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2012
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时间为9月3日至5日,一共分为三个批次。各科目考试安排如下:9月3日第一批次: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9月4日第二批次: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9月5日第三批次:8:30-11:15《中级会计实务》,13:30-15:45《财务管理》,18:00-20:00《经济法》【更多会计问题点击咨询>>】东奥会计在线作为一家国内会计远程教育培训机构,拥有多位会计名师,成熟稳定的课件技术,及时、准确的专家答疑,辅导资料.秉承"一切为了学员"的服务理念,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师资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公司汇集了国内会计职称培训和注册会计师培训的会计名师阵容;他们具有多年教学、命题经验,深入研究了大纲、教材的内容,熟知考试命题的发展变化,始终活跃于会计考试辅导第一线。
datang1201
保持充足的学习时间:根据历年来考生们的反馈,各科目学习时长如下:《中级会计实务》280小时,《财务管理》260小时,《经济法》为220小时。由此可见,三门科目的学习时长要达到500+小时,才能确保考试通过率。距离中级会计考试还剩下135天,换算下来,考生需要保证每天3-5个小时的复习时间。中级会计考试知识点繁多,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建议考生利用一切时间,投入100%的精力和专注力来学习。
保证进度,适当取舍:4月是基础阶段复习的最佳时机,如果考生是三门科目同步推进,需要在7月初之前完成全部科目的一轮复习。考生可以自查一下,是否跟上各位老师的网课进度,各科目复习到哪一章节。小编提供其他小伙伴的打卡进度供大家参考:《中级会计实务》第七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财务管理》第三章预算管理、《经济法》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虽然不能过分追求速度,但是复习进度也不能落后太多。各位考生在基础阶段复习时,千万不要对着一道难题就死磕,学会适当放弃一些非考试重点。但是对于基础性章节和必考章节要全面学习和把握。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有些考生为了追赶学习进度,采取一轮复习只听课+看书,二轮复习时再大量刷题的方式。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同学们在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就要及时做教材例题、章节练习题来进行巩固,并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充沛的理论知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终究是纸上谈兵,发挥不出作用。因此考生不仅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实操,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点的掌握转化为应试能力,提高做题速度及正确率。
中级会计考试章节知识点及试题解析免费看,祝你轻松取证。
移动端题库:
PC端题库:
东北小茬子521
2017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总结(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知识点: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合法合理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一裁终局原则。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 知识点:仲裁机构 1.仲裁委员会性质:民间性组织 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 区的市设立。——不实行地域管辖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实行级别管辖 2.仲裁委员会组成: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 不得少于2/3. 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法》规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2.仲裁庭可以由3名仲裁员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由3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3.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5.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6.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又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7.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8.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9.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仲裁庭只能调解和裁决,无权强制执行。 知识点: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1.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等。 2.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等。 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4.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二)审判制度 1.合议制度。 (1)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2)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2.回避制度。指参与某案件民事诉讼活动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不包括证人) 3.公开审判制度。法院审理民事或行政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公开进行。 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4.两审终审制度。一个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即终结。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我国法院分为四级: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基层法院。除最高法院外,其他各级法院都有自己的上一级法院。 (1)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2)对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如果发现终审裁判确有错误,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