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1

青藤697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okr考核目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奇奇怪怪的lemon

已采纳

绩效管理通常包括:目标设定、过程追踪、绩效评估、绩效结果应用四个管理环节。

OKR是在企业战略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帮助团队和个人明确目标,以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

同时,从OKR的价值定义可看出:

如果直接用OKR的完成率来做绩效评估,会带来几个问题:

所以,我们建议OKR完成率与绩效考核不直接挂钩,OKR目标管理是为了创造好的产出,而不是用于评估,要基于OKR产出/贡献进行绩效考核。

1、多源输入——引入更多“目标”与“绩效”的上下文支撑管理及决策

OKR 的协作关系可作为考核的信息输入源。个人绩效评估中,可邀请协作方(上级、下级、平级、OKR关联方)反馈协作情况。多源信息输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经理个人的主观判断和“近因效应”,做出客观公平全面的评估。

吱序OKR的协作关系,作为OKR考核输入

2、多维评估——设计更全面的“评估维度”,深挖人才价值

个人对组织的贡献是多维的,而不是仅评估OKR达成率。可从:绩效达成、机制规范、人才发展、文化塑造等等维度,更准确衡量个人贡献度。

1、反馈的信息更准确及全面

林肯的名言是:“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一个员工想要在工作过程中影响众多有工作来往的人是非常困难的,用360评估反馈的信息更准确也更全面。

2、结果更易接受

相比传统的上级评估结果,员工更易于接受“群众”的反馈,也更愿意遵从“群众”的建议,接受绩效改进建议。采取360度评估后,公司会欣喜地发现,过往让人头疼的绩效面谈环节,将变得更轻松更愉悦。

3、提高员工体验

对于年轻一代的员工来说,更关注的是在工作中的体验感,能够打破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壁垒,参与到公司人员管理中,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他们对于工作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对公司的忠诚度。

事实上,国内对于360评估方法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企业只是用它来考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只是把它作为KPI外的一项辅助全方位了解员工的工具。甚至因为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真正执行360度评估的文化环境,其评估过程往往流于形式,评估结果无法真正纳入考核依据中。

360度评估能够落地并发挥价值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个坦诚、开放、信任、平等的文化环境。而这也是OKR能够落地的前提之一。

所以,OKR+360度评估,是一组完美搭档。就像给高锰酸钾加热能够加速氧气的产生一样,360度评估可以为OKR的价值产出挂上加速度。

360度考核全流程

Step 1:设置评估模板

Step 2:发起评估

1)评估管理

2)右上角「发起评估」

3)选择需要评估的OKR周期

4)圈选评估对象(哪些人需要参与到本次360评估中来)

5)绑定评估流程

Step 3:员工自评

员工先总结自己的重点工作产出,并为自己的业绩、价值观等维度打分。

Step 4:同事评价

在360度评估时,员工在「我评估的」中收到他人的「同事评价」邀请,员工可以看到该同事的OKR内容及工作总结,并结合自己与该同事的协作情况,按照绩效评估维度进行综合打分。

Step 5:上级评价

当某一员工的「员工自评」、「同事评价」都完成之后,该员工的leader根据员工自评结果、同事评价结果、OKR内容、工作总结,以及自身的管理判断,来为员工进行多维度综合打分。

Step 6:指定人评价

Step 7:绩效校准

当员工自评——同事评价——上级评价——指定人评价,全流程走完之后,管理者开始对绩效初评结果进行校准、确保管理者、评估人遵循了一致的评估标准。通过绩效校准,可以避免评估误差,确保绩效结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Step 8:绩效结果确认

员工最后对自己的绩效评估结果确认。

总结:这种不基于OKR完成率,而是实际产出的绩效评估方式,可以让员工在设置超越型目标时,没有后顾之忧。面对当下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鼓励员工不要为自己预设天花板,而是努力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用OKR目标管理去“冲高”,并适配绩效评估方式,来合理评估每位员工的价值贡献。

会计okr考核目标

119 评论(14)

tracy07280917

会计经理(仅供参考)

227 评论(8)

君君仅仅

OKR(ObjectivesandKey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OKR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公司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

一本关于OKR的书将OKR定义为“一个重要的思考框架与不断发展的学科,旨在确保员工共同工作,并集中精力做出可衡量的贡献。”OKR可以在整个组织中共享,这样团队就可以在整个组织中明确目标,帮助协调和集中精力。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目标(O)设定要做到少而精目标(O)的数量需要控制,不能设置太多。太多了就导致年度无法有效的聚焦,一般情况下OKR操作建议目标(O)最多不要超过五个;

2、每季度通过评价KRs来检验目标的完成情况每个季度末对关键结果KRs进行评价,完成60-70%就算好,如果100%完成,说明你的目标(O)设定过于简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KR

236 评论(12)

yyy777777777777777

一、OKR不直接关联薪酬

绩效管理通常包括:目标设定、过程追踪、绩效评估、绩效结果应用四个管理环节。

OKR是在企业战略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帮助团队和个人明确目标,以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

同时,从OKR的价值定义可看出:

如果直接用OKR的完成率来做绩效评估,会带来几个问题:

所以,我们建议OKR完成率与绩效考核不直接挂钩,OKR目标管理是为了创造好的产出,而不是用于评估,要基于OKR产出/贡献进行绩效考核。

二、贡献度如何评估?

