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星kooo
财务会计转型问题分析
财务会计需要按照会计准则,根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下,做出能够反应企业经营状况的数据和相对应的分析。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财务会计转型问题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接收及处理的数据量增大,为了使企业能够适应潮流并较快地发展,就要增强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因此,在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财务会计,就需要适应此潮流,尽快完成转型,才能够满足企业需要,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共赢。本文在叙述大数据的内容后,进行财务会计转型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大数据 财务会计 转型
大数据背景下,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接收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对于受到大数据影响的企业,在转变其发展关注的重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催促着在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财务会计的转型。所谓大数据,就是指能够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储存起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同时这种数据的储存以及数据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及时性,对于企业来说,对大数据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不可小觑。大数据推动着企业转变自己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途径。
一、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一)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
1、财务管理的态度
传统上的财务管理为事务性的财务管理,所要负责的就是账务的核算,以及分析月度或者年度的财务报表。这样的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涉及到对未来财务的推测及规划,同时,每次核算或分析间隔的时间较长,不具有实时性,不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就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面对大数据下需要处理的庞大的数据量,以及新的数据处理分析要求,如果不及时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态度,依然停留在简单处理数据的思想上,就不可能推动这个企业的管理和发展。
2、数据的应用分析
庞大的数据量,复杂的数据分类,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数据管理分析方式必然会造成效率的低下。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希望能够做到对庞大数据进行快速分类,筛选,处理和分析,更希望财务管理人才能够用长远的前瞻的目光去分析和规划企业今后的财务工作。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改掉较为落后的数据分析方式,而是借助新工具对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
3、管理水平的提升
大数据时代能够促使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转变,企业很可能会进行重组或者兼并,完成这个过程后,因为之前不同的部门或者业务有不同,合在一起后在工作方式或者工作态度上有不同,管理起来会比较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做到不同数据之间的协同,规范统一企业管理的要求,做到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够使企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实现转变和发展。
(二)给财务会计带来的挑战
1、由被动变为主动
财务会计需要按照会计准则,根据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下,做出能够反应企业经营状况的数据和相对应的分析。而这些数据和分析的得出都是要在企业完成经营行为之后的动作,是较后的,被动的,在被动的状态下,就会限制到财务会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够发挥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作用,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经营计划和决策,这是不利于企业生存的,因此要对这种被动的财务分析进行转变,使之朝着主动的方向发展。
2、上升为决策层次
财务会计往往负责的是数据的核算,容易局限在较初始的数据处理阶段。但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的是对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和处理,经分析之后形成一种报告或者规划,而这个规划对企业进行未来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换言之,就是企业需要财务会计负责的财务工作的成果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分析和控制服务。
3、工作思维要转变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正是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财务工作会被计算机取代,财务会计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这两大工具进行财务数据的处理工作。面对着越来越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财务会计只有具备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以及管理性的思维,才能够认清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才能够利用大数据和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财务会计要如何转型
(一)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
1、认清形势,转变意识
大数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只有顺应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才能够不被这个时代淘汰。财务会计要意识到当前的发展形势,转变过去传统的落后的处理财务数据的思想,而是要学会利用先进工具,养成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财务管理意识。
2、抓住机遇,提高素质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无尽的机遇。企业如果能够利用好这次机遇,做好对数据的充分利用,实现数据的价值,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就能够实现企业的新飞跃,使企业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道理,对于财务会计来说,如果能够抓好这次机遇,实现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利用大数据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展现和肯定。
3、增强技能,拓展能力
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财务会计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科学的预测能力等等,这些虽然都不在财务会计专业技能之内,但都需要去学习和掌握。因此,财务会计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拓展自己的能力。
(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1、提供保障,尊重员工
