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9

随风来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职称如何提升职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kaixinlang

已采纳

楼主是哪里的,不同的地方条件有点不同,我发一下北京的报名条件: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后,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或会计专业讲师资格满5年,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 3、获得本科毕业学历或硕士学位后,取得会计师资格满3年,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会计师资格并从事会计工作均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会计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会计行业法规的主要起草人。 4、长期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取得非会计师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会计师资格满8年或取得其它中级资格满10年,并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如果你是其它地方的,你搜"考试大"这个网站去看一下

中级会计职称如何提升职称

195 评论(10)

花花的老妈

会计职称评定与其他职称评定一样,属于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资格考核晋升制度。通过考核评定,技术人员可以获得或者晋升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职称资格,从而获聘相应的技术职务。比如会计系列,其技术职称资格分别为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等。国家没有中级职称考试,一些考试获得的“会计师”、“经济师”等,并不是技术职称资格,一般不能作为获聘相应技术职务的条件,不能获得相应等级的技术职务工资等级,也不能享受给予相应等级技术职称资格人员的各种津贴。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属于执业资格考试。通过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得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不是会计系列的中级技术职称资格,与技术职称资格的会计师不相等同。不能作为获聘相应技术职务的条件,而只能作为相应执业活动的资格条件,比如在会计师事务所注册担任注册会计师,从事相应的执业活动。

340 评论(13)

四十一度灰

作为一名学渣,如何在中级会计职称备考中逆袭?伴随炎炎夏日的到来,中级会计职称备考也进入强化阶段,但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谁能体会学渣们此刻内心的焦虑?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学渣逆袭的秘诀!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化繁为简,化整为零

去年备考的时候,很多考生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拿着整本书“硬啃”。 结果也可想而知,备考时间已经过了一半,考生只看了三分之一的教材。 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重复上演,小编苦苦思索,帮大家想出了一个“绝招”。 就是把一本厚厚的书拆分开,分成几个小部分,以章节和知识点为单位,每个小单元的学习和练习不超过一小时,半小时为最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调整每个小单元的学习时间。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缩短单元复习时间,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二是可以及时调整复习节奏和方向,避免浪费时间。

二、理清思路,一路畅通

其实中级和初级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中级强调逻辑。 初级是可以依靠大量的死记硬背来获得高分,而中级则很难通过单独的记忆来掌握具体的知识点。 有部分考生在这个问题上绊倒了很多次。有的考生认为只要把中级会计实务的分录背得好,中级财务管理的公式模板运用好,把中级经济法的法条背下来,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参加考试了。没想到一遇到做题就不能灵活运用,稍微更改一点就完全不知所措了。 记忆力再好,理解才是王道。 那么在中级会计职称报名到新教材收到前的这段时间,小编建议考生不妨先梳理去年的教材内容,整理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这样可以帮助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逻辑漏洞。比起死记硬背,思维导图的制作就显得更简单、更有效,也能激发大家的学习乐趣。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08 评论(15)

情流感920

中级会计师目前不能评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取得的。1、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会计职称分为会计初级职称、会计中级职称、会计高级职称。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2、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度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3、考试科目:《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3个科目。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更多会计问题点击咨询>>】东奥会计在线1998年开始涉足会计辅导教材出版行业迄今为止已有20余年,并连续多年占据着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书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东奥出版的"轻松过关"系列辅导教材是各地面授辅导班和官方考试组织部门指定辅导教材、是25个省推荐考试辅导用书。

25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