1、多源输入——引入更多“目标”与“绩效”的上下文支撑管理及决策

OKR 的协作关系可作为考核的信息输入源。个人绩效评估中,可邀请协作方(上级、下级、平级、OKR关联方)反馈协作情况。多源信息输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经理个人的主观判断和“近因效应”,做出客观公平全面的评估。

OKR相关联的同事,自动邀请评价

2、多维评估——设计更全面的“评估维度”,深挖人才价值

个人对组织的贡献是多维的,而不是仅评估OKR达成率。可从:绩效达成、机制规范、人才发展、文化塑造等等维度,更准确衡量个人贡献度。

三、360度评估

1、反馈的信息更准确及全面

林肯的名言是:“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一个员工想要在工作过程中影响众多有工作来往的人是非常困难的,用360评估反馈的信息更准确也更全面。

2、结果更易接受

相比传统的上级评估结果,员工更易于接受“群众”的反馈,也更愿意遵从“群众”的建议,接受绩效改进建议。采取360度评估后,公司会欣喜地发现,过往让人头疼的绩效面谈环节,将变得更轻松更愉悦。

3、提高员工体验

对于年轻一代的员工来说,更关注的是在工作中的体验感,能够打破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壁垒,参与到公司人员管理中,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他们对于工作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对公司的忠诚度。

事实上,国内对于360评估方法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企业只是用它来考核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只是把它作为KPI外的一项辅助全方位了解员工的工具。甚至因为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真正执行360度评估的文化环境,其评估过程往往流于形式,评估结果无法真正纳入考核依据中。

所以,OKR+360度评估,是一组完美搭档。就像给高锰酸钾加热能够加速氧气的产生一样,360度评估可以为OKR的价值产出挂上加速度。

四、360度评估方案

OKR绩效考核全部流程

Step 1:设置评估模板

个人绩效评估中,可邀请协作方(上级、下级、平级),多方反馈协作情况。多源信息输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经理个人的主观判断和“近因效应”,做出客观公平全面的评估。

360度评估一般流程为:员工自评、同事评价、上级评价、指定人评价、绩效校准、绩效结果确认。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特性,自定义评估流程。

360度评估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而不是只评估OKR达成率。贡献度是多维的,例如:“绩效达成”、“机制规范”、“人才发展”、“文化塑造”等这四个维度,能更加准确衡量个人的贡献。

根据客户需求,吱序的360度评估,企业可自定义评估指标模型,自由灵活,多维评估,让绩效评估更加准确。

Step 2:发起评估

1)评估管理

2)右上角「发起评估」

3)选择需要评估的OKR周期

4)圈选评估对象(哪些人需要参与到本次360评估中来)

5)绑定评估流程

Step 3:员工自评

员工先总结自己的重点工作产出,并为自己的业绩、价值观等维度打分。

Step 4:同事评价

在360度评估时,员工在「我评估的」中收到他人的「同事评价」邀请,员工可以看到该同事的OKR内容及工作总结,并结合自己与该同事的协作情况,按照绩效评估维度进行综合打分。

Step 5:上级评价

当某一员工的「员工自评」、「同事评价」都完成之后,该员工的leader根据员工自评结果、同事评价结果、OKR内容、工作总结,以及自身的管理判断,来为员工进行多维度综合打分。

Step 6:指定人评价

Step 7:绩效校准

当员工自评——同事评价——上级评价——指定人评价,全流程走完之后,管理者开始对绩效初评结果进行校准、确保管理者、评估人遵循了一致的评估标准。通过绩效校准,可以避免评估误差,确保绩效结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Step 8:绩效结果确认

员工最后对自己的绩效评估结果确认。

总结:这种不基于OKR完成率,而是实际产出的绩效评估方式,可以让员工在设置超越型目标时,没有后顾之忧。面对当下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当鼓励员工不要为自己预设天花板,而是努力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用OKR目标管理去“冲高”,并适配绩效评估方式,来合理评估每位员工的价值贡献。

243 评论(13)

南京1942

首先纠正一点,OKR不是绩效考核方法,它是一种目标管理方法,不与绩效考核挂钩。O是Objective(目标),你想要实现什么。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很多,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聚焦目标,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OKR需要我们聚焦目标,一个周期内的目标不能超过3个。KR是Key Result(关键成果),你要如何实现目标。只有目标,没有关键结果来衡量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的工作需要关键结果来支撑目标的实。KR最好不要超过5个。

26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