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5

细细粒的宝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恒生会计师事务所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鲁咕噜

已采纳

一、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1ISBN 978-7-80217-767-3Ⅰ.中… Ⅱ.最… Ⅲ.最高法院-文件-汇编-中国-2008 Ⅳ.D926.2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210350号责任编辑 钱小红 贾毅出版发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100745)电话 (责任编辑) 67550516(出版部) 6755055 1 67550558(发行部)网址 印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经销 新华书店开本 787×1092毫米 1/16字数 879千字印张 36版次 2009年1月第1版 2009年1月第1次印刷定价 96.00元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条形码9787802177673二、编辑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开介绍我国审判工作和司法制度的重要官方文献,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办,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司法解释、司法文件、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及其他有关司法信息资料的法定刊物。《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选登、司法解释、司法文件、裁判文书、案例、任免事项和文献等。其中,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法定权限对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如何具体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所作的解释和说明,具有法律的效力,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司法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下发各级人民法院的有关审判工作、法官队伍建设、司法行政工作的各类行政性公文;裁判文书和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选编的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审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各类案件的裁判范例,对于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任免事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任免决定;文献选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关于审判工作、法官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内容的部分工作报告和讲话。作为公开向全社会介绍人民法院各类司法信息的文献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的权威性、专业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一直享有盛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年鉴版)是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月刊)为基础编辑出版的系列司法文献性丛书。编辑和出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年鉴版),为社会各界能够及时查阅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信息资料,全面了解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以及法官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工作的状况,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年鉴版)按年度汇编,每年1卷,面向社会公开出版发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年卷)基本保留了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月刊)的内容,并以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文献、任免事项、裁判文书和案例等各项资料的类别为栏目,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年全年公布的资料和文献内容重新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便于读者能够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年度、资料的文档类别和法律类别进行查阅。在重新整理文献和案例的过程中,对个别文字错误做了必要的补正。编者二○○八年十二月三、目录法律选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4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4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5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5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6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7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纳米比亚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7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决定(7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79)法规选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80)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96)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97)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10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118)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128)司法解释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133)刑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3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137)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38)民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14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4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4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14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14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权人对人员下落不明或者财产状况不清的债务人申请破产清算案件如何处理的批复(15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156)行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15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161)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162)文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167)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8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肖扬)(16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五号)(182)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简历(182)任免事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苏勇、李晓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18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免职名单(18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马三刚等2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18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沈德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公告(18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名单(186)司法文件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若干意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187)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19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民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法律救助“十一五”实施方案〉实施办法》的通知(19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20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期间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通知(206)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处理涉及汶川地震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一)》的通知(2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通知(2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2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的通知(213)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的通知(2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本院执行工作办公室更名为执行局的通知(226)刑事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印发《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27)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印发《关于充分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确保死刑案件办理质量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29)民事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国证监会关于查询、冻结、扣划证券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2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23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236)行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25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25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通知(260)司法统计2007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263)裁判文书选登河北胜达永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协议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35号(271)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与山东省济南医药采购供应站、山东省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医药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民二终字第153号(276)中国恒基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与广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香港青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2006)民四终字第28号(280)泛华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5)民一终字第85号(285)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36号(291)山西嘉和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一终字第62号(302)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济南办事处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小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抵押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25号(315)陆丰市陆丰典当行与陈卫平、陈淑铭、陆丰市康乐奶品有限公司清算小组、第三人张其心土地抵债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民二提字第10号(323)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崂山国土资源分局与青岛乾坤木业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一终字第84号(332)意大利费列罗公司与蒙特莎(张家港)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元行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民三提字第3号(338)史文培与甘肃皇台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皇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互易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139号(350)天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与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青年路支行返还扣划结算资金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147号(359)西安市临潼区建筑工程公司与陕西恒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一终字第74号(365)浙江省乐清市乐城镇石马北村村民委员会与浙江顺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6)民一终字第59号(373)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市太平支行与哈尔滨松花江奶牛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178号(379)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昆明办事处与昆明新人人海鲜酒楼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新人人金实酒楼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二终字第210号(385)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与四川泰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泰来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泰来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8)民二终字第55号(390)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市综合信息交易所、上海三和房地产公司委托贷款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5)民二提字第8号(401)大连渤海建筑工程总公司与大连金世纪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宝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宝玉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7)民一终字第39号(406)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车站支行与三门峡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天元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8)民二终字第81号(424)国家开发银行与沈阳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隔离开关有限公司、沈阳北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撤销权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8)民二终字第23号(431)荷属安的列斯·东方航运有限公司与中国·澄西船舶修造厂船舶修理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2007)民四监字第27号(444)瑞华投资控股公司与山东鲁祥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景韦铜业有限公司、陈中融、高学敏等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2007)民四终字第28号(446)案例刑事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检察院诉白雪云等抢劫案(450)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渭南市尤湖塔园有限责任公司、惠庆祥、陈创、冯振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惠庆祥挪用资金案(454)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诉李彬、袁南京、胡海珍、东辉、燕玉峰、刘钰、刘少荣、刘超绑架案(460)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诉杨志成盗窃案(464)民事吴林祥、陈华南诉翟晓明专利权纠纷案(468)刘志兵诉卢志成财产权属纠纷案(476)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诉济南市大观园商场天丰园饭店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479)仲崇清诉上海市金轩大邸房地产项目开发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486)伊士曼柯达公司诉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商标权侵权纠纷案(491)河北三河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诉哈尔滨福成饮食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498)郑克宝诉徐伟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兴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505)何丽红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512)黄宇森诉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广东省三茂铁路国际旅行社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520)王春生诉张开峰、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侵权纠纷案(528)李忠平诉南京艺术学院、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名誉权侵权纠纷案(532)陈伟诉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侵权纠纷案(537)西安奥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诉上海辉博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及上海辉博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反诉西安奥克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545)行政杨庆峰诉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551)北京国玉大酒店有限公司诉北京市朝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纠纷案(557)四、光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8年光盘版版权所有,翻制必究CD-ROMISBN 978-7-900207-15-9条形码9787900207159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

