人区。此外,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还经营会计用品(如标准的帐薄、凭证、报表等),为业务客户提供了方便。为此,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这样三位一体的事业,使立信的声誉日隆,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2、正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第一家中国人办的会计师事务所”,前称“徐永柞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后来的“正明会计师事务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它的发展规模与业务影响,已名列上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第二位。 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场记账方法之争,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学术论战,它对此后我国会计的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引发这场论战,起于徐永柞所撰《改良中国会计的回题》、《改良中式簿记概说》等一系列论著的发表。当即引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多位会计师的回击。先后有潘序伦《为讨论“改良中式簿记”致徐永柞君书》,顾准《评徐永柞氏改良中式簿记》,《钱膺对于徐永柞氏“改良中式簿记”之批评》等反驳论文的发表.形成了会计学术界的两大流派,一为“改良派”指徐永柞改良中式簿记的观点;另一为“改革派”(或称“取缔派”),指取缔中式簿记,完全效法西式簿记,采用借贷记账法的观点。两派各有其论战园地,即徐氏主办的《会计杂志》和潘氏主办的《立信会计季刊》。两派还各有其支持者,如当时南京的社会名流于右任、叶楚怆、黄炎培等或著文,或题词赞扬改良中式簿记,《会计杂志》也陆续发表了不少会计界人士赞成中式簿记的论文。支持改革派的多系高校师生和国外留学归来的人士及已经采用了西式簿记的企事业会计人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双方刊物停顿,争论暂时搁浅。直至解放前夕,我国工商企业中采用西式簿记者多为大型企业,采用改良中式簿记以中型企业为主,有的小商仍沿用单式收付记账法,各行其事,从未统一。这场学术争论,两派都是朝着改变中国会计的落后状况达到振兴实业的同一目标出发的,在我国会计变革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徐永柞会计师曾经作为自由职业界代表,也是上海市会计师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在开会的第一天,当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到徐永柞会计师时,毛主席十分风趣地说:“你是孔夫子的同行啊!孔子尚为委吏,会计当而已矣。孔老夫子也做过会计的。”这段往事不仅是徐永柞会计师一人的光荣,也是当年上海会计师界的光荣。3、公信会计师事务所:公信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27年,创始人奚玉书在上海既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会计师,又是我国第一代的会计理论专家,学术造诣很深。由他主编的《公信会计月刊》,从1939年创刊到1948年停刊,是旧中国出刊时间最长的会计刊物。由于所发表的论文质量高,深受高校师生和会计界人士的欢迎。 奚玉书在1947年发表《会计之透视》一文,就曾提出“会计所处理对象为资本循环过程”,并在文中附有”产业资本之循环过程”与“商业资本之循环过程”两张图表加以阐述。这可以说是我国第一篇研究会计对象的理论文章,说明奚氏是我国最早接受德国巴比动态论并有专著发表的学者。此外,该刊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还开展了请如“物价变动会计”等具有前导性意义的理论问题的讨论。就连首篇倡导增减分录法的论文(作者梁润生)也是1947年在《公信会计月刊》上发表的,并引发了一轮讨论。 奚玉书还是一位爱国的会计师,为了维护民族称严,曾经出现过两次毛遂自荐的故事。由于当时崇洋媚外思想作祟,不少政府机关或企业遇有会计业务,不是延聘本国会计师承担,而是找“洋会计师”解决。奚玉书首次是自荐于华安人寿保险公司,要求将其会计业务委托中国会计师承担,另一次自荐于交通部,要求以国格为重,廷聘中国会计师为其会计顾问。由于其要求理直气壮,最后均获胜利。4、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人就是中国第一号会计师证书的获得者谢霖。不仅如此,谢霖还是中国会计师制度的策划人,也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师暂行条例》的执笔人。除了上述三个“第一”之外,有文介绍谢霖还有两项“第一”,即“他是第一位对银行会计制度实行改革的开拓者(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立了新式会计制度);又是我国第一部《审计学》的著作者,1915年写于南通商校。为此合称:“五项桂冠第一”。 但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原设在北京和天津,直到1931年才将其总所南迁上海,拥有秦开、张翼燕等50多位著名会计师,力量雄厚,并先后在南京、重庆、成都、汉口等城市设立10余个分所.正则事务所承办业务,坚持原则,公正客观,在全国亨有很高的声誉。
激动的小胖
晚清时期(1843~1910年),英美人士薛迈罗克、克佐时、达利、汤笙等,在上海最早设立西方会计师事务所。其服务对象首先是上海一些对外交往较多的行政事业机关。如江海关、盐务、铁路和邮政等。其次是外商在我国开办的洋行、工厂、银行,再次为我国私营工商企业办理会计查帐事务。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各种会计事务纠纷中受制于外国列强的不公正现象,迫切要求有中国自己的会计师。到30年代以后,我国大中城市会计师事务所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全国会计师事务所中,规模较大、声誉较著的立信、公信、正明、正则等会计师事务所都设在上海。一、正明会计师事务所正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为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民国10年(1921年)由会计师徐永祚创办。事务所在主任会计师之下设计核、训练、出版三部,承办查帐、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管理与整理、会计证明与鉴定、财产清算与管理、会计事务咨询顾问、代办纳税申报、注册登记、审计与会计人员培训、出版会计刊物等事务。在事务所开办的20多年间,业务迅速扩展,拥有资本较大的固定客户,如上海金融界的“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和其他规模较大的银行、钱庄,以及工商界的天厨味精厂、上海安达纱厂、天原化工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出版界的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等。