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3

小小雯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收入与损失的区别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王夫人

已采纳

【更多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中级会计收入与损失的区别

174 评论(11)

大碗碗儿

一、收入和利得的区别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等。

二、利润和损失的区别

1、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

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具体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及其他损失

扩展资料:

财政部权威人士表示,会计要素定义调整的主要原因是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原来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基本准则修订后的这部分内容完全是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进行的,而且是本次基本准则修改的核心部分。

此外,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利得不是经营收入所得但构成利润的组成部分,如固定资产的处置收益,损失不是费用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如固定资产的盘亏或毁损等。国外很多都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即“利得”和“损失”。由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了会计要素只有6项,但这两个概念又非常重要,所以在修订稿中将其在“利润”要素中加以体现。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国网

204 评论(8)

锐客家族

损益类科目涉及一损一益,损即是费用,益即是收入。也就是损益类科目包含收入类科目。具体: 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规律:损益类科目与利润表的账户一一对应)分类: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③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营业外收入 ④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营业外支出

192 评论(9)

菩缇紫mariposa

关于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的解释,请参考如下:

要想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收入和利得的区别和联系,能够熟练地判断和运用收入和利得,需要从二者的定义入手: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最终均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都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判断一项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到底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时,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判断依据。

定义中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这里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二是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

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而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则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构成企业的利得。利得又进一步可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相对应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根据上述定义,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所产生的利得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如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另外,因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股利收入,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其具体的确认和计量应参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处理。 对于费用和损失的理解应类比收入和利得来把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要素

188 评论(14)

还是曼特宁

损即是损失、费用,益即是收入、收益,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在账户分类里,没有收入类账户的类别。

359 评论(10)

香蕉2015

答自于北京诚力财务 利损失两种:种直接计入所者权益利或损失;种直接计入期利润利或损失 利或损失具体涉及非业务: 计入期利润利或损失包括业务:盘亏损失、非损失、公益性捐赠支、盘盈利、政府补助、捐赠利、处置非流资产利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或损失、债务重组利或损失等般计入期利润利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科目核算 计入所者权益利或损失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见业务供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计入所者权益、投资除净损益外其权益变投资按应享份额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180 评论(12)

可爱的giraffe

收入和费用指的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不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即不是每天或经常发生的,是不可预期的。这是最主要的区别。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盘盈盘亏、捐赠等。

1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