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的减除标准之一,是个人所得税新税法修订引入的新费用扣除标准,根据税法的规定,目前主要包括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支出的扣除标准。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居民个人可以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一、子女教育。按照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年满3岁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可以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子女的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扣除标准一经选择,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二、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每年48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4年)。技能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享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专项扣除,需要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三、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个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等资料备查。
四、住房贷款利息。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20年)。每个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利息扣除。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方式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扣除方式,一经确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改变。
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的,应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五、住房租金。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住房租金支出的个人,可以根据工作的城市执行不同的扣除标准,比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每年180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每年132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元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每年9600元)。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且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个人,应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六、赡养老人。赡养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扣除标准,比如,赡养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扣除额度;赡养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余兄弟姐妹每人分摊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另外,分摊方式和扣除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总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子女教育专项扣除、继续教育专项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和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等六个方面的专项附加扣除。
朵喵喵ljh
个人所得税免税额是2000。但前提是这个是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是劳务收入的话,个税免税额,4000元以下是800,4000元以上是20%。一、 关于个税个税一般指的就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在1799年,英国就已经开始试行了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到了1874年,个税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就是指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所有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其中包括了中国国内国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二、 纳税的意义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也是国家的基本收入来源。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因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的政权。而且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国家在征收税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查明情况,正确的计算并征收税款,另一方面又能够发现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不管是企业的老板还是个人都是需要纳税的,因为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不能够逃税。
格水物獭致知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劳动者参加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就必须向国家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但是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数额要达到个人所得税征收的起点还需要那个人所得税,如果低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起点就不需要纳税,那么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是多少呢!只有了解清了,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缴纳多少税,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是多少
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
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
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
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
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
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
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除以月的起征标准算
我国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有以前的两千元提升到了现在的5000元,也就是说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是按5000元1个月起按相应的缴纳比例进行征收计算的。现在我国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45%,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只要你的收入越高相应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就越多。
吃蛋糕的鱼
2021年个人税起征点是五千元,超过五千元的部分按照百分之三上税,不超过的部分是不用上税的。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2.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单位和自然人(居民、非居民)在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不仅包括居民纳税人,还包括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完全纳税义务,必须为来自中国和海外的所有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只为来自中国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拓展资料:我国规定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1.工资范围在1-5k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k-8k元之间的,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k-17k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k-30k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k-40k万元之间的,包括4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6.工资范围在40k-60k元之间的,包括6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7.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2005年08月23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