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乐乐10
平衡积分卡 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平衡计分卡绝对不是“又一个时髦的管理概念”,当然更不是莫须有的所谓“过时概念”。在《哈佛商业评论》去年评选的”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中,他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果对财富500强企业做一项调查,会发现在这些庞然大物中有半数以上是平衡计分卡的信徒。 积分和平衡《哈佛商业评论》全程记录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平衡计分卡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平衡计分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套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这套体系注重的是绩效指标的完善和平衡。而在第二阶段,烽火猎聘认为这套绩效管理体系演化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战略的制定、沟通、执行和调整均能借助这个有效的工具完成。 把计分或者说绩效评测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这种思想由来已久,并且是几乎所有领先公司在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信奉绩效评测的管理者们相信,如果没有评测就无法管理。为了评测,就要制定一些评测企业健康状况的指标(比如客户满意度),以及设定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把实际测得的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找出差距及其原因,并且想出解决的办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凭数字和事实进行管理。 但是过去的绩效评测,往往仅限于评测财务指标。然而,财务指标是一些滞后的指标,他们只能说明你过去的行动取得了那些结果,至于驱动你业务的一些关键因素有没有改善,你朝着战略目标迈进了多少步,你仍然无从知晓。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财务指标一统天下,绩效测评指标极端失衡的状况。他并没有抛弃财务指标,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这些新指标衡量的正是企业良好业绩的驱动力。这四个指标合起来,构成了内部与外部,结果与驱动因素,长期与短期,定性与定量等多种平衡,从而为企业的绩效评测管理,提供了立体,前瞻的评测依据。 战略地图1996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1/2月号上的Using th Balance Scorecard as a Stratigic Management System疑问,标志着平衡计分卡从一种绩效管理体系跃升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而2000年9/10月号的Having Trouble with Your Strategy? Then Map it疑问,则显示出这种战略管理工具已经走向了成熟。在这篇文章中,平衡计分卡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开发了“战略地图”这个工具。 对数百家公司的研究使卡普兰和诺顿认识到,战略管理指南莫过于执行战略,而执行战略指南莫过于是员工懂得战略。在他们倡导的“战略中心型”组织中,战略不是企业高管人员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每个人都领会了公司的战略,整个企业才能变成一架协作有序,不可阻挡的战略机器。 战略地图是一幅画,这幅画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企业把行动和资源——包括公司文化和员工知识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顾客和财务结果的过程。在战略地图中,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角度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因果关系链,这个链条的一端是企业希望获得的结果,另一端是这些结果的驱动因素。 最终,平衡计分卡有了这样的定义:“简单说来,平衡计分卡表明了企业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系统{学习和成长角度},才能创新和建立适当的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角度),使公司能够把特定的价值带给市场(客户角度),从而最终实现更高的股东价值(财务角度)”。当然,支撑这个定义的,是定义中没有提到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从四个重要方面来衡量企业: 财务角度: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尽管由于企业战略的不同,在长期或短期对于利润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从长远角度来看,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客户角度: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客户角度正是从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考验企业的表现。 内部流程角度:企业是否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流程、管理机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内部角度从以上方面着手,制定考核指标。 学习与创新角度:企业的成长与员工能力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企业惟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szcarol617
平衡记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面、客户面、内部营运面、学习与成长面。
1、平衡记分卡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描述策略背后的因果关系,借客户面、内部营运面、学习与成长面评估指标的完成而达到最终的财务目标。
2、建立平衡记分卡的顺序,通常是在先制定财务和客户方面的目标与指标后,才制定企业内部流程面的目标与指标,这个顺序使企业能够抓住重点,专心衡量那些与股东和客户目标息息相关的流程。
3、学习与成长的目标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宏大目标提供了基础架构,是驱使上述记分卡三个方面获得卓越成果的动力。
扩展资料:
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BSC中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分,并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留住率、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利水平等。
BSC中的内部经营过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上的客户,满足股东对财务回报的要求,管理者需关注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过程,并为此设立衡量指标。
在这一方面,BSC重视的不是单纯的现有经营过程的改善,而是以确认客户和股东的要求为起点、满足客户和股东要求为终点的全新的内部经营过程。BSC中的学习和成长方面确认了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业绩而必须进行的对未来的投资,包括对雇员的能力、组织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衡量。
组织在上述各方面的成功必须转化为财务上的最终成功。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和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改进只有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经营费用的减少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才能为组织带来利益。
因此,BSC的财务方面列示了组织的财务目标,并衡量战略的实施和执行是否为最终的经营成果的改善作出贡献。BSC中的目标和衡量指标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因果关系,而且包括结果的衡量和引起结果的过程的衡量相结合,最终反映组织战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衡计分卡
yaodabian0214
顾名思义,平衡计分卡就是以“平衡”为主要诉求点,追求的是财务指针与非财务指针之间的平衡;领先指针与落后指针之间的平衡;长期指针与短期指针之间的平衡;外部指针与内部指针之间的平衡。根据Kaplan和Norton的解释,平衡计分卡包含下列四个重要方面:(1)财务营收方面:企业如何实现企业所有者对利润的需求,并进而实现社会贡献。(2)客户满意方面:顾客和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3)学习成长方面:员工能否通过学习提升能力,企业能否创造更大价值。(4)内部运营方面:为了满足股东与顾客的要求,我们必须专精于哪个运营流程。
最爱黄冕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平衡记分卡在中国的CMA管理会计中指的是运用多种量度标准评估绩效的方法,其中包括财务量度标准以及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等非财务量度标准。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