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7

电锯小天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巾帼赤心展风采会计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温馨玫瑰

已采纳

会计学院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重点院系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建设,现已稳步发展成为河南省高级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基地。会计学院求真务实,团结进取,已为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应用型财会人才,赢得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赞誉。[1]中文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所属地区河南学校类型经济类主要奖项2015年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简介 听语音会计学院设有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会计(会计信息化方向)、审计、资产评估3个专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是河南注册会计师协会重点扶植专业;会计(信息化方向)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审计专业定位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专业特色明显,就业形势好;资产评估专业是适应社会需要而开设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审计课程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会计学院人才培养层次较多、专业比较全面,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最大的教学院系,于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师资力量 听语音会计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特色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56人,校内兼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含在读博士)5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多人次荣获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巾帼标兵、最美教师等荣誉。会计学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任课教师的42.8%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0%以上,双师教师比例达70%以上。会计专业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01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会计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800余人,其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同层次院校中名列前茅。多年来,会计学院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与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0年在第二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河南省直单位的比赛中,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分别获得了个人第一名和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河南赛区比赛中会计学院荣获团体优胜奖、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2014年会计学院组队参加的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第一届“精英杯”会计知识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17名学生荣获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奖学金”,2015选拔27名学生参加,全部荣获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奖学金”。多年来学生录取分数一直遥遥领先于同类院系,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一直居同类院系前列。会计学院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近年来教师在各类会计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主编教材三十多部,积极承担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奖,会计学院多次被评为学校科研先进单位。会计学院注重面向行业,注重社会服务,积极参与行业企业会计人员培训、会计咨询、税务资讯、审计服务等工作,彰显着会计学院的社会责任,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会计学院全体师生风雨同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学校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道路上,会计学院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将立足于本院实际和发展优势,坚持走内涵发展与改革创新道路,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与资产评估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巾帼赤心展风采会计

133 评论(11)

瑾年凉薄

爱岗敬业 平凡之中铸辉煌--记青龙信用联社营业部会计 马艳玲--------------------------------------------------------------------------------2010年08月03日 15:03:55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马艳玲,女,现年 39 岁,中共党员,经济师。1993 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出纳、记帐员、复核员,现任青龙信用联社营业部会计。工作中,马艳玲同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拼搏进取,取得优异成绩,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她都能立足本职工作,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任劳任怨、求真务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荣誉,受到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一、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刚参加工作时,马艳玲同志就怀着满腔热情,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尽心尽力,不辞辛苦,把自己所学的本领全部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尽管如此,争强好胜的她还是深深感到自己的水平距工作要求差得很远。于是,她不放过每次学习机会,多次参加市、县联社举办的业务培训及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02年在全县业务技术比赛中荣获珠算翻打第一名。2009年参加了全国农信银业务培训,做了大量的笔记,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努力,她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在自己业务提高的同时,她还积极对柜员进行业务培训,耐心指导,使营业部员工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业务合规有序;在2009年市办举行的会计达标验收活动中,她所在的营业部高分通过验收,为县联社争得了荣誉,也为她一直以来兢兢业业加强自身业务技能,做出了一个有力的诠释。二、热忱服务,做客户知心朋友。农村信用社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是服务于广大民众,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工作中她按照规范、文明、优质服务的要求,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解顾客之所难,以满腔的热忱接待着每一位客户,耐心解答客户的疑问,以真情化解客户的误解,让每一位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2010年6月25日,青龙满族自治县安胜矿业有限公司拿来5张唐山建行签发的银行汇票,金额400万元,要求营业部给予兑付,她接过汇票,认真审核,确认为真票。由于青龙信用联社目前还不能直接兑付他行票据,于是她当即决定到秦皇岛市区联社代为兑付。第二天她五点出发,在八点市区联社上班前赶到。但是由于企业背书有误,致使汇票不能兑付,必须退票。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及时到账,她不顾晕车的折磨,又和同事李月华租车赶往唐山,积极与客户联系,终于在下午四点前退票成功,资金成功入到企业账户,避免了客户的经济损失。客户被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握着她的手说:“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到唐山有事找大姐!”直到此时,她才感到饥肠辘辘,原来从早晨五点到下午四点她没顾上吃一口饭。多年辛勤努力工作,得到了县联社及客户的一致认可。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爱岗敬业 ,认真干好每件事。营业部是联社的前台部室,是青龙联社的窗口单位,营业部每一位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了青龙信用联社的形象,所以,她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树立党员的优秀形象,做优秀服务标兵。作为一名委派会计,她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每天她早来晚走,上班前检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尾箱的出库情况,监控录像及各种防卫器材的准备情况。下班后检查网点及柜员的签退,尾箱的入库及电源的关闭情况。2010年4月19日,要从网上向上海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汇款2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由于清算资金不足,只能等!她中午一直守在电网前,等待清算,直到下午两点上班前资金成功汇出,她及时和对方联系,直到资金安全到账,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尤其是与各行的资金往来金额巨大,每笔业务她亲自把关,认真核对每个要素,避免了走错帐,错走账的情况的发生。确保了青龙信用联社资金的稳健安全的运行。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不干好每件事情,我会睡不好觉的”。多么朴实的话语!从这朴实的话语中彰显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四、团结友善,共创信合美好明天。在信用社这个大家庭里,她深知独木不成林,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成迸发生命的光彩。所以她团结每一位同志,友善相处。营业部有17名员工,其中15名是女同志,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十五个女人!但是她既要做好内勤主管工作,完成安排好各项工作,又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当同志们有意见,有矛盾时,她总是耐心的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同志们都能相互谅解,化干戈为玉帛!营业部每位员工都能和谐相处,是联社公认的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在主任和她的共同带领下,联社营业部2008年被秦皇岛市银监局授予文明窗口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2009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为信合事业争得了荣誉,为青龙信用联社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艳玲同志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十八年如一日, 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 辛勤奉献,她身上体现着的正气敬业、无私忘我的崇高品质,鼓舞感染着身边的同志,她的人生价值在她热爱的信合事业这片热土上得到升华。

