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0

可爱多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政府会计按月对账技巧分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熊de爱

已采纳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所有者权益换成净资产,没有利润)。政府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可变现净值替换成名义金额)。政府负债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与预算结余。

政府决算报告,采用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政府财务报告,采用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各级政府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负责财政总会计的核算。各部门、各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适用《基本准则》。

财政奖励款的会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第七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第八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税务处理方面:如果这个财政奖励符合财税[2011]70文件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公司可以按不征税收入处理。

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如果这部分财政奖励款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公司在收到时应该一次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政府会计按月对账技巧分录

137 评论(8)

尐籹孒16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用书最后一章,行政事业会计,很简单

176 评论(8)

MindTheGapPlz

按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规定要求,预算会计科目中的收支年末进行结转,故不需月末结转。财务会计月末结转,收入类科目结转会计分录:借:ⅩX收入贷:本期盈余支出类会计分录:借:本期盈余贷:XX支出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331 评论(14)

美棉家纺

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将原期末按年结转,变为按期结转,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现以高中学校为例,对事业单位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同仁有所裨益。

一、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财政补助收入主要是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补助和专项资金等项目支出补助。“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由此而形成的支出为财政补助支出,应在“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和“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下设置“财政补助支出”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期末需将“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中的“财政补助支出”部分的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一)期末账务处理:

1.基本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2.项目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基本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一般都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账务处理。

2.“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项目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应转入财政补助结余,需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按规定上缴或注销额度。

(1)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补助结余

(2)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结余资金的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3)按规定上缴或核销结转资金或额度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二、非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主要包括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它收入。根据规定,期末需对非财政补助收入进行分析,对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收入及相应形成的专项支出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及相应形成的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贷:事业结余

(2)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项目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非专项资金支出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事业结余”余额是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进行处理。

借:事业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或做相反分录。

2.“非财政补助结转”余额是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按规定上缴,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1)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银行存款

(2)留归本单位使用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三、经营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经营收入是指学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相应发生的支出为经营支出。根据规定,期末应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经营收入结转 借:经营收入

贷:结营结余

2.经营支出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贷方余额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年末若为贷方余额,应按规定上缴税金、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转入事业基金,若为借方余额,则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一)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二)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三)转入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或做相反分录。

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

会计制度的内容,有详有简。详细的会计制度应包括: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格式以及编制、传递、审核、整理、汇总的方法和程序;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及其核算内容;账簿的组织和记账方法;记账程序和记账规则;成本计算方法;财产清查办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报送程序;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电子计算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办法;会计机构的组织;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等。

242 评论(11)

寻找美食的虫

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将原期末按年结转,变为按期结转,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现以高中学校为例,对事业单位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同仁有所裨益。 一、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财政补助收入主要是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补助和专项资金等项目支出补助。“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由此而形成的支出为财政补助支出,应在“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和“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下设置“财政补助支出”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期末需将“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中的“财政补助支出”部分的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一)期末账务处理: 1.基本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2.项目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基本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一般都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账务处理。 2.“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项目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应转入财政补助结余,需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按规定上缴或注销额度。 (1)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补助结余 (2)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结余资金的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3)按规定上缴或核销结转资金或额度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二、非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主要包括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它收入。根据规定,期末需对非财政补助收入进行分析,对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收入及相应形成的专项支出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及相应形成的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贷:事业结余 (2)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项目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非专项资金支出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事业结余”余额是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进行处理。 借:事业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或做相反分录。 2.“非财政补助结转”余额是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按规定上缴,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1)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银行存款 (2)留归本单位使用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三、经营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经营收入是指学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相应发生的支出为经营支出。根据规定,期末应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经营收入结转 借:经营收入 贷:结营结余 2.经营支出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贷方余额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年末若为贷方余额,应按规定上缴税金、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转入事业基金,若为借方余额,则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一)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二)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三)转入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或做相反分录。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