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

美丽依然张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科目的确定依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国美京华城

已采纳

(1)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五大类。

(2)会计科目按其隶属关系,可分为总账科目、子目和细目。

在实际会计处理过程中,对于某些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还需进一步了解其详细信息。如原材料,必须知道它的种类、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这些就需在原有科目下再根据用途和需要具体设置细目,这就有了总账科目、子目、细目等。

总账科目又称总分类科目或一级科目,它是总括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细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三级科目,它是详细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科目。

有的总账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较多,还可在总账科目和细目之间设置子目。子目又称二级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进一步分类,而细目是对子目的进一步分类。例如,工业企业可在"原材料"总账科目下设置"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等子目,然后再依据材料规格、品种或型号等设置细目。

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会计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就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

财政部已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科目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

初级会计科目的确定依据

84 评论(15)

我喜欢小吃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其分类依据有两种:1、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1)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2)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原材料”按原料及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内容。“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2、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分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就是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

105 评论(12)

晴猫猫天

( 1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特点。②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③必须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④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⑤必须概念清楚、通俗易懂。(2)会计科目的分类。为了正确掌握和运用会计科目,可以按各种不同标志对其进行分类。①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按照经济内容划分,会计科目可以分为五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费用类和损益类。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会计科目的性质,正确运用各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②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企业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对会计科目进行适当分级。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为概括。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是对总分类账科目进一步详细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比总分类科目更详细、更具体的会计信息。如果总分类科目下明细项目很多,为便于管理,可在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子科目,又称子目或二级科目。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按行业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一般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18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