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永远爱来来
一般意义上讲,规则是指用条文 的形式来规范社会生活:预先都规定好了条条框框,什么样的情况就怎样进行处理,对号入 座;而原则是指给出一些道理和逻辑来作为判断的基本理由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说:中国自从2006年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全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原则导向型,所以我们的准则数量并不多,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没有美国这么多,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是规则导向型的,很多东西都规定得非常非常细来规范执行。
对规则导向的会计 准则做了如下描述: 1.有众多的原则例外,依据这些准则会导致会计处理不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这其中包括 了“界线(Bright Line)检验”和“启动机制”,它们最终会被财务工程师 作为依据,仅仅遵循这些字面的东西,而不太注重准则的实际精神。 所谓的“界线检验”, 是指对不符合某些条件的情形,不能进行某一类核算。如不纳入合并报表需满足的条件中“独 立第三方的投资是重大的(至少等于特殊目的主体资产总额的3%)”。
微微姐22
目标导向: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8(d)条款要求对美国报告系统中采用基于原则的会计体系进行研究的报告》,并对美国报告系统中采用基于原则的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该报告既不赞同采用基于规则的会计准则,又不赞同采用纯原则(principles only)的会计准则,而是提出一种接近但优于基于原则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目标导向(objectives oriented)的新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使原来的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之争变为在原则和规则之间寻找最优均衡点。“目标导向”涵盖了“纯原则”的全部,同时又吸收了“规则基础”的优点,在“度”的控制上恰到好处。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目标导向”以改进后得到一贯运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每个准则的制定都要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框架进行。这意味着整个会计系统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明确说明准则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这使公司管理当局想绕过会计准则本来意图而进行财务操纵的可能性减至最小。(3)提供适量的细节以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4)尽量减少例外条款,因为例外的本质就是对会计目标的违背,并且还会引起准则内部的矛盾。(5)避免使用百分比测试和只注意交易形式而忽视交易实质的界限检验,以杜绝对准则阳奉阴违的行为。(6)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清楚地说明了它将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交易,同时它也向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和审计人员提供足够的指南,帮助他们判断公司的交易应采用何种会计方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