40年代后期,业务渗入慎昌洋行、英美烟草公司等外资企业。为了实践中式会计改良的基本设想,徐氏先后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五洲药房等企业试点,经他设计指导,实行改良中式簿计的企业,不下三四百家。并创办《会计杂志》,开展会计学术研究和宣传改良中式簿记,闯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计改良之路。徐氏还撰写了大量著作和论文,其中较大影响的有《改良中式簿记概况》、《英美会计师制度》、《决算表的分析》、《所得税与会计》等,对改善中国会计、审计的面貌,推行中式会计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为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由我国现代会计的奠基人之一、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在民国16年1月创办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39号。该所初创之际,只聘用助理人员1人。以后业务迅速发展,到1937年已拥有工作人员70多人。分设主任会计师室、计核科、文书科、法律科、信托科、总务科、编辑科以及学校部。各科(部)负责的业务项目是,计核科:常年会计顾问,常年或临时查帐,设计会计制度,破产清理;文书科:公司登记,商标注册,申请专利,代拟会计及商业文件等:法律科:常年法律顾问,工商企业、个人法律诉讼,破产债权、债务诉讼;信托科:担任清算人、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外商科:承办外商企业的分支公司登记,商标注册,申请专利等;编辑科:编写立信会计丛书,编辑立信月报、会计季刊;总务科:办理人事、会计、档案和后勤供应等;学校部:负责多种形式的会计学校(包括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各种补习学校)的教务工作。事务所担任了不少大中企业的查帐工作和会计顾问,其中工商企业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安纱厂、申新纱厂、大中华火柴厂等。金融业有中国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国国货银行等。社会团体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等。接受委托的外商企业有百家之多,其中有美商的联合航空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英商的怡和洋行、太古轮船公司等,为此事务所增设一个外商科。民国19年以后,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在杭州(1930年)、桂林(1939年)、重庆(1941年)、南京(1946年)、广州(1946年)、天津(1948年)等大中城市设立分所。并创办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编辑出版立信会计丛书,以适应各级立信会计学校教材之需,扩大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影响,提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业务质量,成为当时规模最大、职能齐全、影响最广的会计师事务所。潘氏一生撰写了大量会计、审计专著、评著和论文。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单独或与人合作撰写的著作有29部之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学》、《政府会计》、《审计学教科书》、《审计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还著有《初级成本会计》、《会计学教程》等9部著作。译著有《劳氏成本会计》、《裴氏高等会计学》等15部,以及《中国之会计师职业》、《查帐标准程序之拟订》等近90篇论文。三、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民国10年由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创办于京津地区,为我国创办最早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当时谢氏在交通银行任职,事务繁忙,无暇顾及事务所之事,同时会计师职业在京津地区尚未被社会认识,业务甚少。30年代以后,他鉴于上海工商业发展较快,就到上海设立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开业后很快赢得上海工商、金融界的信任,业务迅速发展。事务所设立主任会计师,下设四科:计算科,主管查核帐目,破产企业之清算与财产管理,会计证明与鉴定,常年会计顾问等事项;设计科,主管各类企业会计规程、制度设计等;文书科,办理公司、银行登记,商标注册,代拟会计与商事文稿等;总务科,主管其他杂项事务并协助主任会计师工作。后来随着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该事务所先后在南京、济南、汉口、长沙、重庆、成都、广州等城市设立分所30余处。谢氏治学严谨,著作颇丰,较有影响的会计审计著作有:《银行簿记学》、《银行会计》、《铁道会计》、《会计学》、《审计学》、《成本会计》、《公司法要义》以及《中国之会计制度》等。四、公信会计师事务所公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为公平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于民国16年。初期由俞希稷任主任会计师,先后加入者有奚玉书、徐英豪、王海帆等会计师。民国25年,公平会计师事务所改组,由奚玉书单独组办,改名为公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事务所严守会计师职业道德,确保服务质量,因而迅速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业务应接不暇,拥有常年客户100多家,其中在上海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主要客户有;荣氏申新纱厂及其分支企业、严氏系统苏纶纱厂、仁德纱厂、大隆铁工厂、大新振染织厂、正泰橡胶厂等。在执行会计师业务中,奚氏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和爱国主义精神。民国21年前后,国民政府交通部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合资组建中国航空公司,经双方议定特聘英籍克佐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常年查帐。奚氏闻悉此事,立即与交通部交涉,力劝作为合资一方的交通部应以国格为重,维护民族利益。在他据理力争下,该公司根据双方对等原则,同意同时聘请公平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常年查帐。