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215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 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账户减少额合计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权益账户期末余额合计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短期借款利息:短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利率×时间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实际买价+采购费用税额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额 进项税额=购进货物或劳务价款×增值税税额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共同性采购费用/分配标准合计某材料应负担的采购费用=采购费用分配×该材料的分配标准不含税价款=价税款总额÷(1+税率) 增值税税额=价税款总额-不含税价款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额×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 - 期末在产品成本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方法:销售净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已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本期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次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发出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入库前结存成本+本次入库存货成本)/(本次入库前结存数量+本次入库存货数量)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单价×销售数量—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商业折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销售货物的不含税售价×增值税税率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 应交营业税=转让收入×营业税率利润:利润(或亏损)总额=英语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企业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前利润中予以调整的项目各期预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当前期应交所得税=当前期累计应交所得税—上期累计已交所得税企业利润分配: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以前年度非分配利润+公积金转入数本年末未分配利润=可供投资人分配的利润—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普通股股利原材料采购:原材料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实地盘存制:期末存货结存数量 = 实地盘点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实地盘存数×单价存货结存数量=存货盘点数量+在途商品数量+已提未销数量—已销未提数量本期减少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银行存款清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明细账余额计算: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帐(借余)-坏账准备+预收账款明细帐(借余)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明细帐(借余)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付账款明细帐(贷余)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应收账款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待摊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明细帐(借余)预提费用=预提费用明细帐(贷余)+待摊费用明细帐(贷余)(记忆口诀: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利润”账户余额—“利润分配”账户余额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增、资产偏高资本性支出按收益性支出处理——利润虚减、资产偏低库存现金日记帐:日余额=上日余额+本日收入额—本日支出额会计科目: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长期股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收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账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存货、未分配利润根据总帐与明细账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待摊费用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资产负债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报告式(上下结构)和账户式(左右结构)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利润表内容表首: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单步式和多步式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

LiaoL童鞋
1、会计借贷公式是反映会计六大基本要素之间关系的恒等式,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都相应有其权益,权益是对企业资产可以提出要求的权利,它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的;2、会计借贷公式分为以下两类:(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资产负债表中最重要的平衡要素。(2)收入-费用=利润,这是利润表中最重要的平衡要素。
柠檬草星冰le
借贷方是根据经济业务,做出会计科目的处理。一、总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变形: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对于左边:增加时或发生时,记入借方;资产减少或结转时,记入贷方对于右边:增加时或发生时,记入贷方;资产减少或结转时,记入借方拓展资料: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会计工作,二是指会计工作人员。一、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及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三、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四、会计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五、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翻页作废啊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
从公式左右平衡来看,因为资产与费用的方向一致,因此其记账规则也是一致的;而等式的另一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记账规则也是一致的,但是其方向会与资产与费用正好相反。
此时只要确定这些要素当中一个要素的记账方向,剩下要素的记账方向就因为这个公式而自然而然被确定了。
具体来说,如果假设(注意是假设)资产的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剩下要素的记账规则便是:费用与资产相同,也即其增加记为借方,减少记为贷方,其余三个要素与资产正好相反,也即增加记为贷方,减少记为借方。因为只有这样,等式才能保持最初的平衡。
扩展资料
借贷代表着相互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符号,但是符号后面其实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符号就像是易经当中的阴阳一样,阴与阳代表着不同的方面,但是阴阳又是能调和在一起,阴阳互动。
借贷也是一样,二者看起来是相对的,但是显然借中有贷,贷中有借,二者在会计实务的处理当中还会相互转化。这样看来,借贷记账法暗合易经哲学之思维,怪不得能长存不衰。
而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曾写一本书,名之《三式簿记》,从刚才我们从易经当中分析到的哲学逻辑来看,三式簿记显然不能成立。所以此书诞生之时,曾经引起会计理论界的轰动,但之后就悄无声息,三式簿记也再没有人提起。
可见簿记的创新很难,五百多年前,会计之父帕乔利划下的借贷记账法的规矩到现在还是保持原汁原味,没有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