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落荷塘
主要区别是行业变了。公司的管理对象变了。会计本身也是一种管理工作。建筑业类似于工业企业,采购水泥、钢筋等材料,生产出房屋等产品。成本管理工作弹性大,比如钢材价格是变动的,而建筑合同中如果约定死了一个工程价,那建筑企业是否囤货,还是按需就买,对成本影响很大。对会计在建筑方面的知识要求高。比如,采购大量多品种的材料,如果会计不知道材料是做什么的,就没办法去做成本核算。虽然有专门的工程预算员做这个工作,但如果会计不了解,整个企业管理就脱节。而商业会计主要是商品进销差价,特点在于品种多,数量大。各种报表多。

123老吃客
道理是相同的差别是所缴纳的税种不一样,一个是增值税,一个是营业税建筑业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绝大部分建筑业实行定率征收所得税有些会计科目的叫法不一致,比如“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成本”“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施工”(存货类,是领用的材料没转成本暂时归集的科目,相当于制造费)没什么困难,不懂的话就问专管员
刘德华特首
商业会计和工业会计没有本质区别。相同点:二者都要购进货物,最后也都要销售货物,所以它们都要计算营业成本(或者说销售成本)。区别:二者计算营业成本的复杂程度不同。商业会计的实物流转过程简单,一进一出,加些仓储、整理、运输成本,就是营业成本。尽管简单,但商业企业也要进行成本核算,而且因其数量大,品种多,其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有时并不比工业企业轻松多少。工业企业的实物流转过程较为复杂。购进原材料以后要经过加工,产品完工后计算产品成本,再把已销商品的成本结转为营业成本。其复杂之处在于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之间的加工工序的复杂程度。假如一个企业的加工工序有很多(我审计的一个企业是汽配生产企业,它有14个工序),那么原材料在第1道工序投入,第一道工序发生一些加工费用,包括工资、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这些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平时只是记录、归集,累计起来。原材料在第1道工序加工完成后,作为本道工序的半成品(或制成品)转入下一道工序,作为下一工序的材料成本。待会计期末(一般是月末)的时候,第1道工序有加工完成的制成品和尚在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就要把本月发生的材料成本、加工费用(统称为生产费用)在制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分配给制成品的成本(在逐步结转法下)就作为下一道工序的材料投入,再加上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费用转入第3道工序………直到最后一道工序,加上前面各道工序的加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就是该工序的本月生产费用,把它在该道工序的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分配,分配给产成品的成本就是入库产品成本。这就是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多出来的会计流程。
花香盈路
涉及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就比如我学的是工商企业会计,工业和商业会计主要交的是增值税,而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大致相同,主要区别是工业会计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之类的生产型科目,两者都是以销售产品获利,所以,交的是产品增值税。而服务业,建筑业日常税收一般为营业税,具体的操作流程也没有学过所以不是特别清楚。
快乐皇帝
区别很大。
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因此工业会计是工业企业的会计准则,而企业会计既包括工业企业也包括商业企业。
1、部分会计科目不同。
如工业会计使用的科目而商业企业会计没有的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科目;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同。
工业企业注重的是生产过程,也即是生产成本的控制核算;而对于商业企业主要是流通环节,主要针对入库、出库、期末进销差价的核算问题。
一般核算时收入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管理费、计划利润、两税一费共八项。工业企业有这么分的吗?
工业企业收入是按照产品销售来做的。建筑业按照完工程度做,实际工作中,每个月按照施工方、监理、甲方(开发商)确认的工程产值、形象部位做收入,并分成前述八项。
工业企业成本支出有材料、人工等。原材料多少、在产品多少、完工多少较好分。建筑业支出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
期间配比不好把握,预提费用也比较多。以人工费为例,实际结算多在过年过节时,平时只能做预提。有可能造成不配比、成本不实、人为调节利润等情况。期末结转、交税、报表等与工业企业有区别,与施工企业会计基本相同。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