企业要有人文关怀,把员工放在首位,尊重企业的员工,并通过完善企业职工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员工才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建立机制,实现有序
对于财务工作来说,两种机制必不可少。第一是严格缜密的规范机制,对财务会计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要保证其工作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另一种就是奖惩机制,如果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效明显,对企业贡献大,就要进行奖励,相反则要进行适当的惩处。
参考文献:
[1]夏明涛.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管理转型[J].新会计,2015(6):41-43
[2]陆佩娟.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5(27):137-138
羅潔愛爾
意大利商业革命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连接点。中世纪,意大利的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促使商品货币经济关系迅速发展,随着贸易的发展,意大利的商业和金融业获得长足发展,居欧洲领先地位。此时,在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出现复式簿记的萌芽。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总结前人的实践基础上出版《数学大全》(又名《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在第三部分的簿记中详细论述了借贷记账方法,提出“借”、“贷”符号、会计基本恒等式、财产清算方法,日记账、分录账、总账登记方法,以及试算平衡方法。卢卡。帕乔利由此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着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由于东印度公司在每次航海后都没有足够的现金向股东支付股利,于是便用下次航海的股份来代替,这就是股票股利的前身。当最后清算股本时,需要极其复杂的会计核算,于是,1657年9月该公司发布新章程,允许签发永久性的股份,作为未来所有航海冒险活动的一种联合投资。将每次清算转换为永久性股份,提出每年而不是每次冒险活动结束时结算利润,从而形成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概念,同时也产生了股份公司。这些引起会计思想的巨大变化,对建立以年度为报告期的划分基础,确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固定资产和固定负债的划分界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英国工业革命随着1733年飞梭的发明、1764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1769年瓦特蒸气机的试制成功,英国进行了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和批量生产,导致固定资产成本在生产中所占比例上升,使折旧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经营活动更加复杂,对生产成本信息需求的增长,使成本会计应运而生。同时由于工厂制度的出现,大额资本的需要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使向不参与经营的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正是股份公司和工业革命的美满婚配,促使成本会计的分娩,使以商品买卖活动为主的传统会计向以工业化生产为主的近代会计转变。南海公司泡沫1711年,英国人罗伯特。哈利建立了南海公司,主要业务是发展南大西洋贸易,开始时该公司股息保证6%,所以股票销售很快。1718年,英王乔治一世亲任董事长,公司信誉大增,不久以后付出100%的股息。1720年1月,经议会同意,南海公司承诺接受全部国债,以国家公债约1000万英磅换作公司股票,国家债权人换作公司股东,使股票行市大涨,股价涨至128.5%,8月竟突破1000%.然而,9月股票开始暴跌,12月跌至124%.无数债权人和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强烈要求严惩欺诈者并赔偿损失。英国议会组织了特别委员会调查这一事件,发现公司会计记录严重失实,存在明显舞弊行为,为此,委员会聘请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进行调查,并编制了一份审计报告书,指出企业存在的舞弊行为。南海公司泡沫事件促使1720年议会颁布《泡沫公司取缔法》,禁止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直至1825年废除该法。1844年英国通过“股份公司法”,肯定了审计的法律地位。1855年的《有限责任法》,允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至此符合现代意义的股份公司基本确立。南海公司泡沫事件揭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为首、大多数发达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公司股票和债券大量在证券市场上抛售,许多公司陷入无力偿付债务的窘迫局面,纷纷破产倒闭。政府和社会公众认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崩溃和萧条的主要原因,强烈要求公司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此美国政府于1933年公布《证券法》,1934年公布《证券交易法》,要求股份公司在向公众出售股票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并通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会计报表;股份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编制,并经独立会计师审定;授权SEC负责制订统一会计规则。但是SEC从未行使制订权,而是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改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制订。公认会计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传统会计发展成为财务会计。其特征是: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报告,是为了满足各个利益关系人的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报表完成后,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审计。此外,20世纪初,随着“泰罗制”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50~60年代,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脱颖而出。1952年在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个专门术语。从此,企业会计就正式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20世纪末的新经济浪潮与安然丑闻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持续稳定地增长了近10年。美国《商业周刊》在1996年12月30日发表了一组文章,提出新经济的概念。一般认为,新经济的含义涵盖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的到来,给现行会计带来全新挑战。一个显著特点是软资产日益重要。软资产是相对传统的有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工业产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传统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筹莫展,安然公司的舞弊案就是很好的证明。安然公司的舞弊案件固然有治理结构、独立董事、证券分析师、注册会计师、财务总监、股票期权等方面问题,但更有会计的规则无法满足其“金融创新”、“交易策划”“组织设计”和“扁平化”管理的需要等原因,致使舞弊行为不断。这对会计准则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会计准则应该使公司不易通过交易策划所规避,使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得以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模式和经营方式应该有一个全新的变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