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2

谷穗的宝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础12级科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库尔尼郭娃

已采纳

一级科目:就是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还有明细科目,也就是二级科目。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的分类

为明确会计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理解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作用,进而更加科学规范的设置会计科目,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必要对会计科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按照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了会计要素的基本特征,它将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的进行归集,清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二级科目下分设三级科目、四级科目等进行会计核算,每往下设置一级都是对上一级科目的进一步分类。

在我国,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增设、删减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保证会计科目的要求。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会计基础12级科目

120 评论(15)

竹林听雨57

1、会计一级科目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

2、会计二级科目有:明细分类科目或明细科目,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较详细分类的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扩展资料: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2、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4、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具体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是编制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会计科目  百度百科_会计一级科目  百度百科_二级科目

352 评论(10)

石门小可爱

1、会计一级科目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

2、会计二级科目有:明细分类科目或明细科目,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较详细分类的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会计科目的要求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2、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4、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内容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进行具体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是编制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

以上内容:百度百科-会计科目、百度百科-会计一级科目、百度百科-二级科目

351 评论(11)

幸福的小猫zz

1、资产类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2、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共同类科目:清算资金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5、成本类科目:生成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

6、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大额入库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是否取得合法的入账凭证,数量是否准确,入库是否有入库单。

检查存货入账单价波动幅度是否过大,本年度与以前年度相比单价波动幅度是否异常,是否存在异常变动的合理原因。

对存货进行年末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库存明细账进行核对。针对盘盈或者盘亏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帐实相符。需要特别注意年末零库存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表

206 评论(13)

海的晨宝贝

一级科目:就是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还有明细科目,也就是二级科目。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下列原则: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清晰性原则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126 评论(15)

nixiaoyanzz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具体的会计科目如下:资产类1. 库存现金2. 银行存款3. 其他货币资金4. 交易性金融资产5. 应收票据6. 应收账款7. 预付账款8. 应收股利9. 应收利息10. 其他应收款11. 坏账准备12. 材料采购13. 在途物资14. 原材料15. 材料成本差异16. 库存商品17.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18. 存货跌价准备19. 待摊费用20. 长期股权投资2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2. 长期应收款23.固定资产1602累计折旧2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1604在建工程企业的固25. 工程物资和1606固定资产清理26. 无形资产和 1702累计摊销27.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8. 1801 长期待摊费用29.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类30. 短期借款31.应付票据32. 应付账款33. 预收账款34. 应付职工薪酬35. 应交税费36. 应付股利37. 应付利息38. 其他应付款39. 长期借款40. 应付债券41. 长期应付款权益类42. 实收资本43. 资本公积44.盈余公积45. 本年利润46. 利润分配成本类47.生产成本48. 制造费用损益类49. 主营业务收入50. 其他业务收入5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2. 投资收益53.营业外收入54. 主营业务成本144 6402 其他业务成本55.营业税金及附加56.销售费用57.管理费用58. 财务费用59. 资产减值损失60.营业外支出61. 所得税费用

249 评论(13)

lavender522

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里有156个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类别指标,但是特定主体的经济业务发生后,不仅要求提供会计要素总括的数量变化,还要提供一系列分类指标和具体会计信息,以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所以就需要在会计要素指标下进行第三层次的划分,细分后的每一个具体内容都需要一个名称,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会计科目可以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的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御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六大类。每一类会计科目可按一定标准再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科目。

(1)资产类(也包括资产的备抵)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清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负债类科目包括: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等。

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4)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御关系,可分为总会计科目和明细会计科目。

(1)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辖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以此类推。

19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