恒生会计师事务所

201 评论(13)

tiaotiao1985

一上市的积极作用1.实现原始投资人的价值提升:从世界上的富翁排行榜,到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企业一旦实现上市,就可以给原始投资人带来双重收益。第一收益是账面收益。第二是原始投资人转让股票等方式带来的收益。2.低成本融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因此,如何获得资本就成为企业家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二是向债权人借贷,三是向投资人募集资本。向投资人募集股本是成为最低成本的融资方式,首先,从时间成本上来讲,股权融资比利润积累要节约时间,其次,从财务成本上来说,股权融资不减少公司税前利润,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财务成本比债权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上市可以使得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融资。3.获得资本市场上的强大收购能力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靠企业中间的兼并收购其中有不同的动机。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操作方式,大大的增强了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吸引力。4.提高企业的信用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外交易的基础,信用较强的企业,对外借贷,供货以及开展合作都可以更加容易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治理规范、管理科学、融资要容易,所以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5.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得到提升,对企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加。即稳定了现有的员工,同时也有利吸引人才的流入,因此,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6.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形象品牌竞争力,有利于获得消费大众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无论是中国石油,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大企业的上市,还是百度,苏宁这样的民营企业上市,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些都成为公司宝贵的财富。二公司上市的风险1、公司控制权的消弱公司上市,其实质是通过出让公司股权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投入,因此,公司上市,多少会使得原有的股东对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消弱。原有的股东从单纯控制公司或对告诉的绝对控制,转化为相对控股。另一方面来于资本市场上并购的压力,向公众发行的股份,有可能被收购方收购,从而发生与原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的争夺,甚至使得收购方取得公司的控制权。控制权的消弱,是每一个步入资本市场的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2、公司上市需要付出成本公司上市不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付出成本的过程。这样的成本主要来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公司为了满足上市的条件而花费的成本,主要有资产债务重组的成本,雇佣职业经理人的成本,为满足企业业绩要求而增加的前期财务成本,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成本等。第二方面,公司为上市而花费的直接成本,包括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费用,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保荐费用,律师事务的法律顾问费用,会记事务的审计费用,资产评估事务的评估费用,财务公关公司的公关费用,证券监督部门缴纳的审核费用,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印刷公司的印刷费用,媒体公告费用等。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是在公司获得成功融资之前需要由企业支付的。第三方面,企业为了维系上市而花费的费用,包括每年需要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和审计师的费用,定期召开会议的费用,发布公告的费用,为了满足上市要求的变化而花费的费用,这些费用的付出,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也是每一个上市的公司应当合理测算的。3、公司上市引起的监管增加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立法机构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上市行为进行监管,并建立了包括证券监督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诉讼在内的一系列监管体制。上市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经历来应付监管,建立复杂的公司治理机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披露,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监察体系,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聘请律师和专家进行解释和应对。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调查和诉讼,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总之,公司上市引起的监督管理增加,也是企业上市的重要风险。4、商业信息可能被竞争者知悉每一个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大量的信息,处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的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包括重要的财务数据、重大交易、股本变化、盈利和预算等进行公开披露,这样以来,一些不便公布的商业信息也被公开,一旦被竞争者知道,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对股票和上市知识粗通一些。