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eryBullet
拿到了会计证,高中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了~也就是说大学在校生是可以报考的!报名时间是11月1日-30日(各地有所不同)想要报名抓紧时间哦~分享一个已经通过考试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一个月的等待之后,会计初级职称的分数出来了。经济法79分,会计实务75分,顺利通过了。我还是延续之前的做法,写一下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这次初级考试,备考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2015年10月31日会计从业考试通过,11月报名初级职称考试,2016年5月考试,也就是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当然,这半年的时间并不是每天都用在备考上的。毕竟还要上班,加班,过春节,过周末blabla。算下来每天学习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吧。所以换算一下2(小时/天)*30(天/月)*6月/8(小时/天)=45天。也就是说如果我能保证每天8小时的高效率学习时间,差不多一个半月就能达到现在这种水平了。复习计划——刷课件时间紧任务重,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复习流程。一、刷课件,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这个流程在机考系统上线前(考前一个月左右上线)必须完成。二、刷机考系统,考前一个月基本就是做这个。三、针对机考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课件中的习题班、基础班课件再夯实知识点,这个与第二条同步进行。首先,我们需要两本《轻松过关一》,然后对着《轻一》把基础班的视频课件过一遍。科目顺序上,我选择先看会计,后看经济法。因为,先看的科目到考试时忘的会比较多,后看的科目忘的比较少。而会计因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很多的题目是可以通过推理推算解出来的。而经济法则纯是靠背法条拿分的。所以综合来看,先看会计后看经济法更为有利。刷课件的核心点,不是“精”,而是“快”。因为会计也好,经济法也好。大多数知识点与生活常识不矛盾。刷一遍课件,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攻克所有难点知识(就算现在攻克,之后也是要忘的,所以大概有个印象就好)。千万不要因为一两个难点,就卡在那里不往下继续。一旦出现为攻克难点而进度落后,士气低下甚至放弃复习,那就太得不偿失了。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时间问题,很多同学会对每门学科的一些单元做战略放弃。特别提醒各位:无论会计还是经济法,倒数第二个单元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无论是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还是关税、印花税等其他税收科目法律制度(书不在手边,凭记忆写个大概齐的名字),在考试中都会出相当规模的题目,如果放弃这两个单元,丢分会很严重。所以,切记,战略放弃仅限最后一个单元!因为年底事情多,又过了个春节,基本上到3月份才看完会计。在看完会计后,建议大家直接把《轻一》后面的真题刷了。目的就是加深一下印象,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猛攻经济法,会计的事情会忘掉很多。也不要觉得真题要留着以后用,因为机考上线后题目会多到做不完。因为只有1个月的时间,所以经济法的刷课件只能是又快又猛的进行。虽然当时完全是被逼无奈,但事后想想,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毕竟法律就是纯记忆的事情,战线拉的太长,后面的学了,前面的就忘了。反倒是短时间内把知识全灌进去的效率高。OK。刷完课件(经济法、会计的最后一个单元均战略放弃),机考模拟系统基本上也上线了。现在,我们开始刷题。复习计划——刷题机考模拟系统中,“模拟考试”模块差不多每科会出6~7套卷子。“随机考试”中,分难、中、易三个档次。作为一名秉承“通过即正义”的应试男,我基本上就是刷模拟考试以及随机考试的中等难度。这两个部分难度也差不多。最初的几次刷题,分数都落在55~70这个区间,其中大部分落在了55~59这个区间。这种情况相当打击人,以致于我在BBS发帖问了一下模拟系统与真正考试的难度水平差异。当然现在想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当成绩不如人意的时候,请迅速找到错题所对应的知识点,然后马上反过头对着课件把这些知识点夯实。通过不断地做题,查缺补漏,再做题,再查缺补漏,模考成绩就会稳定提升。从实际来看,模考、随机考试中等难度的试卷,都要比真正考试的难度要高,分数也差不多高出5~10分。但是绝不建议因此降低对模考、随机中等考试的分数要求,也就是说,不要因为我说的估分会高5~10分,你就把模考要求降到50~59这个区间。模考成绩稳定保持在60以上,最后考试才能比较稳,切记切记!模考成绩稳定保持在60以上,最后考试才能比较稳,切记切记!模考成绩稳定保持在60以上,最后考试才能比较稳,切记切记!初级必须掌握知识点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初始计量、中间调整计量、出售时的计量。——会计二、应付职工薪酬的计量,转入哪些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非现金发放薪酬时的税务计算(是否转出增值税,以成本or售价做计税依据)——会计、经济法三、劳动合同的订立、试用期、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方法(扣除哪些内容)、工伤、工亡的处理(包括企业没缴纳工伤保险怎么处理)、职工犯错时最多能扣多少钱、年假、医疗期——经济法四、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经济法。暂时列出这四条,欢迎大家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初级职称考试的大题会出现“连环套”的情况,也就是说,后四题的答案要根据第一题的答案计算得出。这种情况下一旦第一题算错,一整道不定项大题就全军覆没。然而,我们也并不知道哪个知识点会用来出第一道小题,所以只有把不定项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都夯实才可以保证没有问题。然后,说一下应试。其实模拟系统的知识点只是和实际考试知识点契合度比较高,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能覆盖。本次考试的经济法部分,就出现了一些从未在轻一、课件、模考中出现的知识点。这种题目一旦出现,非常影响做题的情绪。如果有两三道出现,就会让人感觉非常不稳(比如我)。这个时候,请直接凭感觉常识选这些题目。然后做完整套卷子后现场进行估分,估分时将这些冷门题目全部假设成做错。如果这样估算完后依然可以通过考试,那么就不用为这些题纠结了。如果分数不够或者很危险,请去查那些你熟悉的题目,通过把熟悉的题目做对来提高成绩。而不要对着这几个冷门题目纠结发呆。至于估分的时间嘛,是肯定有的,大家放心。复习心得一、提高效率,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好理解,主要是提高效率。如果你觉得很累,可以有那么一两天不看书,出去玩,打游戏或者睡觉都可以。但一旦决定看书,请集中精力,不要开着课件玩手机,不要聊着QQ刷机考。二、控制战线长度,不搞疲劳战,不追求高分。这点提的很功利,又或者说,很实用。会计初级考试说到底就是为了拿证,不存在择优录取的情况。所以,我很反对攻克所有知识点,誓死要拿100分这种做法。不排除有个中高手能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如果真的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资质一般的选手,就不要再去想那些冷门的,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了。