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9

蜜儿桃子1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外贸会计专业考试科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239085

已采纳

报名时间:(1)2008年下半年考试报名及缴费确认时间:9月1日 至 11月16日 考生在全国外经贸考试中心网(http://www.chinaftat.org)上填报考试申请表并至全国考试中心授权的考试机构缴费确认(确认时需提交个人资料如下:两寸蓝底彩色照片四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一份)并领取准考证、在考试点安排的考场参加考试。2报考条件 (1) 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或已接受过财务、会计业务培训的在职人员。 (2) 在国际贸易、会计、财务管理或其他相关专业学习的在校生。 (3) 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从事外贸会计工作并已接受了外贸会计业务培训的待业人员。3、考试科目考试由“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和“外贸会计实务”两门组成,两门都合格的考生通过本次考试。 (1)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为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2) 外贸会计实务为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得分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4 考试时间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项目2008下半年度全国统考将于2008年12月6日日举行 2008年下半年考试时间: 2008-12-6上午 9:30至11:00 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考试

外贸会计专业考试科目

89 评论(14)

大酸杏儿

不知道是你没说清楚还是我没理解,据我所知没外贸会计资格考试的呀,是不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哦,如果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个省的报名时间都不一样。

198 评论(8)

!天道酬勤!

入世后,我国外经贸企业已实现备案准入制,外贸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外贸业务人才出现紧缺现象。由于复币记帐、退税核算等核心业务,外贸会计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未经专业培训的财会人员难以胜任外贸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5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13条的有关规定,经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研究决定联合在全国范围开展外贸会计培训考试工作。外贸会计考试项目主要针对从事或将要从事于外贸企业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企业中他们负责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此类人员是企业外贸业务会计核算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负有全面、真实、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业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外贸业务管理专业人才。河南百业会计咨询有限公司为河南省指定考点,承担河南省外贸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开设有培训班和冲刺班,全年面向社会招生。课程聘请权威专家教授教学,能够精确把握考试的重点,同时能使学员更好地掌握外贸会计专业技能。历期培训班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8%以上。同时本公司承诺一次不过,免费重修相应培训课程,直到考过为止,让你无后顾之忧。-----培训对象---凡是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或已接受过财务、会计业务培训的在职人员,在国际贸易、会计、财务管理或其他相关专业学习的在校生以及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从事外贸会计工作的人员均可参加考试。------发证机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颁发的“外贸会计专业证书”全国范围内通用,有统一证书编号,网上电子注册,全国联网可查。------培训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进口合同的商定和履行、国际结算、非关税壁垒等。外贸会计实务:外汇业务核算、出口商品收购核算、出口业务会计、出口货物退(免)税核算、进口业务会计、加工贸易会计,技术进出口业务,样品、展品、包装物、物料用品和低值易耗品核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和会计报表。------申报条件------具备以下任一条件者均可参加认证考试:u 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或已接受过财务、会计业务培训的在职人员。u 在国际贸易、会计、财务管理或其他相关专业学习的在校生。u 高中以上学历有志从事外贸会计工作并已接受了外贸会计业务培训的待业人员。

162 评论(13)

蛋蛋徐要发疯

会计,财务管理为主

234 评论(8)

蓉儿…点滴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硕复试443是会计综合,具体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各科目内容如下:

一、财务会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第五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第二章  金融资产

第一节  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二节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三节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四节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三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

第三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  负债

第一节  流动负债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股本)

第二节  资本公积

第三节  其他综合收益

第四节  留存收益

第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  收入

第二节  费用

第三节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第四节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第五节  利润

第十章  财务报告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第十一章  或有事项

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

第二节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或有事项的列报

第十二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第二节  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第三节  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二、成本与管理会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概述

第二节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六节  作业成本法

第三章  成本分析与成本管理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  成本管理方法

第四章  经营决策分析

第一节  经营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

第三节  经营决策中的成本概念运用

第四节  经营决策中的生产组织与外包

第五节  经营决策中的产能利用与存货

第五章  全面预算管理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类型与编制方法

第三节  营业预算的编制

第四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五节  预算实施与管理

第六节  预算结果的考评与反馈

第六章  责任会计

第一节  责任会计概述

第二节  责任中心的类型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  责任会计的职能

第四节  责任会计体系与部门绩效考核

三、财务管理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第二章  财务估值的基础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和收益

第三节  证券估值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营运能力分析

第三节  获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  发展能力分析

第五节  综合财务分析

第四章  长期筹资决策

第一节  资本成本

第二节  资本结构

第三节  普通股筹资

第四节  长期负债筹资

第五章  投资决策

第一节  投资的概念

第二节  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

第三节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计算

第六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  短期资产管理

第二节  短期筹资管理

第七章  股利分配

第一节  利润分配概述

第二节  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第三节  股利理论与股利分配政策

四、审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

第四节  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第二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重要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

第四节  审计证据

第五节  审计程序

第三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思路和步骤

第一节  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风险评估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第四章  主要业务循环的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三节  生产与职工薪酬循环的审计

第四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审计

第五节  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的审计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类型

第二节  标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扩展资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专硕培养目标:

1、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国国情;

2、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感;

3、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

5、具有对现有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质疑的能力;

6、具有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会计硕士(MPAcc)招生简章

参考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各专业复试大纲

28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