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4

慧心永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为什么先有官厅会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thyzhou214

已采纳

"官厅会计"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国家由中央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组织进行的以国家的财产物资和经济活动为对象的会计工作。官厅会计适应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伴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的发展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独立完整的官厅会计体系。官厅会计与民间会计同是构成一个国家完整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厅会计"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在我国历史上,政府会计曾被称为“官厅会计”.政府会计尽管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曾经领先于民间会计,但近代、现代的政府会计与同期商业(企业)会计相比,它的发展并不快,甚至还落后于商业会计 学会、协会等都属于民间组织,比如各事务所,就是民间会计

为什么先有官厅会计

273 评论(14)

米莱vicky

中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到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周朝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随着封建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中国会计有了长足的发展。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秦汉时,还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采用了以“收、付”为记帐符号,以上收下付为基本特征的单式收付记帐法,并对一部分收支以钱币为计量单位进行核算。这是中式会计获得初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27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