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2

独孤道兵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吸收合并注销会计处理例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玉面小达摩1986

已采纳

一、首先明确吸收合并的意思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该类合并为吸收合并。

由于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做分录时就根据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做账,即:

借:相关资产(A公司账面价)

贷:相关负债(A公司账面价)

B公司付出的对价

借或贷:资本公积(差额)

合并之后公司A不再存在,当然在合并前A、B、S公司各自都是核算的主体,对各自的经济业务核算。合并时,S公司获得B公司支付对价的相应部分,并同时注销账面对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的合并报表就是仅仅是S公司对B公司66.67%部分的合并报表

二、会计上的计税基础是母公司原取得对该子公司控制权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金额,并且确认商誉,理论基础是,母子公司本身就是处于合并的状态,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合并报表不会由于母子公司的这次法律上的合并行为导致合并报表的重大差异,

所以法律上的合并应该按子公司资产与负债原在合并报表的金额列报。现在的差别是,其他差额到底是投资收益还是资本公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税收上一般重组是按清算日的公允价值,特殊重组是按历史成本。

而税收上分一般与特殊,一般重组就是子公司公司层面的清算与注销。特殊重组,公司的资产计税基础沿续处理。(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或清算子公司并接收其全部资产和负债)在个别报表层面和合并报表层面的一般处理原则)。

扩展资料: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子公司发展的需要,便于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资产运营效率,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母公司将实现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同时注销原上市公司。

如2008年10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输配电股份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在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中,母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同时进行,母公司发行的A股全部用于换股合并上电股份,不另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吸收合并完成后,上电股份公司的股份(母公司持有的股份除外)全部转换为母公司发行的A股,其终止上市,法人资格因合并注销,全部资产、负债及权益并入母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提高集团整体运作效益,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其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法人地位。

如2008年1月,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换股吸收合并,东软股份作为合法存续公司,东软集团法人注销,股东对集团公司的出资按照一定比例全部转换为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全部并入东软股份。

这种吸收合并是以上市公司存续,通过换股改变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集团公司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相对前一种吸收合并,这种方式程序略简单、时间更快、成功率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注销会计处理例题

355 评论(9)

vivianygefes

借:资产(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贷:负债(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产(合并方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AB企业属于同一个法人名下,两家企业的股权也全部属于此人.现在A企业要把B企业吸收合并,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实收资本科目怎么处理?主要是B企业的实收资本要放在什么科目?

B企业被吸收合并,失去法人资格,没有所有者权益项目了。A企业取得的是B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非所有者权益,不会涉及到B企业的实收资本.这时候应当各自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B公司编制个别报表就可以。

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有: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例如:

1、如果是同一集团内的公司,那么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该在合并日按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假设A公司在合并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是4000万元,那么甲公司做的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4000*60%)2400

贷:股本(2000*1)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股合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收合并

276 评论(13)

伊萨贝辣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被合并方注销)中,合并方主要涉及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合并中取得有关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1.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其中,对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在将被合并方的相关资产和负债并入合并方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之前,首先应基于重要性原则,统一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即应当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后,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确认。2.合并差额的处理合并方在确认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后,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后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合并后的企业就行。

296 评论(13)

c阿c的鲁鲁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一种“市场”理念。采用“购买法”以公允价值核算。所支付的代价以公允价值核算,所获得的股权价值(即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也以公允价值核算。既然两项都以公允价值核算,则“付出”与“获得”没有差额,否则即为不公允。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 贷:银行存款等 备注:1、所支付的不一定是银行存款,也有可能是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若为固定资产则需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损益,若为存货则确认收入与纳税。2、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由于采用“公允价值”(市场价值)入账,则它的金额与享有被投资方的所有者权益份儿的账面价值并非一致,比如化1000万购买对方80%股权,但是对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80%只有800万。那么在编制公司合并报表的时候就要确认商誉。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所谓吸收合并,就是合并后对方消失了,只存在一个主体了。凡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都采用公允价值核算。账务处理上就是“借:对方所有资产,贷:对方所有负债”,把对方(被购买方)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变成自己的资产和负债。但是,该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必须以公允价值重新计算入账。差额就是“商誉”。如 借:****资产 800(公允价值) 商誉 200 贷:*****负债 600(公允价值) 银行存款 400

29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