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86

且行且珍惜02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确定会计核算时间范围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花肚子饿

已采纳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

明确会计主体,就是明确为谁核算,核算谁的业务。

会计主体是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区分自身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区分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是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

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是时间范围的界定。

货币计量是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

会计基本假设的意义

会计工作所处的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假设虽然有人为假定的一面,但是并不因此影响其客观性。

事实上,作为进行会计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总结而形成的,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或简单武断的规定。离开了会计假设,会计活动就失去了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础,会计工作就会陷入混乱甚至难以进行。

确定会计核算时间范围

215 评论(15)

wumeiyan01

为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缩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拓展资料:

1、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从理论上讲,只有到经营活动全部停止或企业破产清算时才能最终确定,并提供财务报告,但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何时停止,客观上很难确定。为了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必要对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结算期间,已便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考核和报告,从而产生了会计分期的概念。

2、最常见的会计分期是一年,即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我国的会计年度为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期

162 评论(15)

qingkong88888

当然是会计分期啦!简单说,持续经营假设是前提,会计分期假设是补充!在大前提下将时间分段便于核算以达到获得信息的需要!

177 评论(8)

莹火虫妹妹

这个概念是会计主体假设中涉及的问题空间范围就是会计要核算的范围,要明确哪些是与企业有关的,哪里是与企业无关的,要明确企业与企业投资者之间的业务划分。比如发放现金股利时,企业要核算现金的减少和应付股利的减少,企业的投资者要核算现金的增加和投资收益的增加。即要作到与企业相关的客观,及时,准确反映。与企业无关的不反映也不处理。也就是说企业会计要核算的内容有哪些!时间范围就是会计核算时把对企业的会计期间进行划分,和会计分期的假设相关。如果是本期的就在本期核算,不是本期的就在该业务所属期间内进行核算

275 评论(15)

漳南一邺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确定时间范围的是持续经营的会计分期,持续经营是主要的。核算是分期的。空间范围: 会计核算具有四个基本前提、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204 评论(11)

大琳琳666

会计主体是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是时间跨度,会计分期是时间分期,货币计量是核算手段。个人理解从经营上说是时间跨度,从报表角度是时间分期。

81 评论(15)

1144177586丫头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就是明确为谁核算,核算谁的业务。会计主体是规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仅区分自身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而且区分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是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是时间范围的界定;货币计量是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

16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