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妍maggiel
税前利润的会计公式如下: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即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 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2]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税后利润=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毛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扩展资料:
税前利润的作用:
1、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确定销售目标及预算
2、根据销售目标和预算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
3、根据销售计划和策略配备相关的资源(包括: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等
4、把公司的整体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
5、销售人员根据自己的目标、预算以及公司的销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计划
6、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前利润
怀疑本身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应交所得税=(1000-100+80-20)*33%=316.82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应纳税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20*33%=6.6因为折旧多扣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80*33%=26.4递延所得税=6.6-26.4=-19.83所得税费用=316.8+(-19.8)=297
别做慈善家
因为债务筹资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所以债务筹资的利息具有抵税作用。比如说,一个企业,息税前利润是100万,假设没有发生借款利息的话,那么利润总额=100万,所得税=100×25%=25,净利润是75万如果发生了利息费用20万的话,那么利润总额是80万,所得税=80×25%=20,您看一下,由于支付了利息费用而使得企业少缴纳所得税5万(20×25%),这就是利息抵税的意思。
lin12345610
应为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不一样,所以会导致会计利润与应纳所得额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两种差异要根据税法对资产和负责的定义与准则对资产和负责的定义进行比较得出的,也就是说的资产账面价值和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去对比,得出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看一下中级会计实务所得税会计这章,并结合经济法,回有全面的了解。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洋葱吵大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和税法的有关规定,题中: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 1 000 – 100 + 80 – 20 = 960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 960 * 33% = 316.8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316.80万元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16.8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8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 80 * 33% = 26.40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6.40万元贷:所得税费用 26.4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2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 = 20 * 33% = 6.6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6.60万元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60万元由此:所得税费用 = 316.80 – 26.40 + 6.60 = 297万元将上述分步计算过程予以合并,即可得题中“书上的答案”:“(1000-100+80-20)*33%-(80-20)*33%=297”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