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6

最後放縦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传统的会计目标包括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岁月静好-静静

已采纳

会计的目标: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

烽火猎头公司专家认为会计是指为哪些人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哪些需要,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评价企业会计工作是否有效合理的标准。会计管理活动的特点是价值管理,是对价值运动的管理。所以,作为经济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工作,也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

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工作的实际能力考虑,现代会计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如下几项:

(1)提供关于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资料。

(2)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可靠资料。

(3)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盈利能力的财务资料。

(4)提供有助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指挥、调节和监督的财务资料。

(5)提供有助于判断企业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对经济资源有效利用能力的财务资料。

拓展资料

会计的目标构成

1.总述

要全面地把握会计“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分析构成和制约会计目标的三个要素即会计目标的主体、客观及实现方式。

2.目标主体

它主要包括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两个方面。前者指 的是“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这一问题。既然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

那么,和 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 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构成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后者也就是“谁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这一问题,一般而言即为联结企业和各类产权主体关系的会计 组织机构和 会计人员。

3.目标客体

它主要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这一问题。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为节约交易费用,必然对会计信息提出要求,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会计信息是客观的、公允的及他们需要的。因此,具备 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构成了会计目标的客体。

4.实现方式

它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由于我们已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为那些和企业产权相关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接受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潜在产权主体。

那么会计信息在考虑各方的需求之后,其提供方式相应地就有了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 会计报告及非 簿记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的这些方式,降低了会计信息使用主体的搜寻信息的 成本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5.结语

虽然,从表面上看,会计作为“节约与企业相关的各产权主体及潜在的产权主 体的交易费用”的目标与决策有用学派有一定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易费用的节约正是因为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会计信息后作出正确的决策基础上实现的。

但是,“节约交易费用”论的优势是“决策有用学派”所不具备的。例如,当我们在明确了“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后,可以更好地进行 成本收益分析,从而较为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会计变革的时间和程度。

另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尽管不能单纯依靠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但他们通过运用这些公布的会计信息而节省交易费用确是勿容置疑的。正是在这些意义上,与决策有用学派相比,“节约交易费用”论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

传统的会计目标包括哪些

354 评论(11)

猪妈妈1964

会计目标也称为会计目的,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指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现代制度背景下的会计目标,可以概括为: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89 评论(15)

dp786639854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发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的基本目标。

271 评论(12)

zhaoyaxiao12

会计目标包括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更多关于会计目标包括哪些方面,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85 评论(15)

歪歪悠爱福喔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需要到达的目的,会计主要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是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两大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财务会计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应以提供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为重心,且在反映财务信息时主要强调相关性和有用性。显然,考察财务会计的目标必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在资本时常不大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比较切合实际,它能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一致。而在资本市场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决策有用“观显得更为科学,它促使财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产生质的飞跃。 当然,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相互融合更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认识一般会计的目标。譬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了综合性描述:1)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2)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回经营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例如,是保持还是卖出其对企业的投资,是续聘还是更换管理者等。 我国财务报告主要目标是: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曾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195 评论(11)

猫19820728

简单点说就是给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17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