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小蹬蹬民
在会计上,合理损耗并不影响存货的入账价值,只影响存货的单位成本。比如:购进1000吨产品,价款1000万,合理损耗2吨,入库998吨。分录:(不考虑增值税)借:库存商品1000万贷:银行存款1000万入库商品单价:1000万/998吨=1.002万/吨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开心一刻0312
一、购进原材料时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要另做专门的会计分录,只是在做购进材料的分录时将损耗部分的金额不作扣除,一并计入购进材料的总成本中。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等(买价+采购费用。包括损耗部分材料的价值)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不计入材料成本,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1)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2)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在途物资”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3)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进价”等科目,贷记“在途物资”科目。
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科目,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商品的采购成本。
扩展资料:
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应以与所购买物资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或劳务已经接受为标志。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别情况处理:
1、在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一般待物资验收入库后,才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这主要是为了确认所购入的物资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与合同上订明的条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账而在验收入库时发现购入物资错、漏、破损等问题再行调账;
2、在物资和发票账单未同时到达的情况下,由于应付账款需根据发票账单登记入账有时货物已到。发票账单要间隔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由于这笔负债已经成立,应作为一项负债反映。为
应付账款一般按应付金额入账,而不按到期应付金额的现值入账。如果购人的资产在形成一笔应付账款时是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入账金额的确定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即不扣除折扣)记账。
在这种方法下,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全部应付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在途物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付账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亲爱的猪小呢
一、购进原材料时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要另做专门的会计分录,只是在做购进材料的分录时将损耗部分的金额不作扣除,一并计入购进材料的总成本中。借: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等(买价+采购费用。包括损耗部分材料的价值)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不计入材料成本,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二、说明1、《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删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2、购入存货的成本包括“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其含义是指存货成本不扣除损耗部分的价值。故入账时总成本不变,但由于入库数量减少了,增加了存货的单位成本。3、举例:(单项选择题)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A.50B.51.81 C.52D.53.5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材料入库的成本/材料入库的实际入库数量=(2 060×50+3 500+620)/(2 060-60)=53.56(元/公斤)。
超爱吃的丫头
合理损坏直接进材料成本,价格不减,数量减。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借:库存材料
贷: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购买材料时,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采购材料成本。
借:材料采购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行政单位库存材料虽然较少,但要根据工作需要设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每年至少清点一次。如发生盘亏、盘盈,应当查明原因,作为增加或减少当期支出的会计处理。
购入、有偿调入的库存材料,分别以购价、调拨价及其运杂费入账。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的差旅费等不计入材料价格,直接作为有关支出处理。出库材料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成本。
1、查明原因后系正常损耗,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查明原因后系管理不善造成,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存材料
霸气甫爷
1.财务会计问题合理损耗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科目) 2.所谓合理损耗即正常损耗,指标的物正常磨损、挥发、氧化。“合理损耗”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等损耗,由于无专门规定,具体损耗量由各个企业根据日常盘点确定,不考虑非正常损耗,同一种存货由于各个企业保管条件不同,合理损耗量也不同,这往往成为偷税企业应对税务人员最佳解释。货物运输与产品制造加工中,因自然原因或说非人为因素的损耗,也就是说在规定的技术和程序下无法避免的损耗,属于合理损耗。合理损耗就是自然损耗,不影响总体成本,增加单位成本。不合理就是人为的不属于自然损耗,不影响单位成本。确认该损耗为合理损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注意:企业存货产生合理损耗,在确认损耗原因前应当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确认为合理损耗后应当通过“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最后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利润的结转。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