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Celeste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要求和目的, 有关会计目标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 1、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产生的经济背景。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且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阃有明确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管理当局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资源的运用情况,即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事情。 2、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是上个世纪7O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资成立的特鲁彼拉特委员会(Trueblood)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该委员会在1973年提出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十二项财务报表的目标,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挤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有用观的的主要观点是:根据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 (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 (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重在委托者报告受托者的受托管理情况。主要是从企业内部来谈的,而决策有用观是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谈的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都暗古了“会计信息观”,即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者提供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包括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同时,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受托责任观是从监督角度考虑,主要是为了监督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信号角度,即会计信息能够传递信号。即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堕落的胖子
对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内涵,在会计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可为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在目前仍然处于各抒己见、尚未有定论的局面。纵观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受托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换言之,会计应向委托人报告受托人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并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中心。其依据是,资源所有者将资源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同时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人的行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并通过向资源提供者如实报告资源的受托情况来解除其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学派更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它在重视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格外重视损益表。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换言之,会计应当为现时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投资和信贷决策及其他决策的信息。其依据是,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在资本市场介入的条件下,资源所有者对受托资源有效管理的关注程度会降低,转而更为关注所投资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决策有用学派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更关注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是互有关联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是实质,决策有用是形式。受托责任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提供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是会计的根本目标。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应定位于决策有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