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很多工商企业毁于战火,当时已在外国保险公司投保兵险的正泰橡胶厂,因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袭击遭受损失。该厂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诬称该厂系“被流氓抢劫后焚毁”的,拒绝任何赔款。公信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这一棘手的案子以后,由当时担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的奚玉书对此案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查,最终查明事实真相,迫使外国保险公司如数赔款。奚氏还对当时的会计师制度做了大量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先后参与拟订了《会计师服务细则》以及对《全国会计师协会章程》、《会计师公费标准》等的修订工作。上述4个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在执行会计师业务的同时,举办会计学校,培训会计人才,创办会计刊物,出版发行会计图书及会计用品等。把执行会计师业务、培训会计人才、出版发行会计杂志和会计图书用品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会计师创业道路。他们的内部组织也较科学合理。
银眼的狮子王
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如下:
1.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百度百科上,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句话总结是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
2017年1月,中注协发布《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通告,瑞华名列内资所第一,这也是瑞华连续四年领跑内资所。瑞华总部在北京,但执业网络遍及全国,服务于40多家央企和340多家上市公司。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最多的事务所,拥有注册会计师2500多人。
就办公环境上而言,瑞华和很多内资所一样,沿袭了中国企业的一贯风格,看上去整洁严肃。不过对于忙季的员工而言,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外地出差,可能对酒店的走廊都比对自己的工位熟悉。
薪资水平按照知乎上各路大神的说法,不同分所、不同部门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和地区经济水平,以及老板的抠门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应届毕业生刚进去的话,平均助理起薪在3.5K左右,差补大概50块一天,一年大约能有5万左右。不过之后有项目提成的话情况会好很多。
2.高顿会计师事务所:
高顿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建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由中国会计泰斗潘序伦博士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复办、合并重组等一系列过程,但依然坚守了“立.信”的牌子,如今在内资所中排名第二,业务量和综合评价都赶超国际四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变革,未来立.信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高顿的薪资水平属于内资所中比较高一些的,部门优秀的话,薪酬可能会超过四大的薪酬和福利,奖金可能比薪资还多。不过地区差异也会有,一般在消费水平高一些的一线城市,助理起薪在4K多一点。第二年起加项目提成和差补等,水平会上升很多。
3.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自己的形象宣传片《天行健》中,用自己的使命很好的诠释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业理念和发展视野。
在天健的官网简介中,天健用了四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定位,荣誉、民族、专业、服务。自1983年创办以来天健的综合实力也在大幅提升,位列全国前四,上市公司客户涉及到制造业、消费品业、房地产、金融、保险、能源等行业。
薪资上,通常除杭州总部外,北京上海分所的薪酬会略高一些,不同部门的薪资水平差异也比较大。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过数次联合兼并以后,现在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同时他的高度一体化管理体制也是行业里落实比较好的一家。
先后服务过中石油、招商局集团、中粮集团、招商证券等大型企业,以及为境内外24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主审服务。
信永中和的一体化程度高,但是薪酬在内资所中也可能是最低的。有底薪加项目提成,助理起薪比较低,一般按照工时算薪酬,加班的话一个小时25-35左右,所以刚进去想要高薪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加班。
5.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官网前缀是四个词,审计、税务、咨询、评估,简单明了的介绍了大华所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作为国内首批获准从事H股上市审计资质的事务所,大华已经帮助很多家企业IPO申请顺利过会。行业涉及到农林牧渔、矿业、能源、餐饮、金融、房地产等各个方面。
大华的薪资水平在内资所属于中等。第一年助理的起薪在3.5K-4K左右,也分底薪加项目提成,不过一般第一年的话,不会让新人负责主要项目,还是跟着负责人学东西,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6.大信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近几年来发展的不错,能排进本土前八也算是实至名归,常年客户多达3000多家,包括央企和上市公司。
有知乎用户谈到在北京总部工作的经历,觉得人际关系和氛围都不错,也经常能拿到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被媒体誉为“一家受上市公司欢迎的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的薪资水平在内资所中也不算高,北京上海深圳的话会高一些,但是项目会比较多,加班的时间也比较多,不过只要出了业绩,拿到了CPA,晋升、加薪基本都是水到渠成。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