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9

宝妈妈爱吃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注会会计实务分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ynthia20056

已采纳

年末向股东分红需要有董事会决议,具体会计做:1.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贷:应付利润:***股东2.同时做如下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应付利润3.在实际支付时分录如下借:应付利润:***股东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注会会计实务分录

265 评论(11)

水蓝冰蓝

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宣告发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实际发放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148 评论(10)

燕子138158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当然有用。实际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发生经济业务产生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此时将原始凭证粘贴于会计凭证后面,表示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就是说这张会计凭证不是会计人员私自编制的,而是真的发生了经济业务。然后,将会计凭证汇总登记在账本上。最后,根据账本的数据编制会计报告(报表及附注等)。你所说的会计分录,其实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区别就在于形式不同,就是长得不一样。会计分录很简单,写几个字就行了。会计凭证有统一个格式。要写年月日,要编号,要写借贷方科目,借贷方金额等等。

190 评论(14)

小C爱点dian评ping

都是系统选择的

273 评论(10)

闪闪惹人爱ii

注册会计的分录都是自己打进去的,不是系统自动选择的,所以说,对分录一定要熟悉运用自如,答题速度要快,否则打不完的,所有的报表都得自己去填数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

245 评论(11)

世界前八强吃货

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问题!虽然题目没看全,根据答案,看得出来日期是在20x9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日。差错更正实际上原理很简单,就是看哪里错了,错的怎么做的,而后再考虑怎样是对的,最后再看如何从错的调成对的,这种题目不得粗心大意,每句话可能都很重要。下面就这个题目入手,每句话都为您剖析,可能我会说得比较多,但是此类题目必须分析仔细:1.先看看错的是如何做的(1)从20×9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厂房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既然该会计政策变更采用了追溯调整法,就说明它会一直调整到最开始的数据。由于20x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公允价值比起最开始变动了500万元。因此调整20x8年资产负债表年初的留存收益500万元,假设按10%提取盈余公积,有如下分录(了解即可)借:投资性房地产 8500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5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500 盈余公积 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而后冲掉20x8年的公允价值下降700万元(8000 - 7300)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7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2)甲公司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系一栋专门用于出租的厂房,于20×6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用于出租,成本为8 500万元。 这句话包含了几个信息,第一是厂房建成时间20x6年12月31日,按照常理,厂房的折旧应该从20x7年1月1日开始计提(整年计算很方便)。但是题目又说了,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开始,就用于出租,因此从来没有计提过折旧。成本为8500万元。(3)20×9年度,甲公司对出租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计提了折旧,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若是按照成本模式来计提折旧,那么应该做这样的分录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4)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出租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出租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这里提到了折旧开始时间以及折旧方法、年限、净残值。折旧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20x7年1月1日)开始计提,采用平均年限法,因此每年折旧额 = 8500 / 25 = 340(万元)因此假设采用这种会计政策,每年当年都会有借:其他业务成本 34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340由于前两年是过去年份,并且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起没有计提过折旧,所以可以计算出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额,则有借:盈余公积 6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12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680以上便是错误的做法总共错误地计提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贷方1020。2.正确的做法假设一直按照正确的做法来做,那么本年年初会用上年末公允价值来确定账面价值,本年末会用本年末公允价值来确定账面价值。3.进行调整由于当期是20x9年12月31日,20x9年1月1日之前的损益变动都只能影响年初留存收益。(1)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往年金额资产建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候,成本为8500,因此,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应为借方850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应为贷方1200(8500 - 7300),实际还应抵消掉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贷方680。上述调整对应的盈余公积借方 = (1200 - 680) × 10% = 52,利润分配借方 = (1200 - 680) × 90% = 468。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损益的贷方金额1200较大,所以差额在借方,需要用留存收益来进行调整。因此调整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85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680 盈余公积 5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68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200 投资性房地产 8500(2)调整本年金额按照错误做法,本年需要抵消掉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贷方340,以及其他业务成本借方340。而后调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方800(7300 - 6500)。则有如下分录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34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4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至此,调整完毕。这类题目在做熟了之后,可以直接考虑出答案的,需要多练练。希望对您有用!

21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