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I
现在大多商业企业都不愿接纳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何况是会计这么重要的岗位,没有会计实际做账经验的更不敢要了,珠三角会计网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推出了商业企业会计全盘真账模拟实训(连续三个月的账务),每笔业务都有原始凭证单据,配套教学光盘4DVD对每个月每一笔业务都有详细的讲解,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白树dodo
1、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进价法和售价核算法成本。 2、进价法核算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是以进价总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或柜组)经营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点是:商品购进后,登记按实物负责人设置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记“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量,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3、超市、百货商场等通常采用“售价法”核算商品成本。售价核算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全能小吃货
商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问题】商业企业中零售主营业务成本如何计算?【解答】对于零售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式。月终,为计算出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必须按一定的方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综合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通过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调整为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则是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采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计算手续比较简便,但只适用于商品种类较少,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比较接近的企业。【例1】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总账余额为573000元、“受托代销商品”总账余额为190000元、“商品进销差价”总账余额(分摊前)为161440元,8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246000元。则:8月份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246000×16%=39360(元)应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作如下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39360贷:主营业务成本39360分类(柜组)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各类商品或各营业柜组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计算的差价率。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受托代销商品”等账户均应按商品大类(柜组)设置明细账。计算公式如下:采用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其计算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应用此种方法。【例2】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各明细账户的金额如表所示:表1零售商店部分账户金额表营业柜组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日用品柜134000──2526076500化妆品柜107750448003928893000食品柜163250──29865108250合计4050004480094413277750各柜组的进销差价率可计算如下:各柜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如下:日用品柜:76500×12%=9180(元)化妆品柜:93000×16%=14880(元)食品柜:108250×11%=11907.50(元)根据以下计算结果作如下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日用品柜9180--化妆品柜14880--食品柜11907.50贷:主营业务成本--日用品柜9180--化妆品柜14880--食品柜11907.50
yf只想依赖祢
商业企业是从事商品流通(买卖)的独立核算企业,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流通领域的购销存活动,商业企业包括了商业零售企业和商业批发企业,商业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采购成本商品采购成本是指商品流通企业购进商品的成本,国内购进的用于进出口销售的商品,其采购成本就是指进货原价,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应该由购进商品的国外进价以及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构成,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企业收购农副产品的采购成本应包括支付的收购价款以及税金等。采购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运杂费,不计入商品采购成本,而作为企业的经营费用处理。2、商品销售成本商品的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这也是商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之一。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也是商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