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0

爱心小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确认的原则依据是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刀剑如梦1

已采纳

会计确认标准是指会计系统予以确认的会计事项所应具有的特征。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会计确认的原则依据是

255 评论(10)

wwddllhhppqq

《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我国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共十二条,即: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重要性原则。

267 评论(13)

shaaaronzy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315 评论(13)

墨剂先生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十三条,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衡量会计质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一类是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90 评论(12)

miss樱桃小米虫

核算原则:客观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作为依据可比性——按规定方法,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一贯性——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一致,如有变更应在附注中说明信息质量 相关性——提供的信息应反映企业情况,满足使用者要求及时性——会计核算应及时,不允许提前或延迟明晰性——会计报告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相对应,当期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计入当期;反之则不计入配比原则—— 核算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两层含义: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确认计量 历史成本原则——各项资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的,作为收益性支出;反之,作为资本性支出谨慎性——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秘密准备修正作用 重要性——核算中区分重要程度,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实质重于形式——按经济实质而不应仅仅按法律形式为核算依据

18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