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1

鹿脸脸舅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记账法的原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lubsummer

已采纳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收入-费用=利润(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会计记账法的原理

254 评论(14)

基斯颠奴86

现代会计记账原则: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89 评论(9)

一个M精彩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是:

一、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用“借”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减少,用“贷”表示收入、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费用、成本的减少。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分为两大类,―类是资产类(包括成本费用类),一类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包括收入利润类),用“T”型账户表示。

拓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s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要求。

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16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