267 评论(14)

18302209800L

潘序伦简介潘序伦(1893—1985),又名秩四,江苏宜兴丁蜀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3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会计专家和教育家。生前历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和名誉校长、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社长、中国会计学会和上海市会计学会顾问、上海市社联顾问等职。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还曾一度出任国民政府会计处会计局副局长、经济部常务次长,为时极短。纵观他的一生,他是发展我国会计事业和培养我国会计人才的先驱,有人称其为“现代会计学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在国外被誉为“中国会计之父”。二十世纪的一、二十年代,随着实业救国思想的催生,中国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独立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在我国应运而生。鉴于当时国内除了大型银行外,采用新式簿记和会计制度的工商企业为数极少,而且会计界的许多人士都有改革旧式帐簿的要求,1927年1月, 潘序伦先生辞退了一切职务,在上海创办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历史告诉我们,自上个世纪以来,在注册会计师业内,以至在我国会计界最早倡导诚信思想,大规模开展诚信教育的当推潘序伦先生。 潘序伦先生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的职业道德,忠于会计事业务必“立信”。 潘序伦先生认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这是他忠诚敬业精神的深刻表达。 早在1928年,潘序伦先生就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准则,把它作为办理各项会计事业的训条,要求立信会计同仁共勉,并毅然把事务所和学校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和“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在回忆录中,潘序伦先生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肺腑之言:“我认为会计师的信誉很要紧,可以说是会计师业务的生命力,所以我把我的事务所改名为‘立信’,就是要取得社会的信誉。但是,资本家委托会计师办事,总希望对他们有利。这样,有个别会计师就以造假账或出具不真实的证明书以迎合某些委托人的要求,而取得会计师业务。但是,这种业务我所是绝对不接受的,我宁可放弃这种委托,这样,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吃亏了,但日子一久,就会给社会人士产生一种印象,认为‘立信’是信得过的,是可靠的,反而会引来大批的业务。” 潘序伦先生常说,作为会计人员,得99分也不算合格,只有100分才算合格,原因在于财务会计账目容不得半点差错和缺点。 潘序伦先生还说过:当一个人真正相信诚实是一种美德时,做了诚实的事,就会觉得内心的愉快和满足;凡是做了虚伪的事,就会感到极大的痛苦和不安。 潘序伦先生在给立信学校毕业生的纪念册题词道:“若孔圣有言:去食去衣,无信不立,则因以立信为建国之首务矣。若退而言会计,则立信为尤要。信苟不立,虽良法美意:必基石稳固而后可以尽其功能;此虽常言,实为先圣之所昭示,昭并日月,愿与请同学拳拳服膺而信守也”。 潘序伦先生一生看重“真诚”与“信用”,几十年来,他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方面的言行举不胜举,至今读来,仍让我们有振聋发聩之感。走了许多坎坷之路我于1893年阴历6月,出版在江苏省宜兴县蜀山镇一个所谓“书香门第”的地主家庭里。我的故乡山明水秀,历代诗人画家如谢灵运、李太白、白居易等,都曾到此游览过,宋朝大诗人苏东坡还在此买田造屋,并在《桔颂帖》中说到“吾来阳羡(宜兴旧名),船入荆溪,意思豁然,为惬平生之欲”。并作诗云:“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后人并在此建立了东坡祠堂,每逢他的生辰,地方士绅集会祭祀。参加的人至少是秀才,行礼时都按官阶品级,头戴各式帽顶、花翎,身穿朝服,向东坡神位行三跪三叩首的大礼,每次我都随着父兄溜进去观看。我的曾祖父和胞伯都在清朝中过举人,先父亮之还将我兄弟的名字按排行第几取名为“某曾”,其用意无非是要我们兄弟用功读书,像曾祖父一样中举,以光宗耀祖。所以我从小就读了不少古文,还曾参加过一场秀才的县试。我父亲一有机会就私下里对我说:“你好好用功,将来中了举人才风光哩!”我就是在这种封建家庭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因之,我中封建科举的毒是很深的。