现根据工作体会、有关文件和一些企业上市经验,把有关上市的一些问题梳理了一下,希望对有意上市的企业有所帮助。通常说的“上市”实际包括两个内容:先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融资,然后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三发行上市的利弊(一)可以筹集巨额资金促进企业发展。我市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今年8月19日向社会发行股票2000万股,募集资金4.1亿元。企业有了巨额资金,就可以扩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尤其是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迅速发展。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上市后,短短6年时间,企业年销售额由4.5个亿发展到34亿。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上市后的发展是裂变,是质的飞跃。大多数企业就是上市后,和非上市企业拉开了距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不是一次性的,上市后还可以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等多种形式再融资。例如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又融资6亿元。和银行贷款相比,发行上市融资更具有优越性。银行贷款到期要归还,如果不能借新还旧,企业生产经营就要受到影响。而发行股票融资不需归还,企业可以从容规划使用。(二)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要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诊断企业在公司设立、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帮助企业重组和改制,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募集资金投向。发行上市后,作为公众公司,企业需要对公众股东负责,更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上市公司监管要求规范运作。因此,发行上市过程实质就是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发行上市可以使企业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三)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社会知名度,更容易获得订货、技术、人才和信贷。中国有超过一亿股民,每日股票行情、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证券分析师对公司的分析研究,实际成为面向亿万股民的免费广告,产生巨大的广告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华仪集团董事长陈道荣说,企业上市后,我们发现招投标容易了,今年上半年中标额比去年增加了80%,更多的博士、硕士愿意来我们企业工作。(四)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股权对员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公司设立时,一般是每股1元,而上市后,每股价格就可能变成数元、甚至几十元。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往往一夜暴富。湖北宜化董事长蒋远华说,我们公司高管均为亿万富翁,他们对未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完全把心思都扑在了企业发展上。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股票期权来加大职业经理人的压力和动力。(五)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成为百年老店。提高企业安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上市公司要规范运作,例如财务报表要经过审计,不能偷税漏税等,要接受监管,这些本身就有利于企业安全经营;其次,企业有了充裕的现金,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萧条情况下更容易度过困难时期。这一点,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上市公司老总感受颇深;再次,上市公司依靠规范化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管理而代代相传,成为百年老店。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上市也有一定弊端:(一)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例如上市公司要设立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要在媒体披露信息,会增加广告费、审计费和薪酬等营运成本。(二)管理层压力增加。股民对业绩和回报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经营不佳,业绩下降,公司股票会遭到投资者冷遇,甚至有退市的可能性。(三)对大股东的约束力有所增加。上市后股东增多,对大股东和老板的约束力也增多。大股东不能再搞“一言堂”,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必须尊重小股东的权利,这样有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私人企业所享受的经营灵活性。(四)公司透明度提高。从大的方面看,提高透明度并非坏事,但有时主营业务、市场策略和财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会对竞争对手有利。上市有利有弊,但利远远大于弊,否则不会有千千万万企业趋之若鹜,把上市作为奋斗目标。著名企业家马云说过:商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将自己的企业上市。因此,衷心希望我市更多的企业加入上市公司俱乐部,为企业自身发展、为德州经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另外,需要强调一点,企业争取上市一定要脚踏实地,靠实实在在的业绩,切忌弄虚作假,否则会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9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