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0

颖的时光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事业单位基础会计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okiamycm

已采纳

1、定义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基础会计》是2007年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材,作者孙静。本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会计的演进、含义,以及会计基础操作。

2、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企业则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

3、会计管理的内容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侧重资金、费用支出的管理。

企业则对资金、销售、成本、费用、收益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会计

事业单位基础会计

242 评论(14)

梦溪shuer

考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特征有:(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考点2·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考点3·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考点4·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考点5·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考点6·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考点7·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考点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考点9·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考点10·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考点11·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考点12·财务状况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成果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考点13·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考点14·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有:(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考点15·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账户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考点16·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考点17·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考点18·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考点19·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考点20·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10 评论(9)

lclcjunjun

事业单位会计岗位主要考经济学、统计学、审计学和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运用相关专业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0 评论(13)

阿甘终结者

根据自1998年1月1起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亦称"收付实现基础"或"现收现付制"。是"权责发生制"的对称。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拓展资料】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会计总则、会计一般原则、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以及附则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在结构方面,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都包括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要素准则、报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四个结构。在总则方面,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在制订目的、制订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以及采用的记账方式等这些方面都相同。首先,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其目的在于统一、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其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相同,两套会计准则在持续经营、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分期四个方面都做了规定。再次,两套会计准则都采用了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方式。在一般原则方面,两套会计准则完全相同,即都遵循相关性、客观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要素方面,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收人、支出在计量、净资产、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此外,两套会计准则都规定了完整的报表体系。

354 评论(15)

为萍伤心航

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考经济学、统计学、审计学和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运用相关专业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是企业基础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基本来源于初级会计实务,再加上一点会计软件实操,有单选多选判断分录,并不一定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知识。建议参考会计从业考试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相关书目。

有的考公共基础+专业知识,有的只考专业知识,所以不同的招聘单位考试的内容都不一样,具体考什么还要看你报考的单位招聘简章上规定的考试范围了。

复习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知识,可以用70%的时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把《会计专业知识》教材过一遍,然后结合会计专业知识考试大纲,抓住会计专业知识的重点,适当地做一做模拟题或历年考试的真题,把握一下出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思路。如果觉得自己的水平有限,可以去找专业的视频课来看。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是为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按行业可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农、林、水利、勘探事业单位会计等。

它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具有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为此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按会计要素分类设置会计科目,以为会计图形,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运用借贷记账法,实行历史成本模式,编报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12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