我十二岁以前,受的是私塾教育,塾师先是我的一个远亲,后来就是我的长兄。回忆入学之初,由我父亲带领,跪在红毡地毯上先向塾师叩三个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塾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可以任意用“戒尺”责打和禁闭学生,即使学生家长看到也不应劝阻。教室就设在家庭的大厅里,当中供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文昌帝君和北斗魁星三座神位。清晨读书之前,必须先向神位作揖叩首,我当时也是这样真心诚意地行礼祝祷的。到了1904年,康、梁变法维新之后,废止以“八股文”为取士之途,改为经义、策论和文艺三场考试。经义乃以四书五经为题,策论则可议论时政得失。为了准备策论考试,我的长兄叫我熟读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和《饮冰室文集》。其中有不少篇文章,如《彼得大帝传》、《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等,我都会琅琅背诵。所谓文艺,主要是数、理化,中外历史、地理等。为此,我长兄特地为我到上海买了不少理化试验器械和《泰西各国通史》、《瀛寰全志》、《数理精蕴》等书,使我开始接触到许多新鲜知识。在科举废除的次年,宜兴县东南八乡上的二十四家“大族”,集议利用东坡祠堂房屋办了一所东坡高等小学,各族子弟都可以入学。第一期共招收36人,分正科、预科两班。我当时13岁,被选入正科,据说正科毕业就可以算是“秀才”了。学校规模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设校长、学监(相当于教务主任)之外,因学生全部住读,还设有舍监(相当于训导主任)。这些成员,全都是由二十四大族论资协商推荐的。例如,校长是由一位年已古稀、姓许的“贡生”担任,他的祖 父是进士,父亲是举人;学监姓崔,也是贡生;舍监则是一个祖上做过高官的姓吕的担任。其教育制度和管理方法,仍保留着许多旧科举私塾的痕迹,教职员可以任意斥骂学生。课程除读四书、五经、史记等古典文学以外,还有英文、日文、数学、中外史地、体操、音乐等,简单可以说与今天的高中的课程差不多了。我因为过去已经看过、读过这些书,有了一点基础,所以到年终考试得了个第一名。回到家里禀告了父亲,他向来对子女很严厉,面部表情总是冷若冰霜,这次总算对我第一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颅,勉励我继续努力。在这里就读的都是男子,女子在我国封建时代是不准应科场考试的。那时,男子可以进入宗族祠堂,女子是禁止入家祠的。同时,女子也被根本上进入孔子庙。就是在接下来废止科举,改设学校之后,各校起初也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十余年之后才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学校,但这时仍无男女生同校就读之例。假如有人提出男女同校的主张,那简直就是离经判道,荒谬绝伦的主张了。当时,妇女在公开的场全,照例是不能用名字称呼的,只能用娘家的姓,冠以丈夫的姓称呼。例如,我父如潘,我母姓蒋,对我母亲就只能称潘蒋氏。我母亲就是在死后受到光绪皇帝诰封为“恭人”(四级品封号),也只能称“潘蒋氏”。由于旧社会对的妇女的种种歧视,千百年来不知埋没了多少巾帼英才。我国的妇女,一切都和男子平等待遇,并且得到宪法的保障,真是幸福之至。小学毕业后,我和三哥一同到上海,考进了浦东六里桥由泥水匠起家、又毁家兴家的杨斯盛先生创办的浦东中学。在那里,我认识了黄炎培老师,他是当时该校的校长。那时我十五岁,自恃各科成绩优异,经常考得第一名,就骄傲自满起来。在行将毕业时,因抗议某教师批分较严而举行的交白卷的风潮中,我也卷了进去,被开除了学籍。1983年,浦东中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还亲来我家访问我这个老校友,并出示我当年十八岁时写的登在校刊上的几篇论文。我说:“我真惭愧和后悔,我是一个被开除的学生,没有资格做你们的校友。”攀登科学高峰,本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刻苦钻研,秩序渐进。但我和三哥那时都是年少气盛,不肯按部就班,而喜欢跳班越级。记得在浦东中学读到二年级时,我们就一同去投考天津高等工业学校,结果竟被录取了,我还取得第一名,我三哥取得第二名,我们兄弟都很高兴,以为指日就可以做高等学校学生了。不料我大哥和二哥只许我三哥去,而一定要我等到中学毕业后再进高等学校。我从14岁先父去世后,依照封建礼教中所谓“长兄为父”的体制,一切家庭事务,均由我大哥作主。这时我只能听他的,但心中大不高兴,认为我的学业比三哥还胜过一些,为什么同意他去天津高工反而不许我去呢?大哥说:“你年纪尚轻,尽量好好按部就班地求学,不必性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这些话,当时我是听不进去的,直到后来我因乱跳乱转学校,走了许多弯路,才认识到我大哥当时的劝阻是对的。所以,接下来我每逢遇见因天资比较聪明、成绩比较优秀而自满的学生们,总是现身说法,用我大哥的话来劝勉他们呢

17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