你学一个冷门知识点所花的时间精力等于,甚至多于你拿下一个高频考点的时间精力。结果高频知识点忘了,冷门知识点没考,丢了西瓜还没捡到芝麻的事情千万不要做。对于会计从业,初级职称,中级职称乃至注会,我秉承的原则就是:一切为了通过,为了通过的一切。三、不要纠结,敢舍敢蒙首先强调,敢舍敢蒙一定建立在知识体系基本完整的基础上,一点都没学直接进考场蒙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这一点还是在说应试时的技巧。在考试中一旦出现冷门知识点,或者从来没见过的题,难免就会对着这道题长时间纠结。其实你想想,这种纠结有什么用呢?这知识点压根没见过,你脑子里没有对TA的记忆,考纠结根本不会把这个知识点搞懂啊。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敢于放弃。切忌因为一道单选题打乱整个答题节奏。判断题,因为蒙错了会倒扣分,所以建议大家直接空着不答。选择题完全可以靠常识蒙一下。毕竟是会计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凭常识去猜,不会查的太多。比如,一道真题问的是承包荒地用作哪种用途时不能免税。税目我忘了,减免方法我也没看,咋办?看选项:A、建游乐园。B、种庄稼。C、养鸡。D、种树。好吧,这道题其实就是让你找出和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活动嘛,和税务一点关系都没有,直接选A就好了。千万不要以“我没学过这个知识点”为理由放弃任何一道单选、多选、不定项。先写这么多,考的分不算高,一点拙见,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小盆友2鸣儿
随着“会计证暂停报考”,初级会计职称可以说是入门级证书。其含金量之低不言而喻。2017年初,上海召开了金融系统人才会议,会议上深度探讨了上海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金融财会人才的工作,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深刻认识到金融领域人才的重要性。会上还公布了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其中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被列入专业服务类金融财会紧缺人才。随着国家会计改革发展纲要的公布,不止是在上海,未来我国将会大力发展会计改革,切实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未来管理会计将成为财务行业的一大趋势。财会类紧缺人才是需要能掌握国家金融财税政策和国际会计准则,熟悉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能对投资进行经营预算控制、成本核算、收益风险进行分析;具备良好的金融财会从业职业素养;具有在海内外金融机构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运作、会计核算和费用管理经验,有过财务运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CPA)或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证书的高级人才。传统核算会计已逐步被人工智能代替,想要在会计工作岗位脱颖而出,有一番作为,必须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会计师,我觉得首先要重塑自己的知识结构,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到了管理层面后,知识往往有局限性,需要的是跨界的知识,要懂财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控制及价值创造,并从财务方面跳出来,懂金融、运营及战略等领域;其次,在信息超载的时代,建议大家系统化学习管理会计知识,例如学习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就是一个不错的证书。
盛笑笑shamir
可以的,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就可以。以下仅供参考没考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也可以直接考中级会计职称,不过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符合下列条件:(一)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三)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四)报名条件中所规定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会计工作年限是从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时间开始计算),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参加非全日制学习者连续计算,参加全日制学习者扣除学习时间),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五)报考人员应根据相应级别报名条件规定,提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或学位证书、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等证明材料。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一览佳肴
会计太难考了 ,我走的是途径,现在证已经到手了,+微前面5166后面26380官网都查到了。一、为什么要报考中级会计职称?1、认证专业水平,掌握更高层次的会计技能对于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考生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财务统筹、管理能力,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备考中级会计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掌握这些理论基础,再结合日常工作提高实操水平,相信业务能力也会不断得到认可
37856552ah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初级会计证作为会计行业入门级别的证书,是财会行业人员的必考证书,同时它又是跨考最多的证书,一些本身所处行业薪酬不高、想要进入会计行业的人也在报考。
寻找茉莉花
首先,初级会计职称是官方认证和大力推广的证书。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初级会计职称成为从业人员的标配,是新人进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201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本次意见明确指出“探索实行常态化考试、一年多考”,以适应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高需求和报考人数的激增,国家“十三五”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具备初级资格的会计人员将达到500万左右。其次,报考人数虽多,但通过率不高。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被报考人数吓到了,历年的通过率都只在10%-20%之间,虽然是千军万马报考,但最后能持证的人数并不多,初级证书绝没到烂大街的程度。如此低的通过率也反映出初级考试的难度,考点覆盖面广,会计和经济法两门同考,单科通过成绩不保留,是以每到公布成绩的时刻,最难受的莫过于一门61一门59的考生了。初级考试“宽进严出”的政策,有助于更好的筛选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最后,初级会计职称是升职加薪的敲门砖。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在总人数中占比将近七分之一的财会类毕业生,如何在就业大军中拼杀出一条路,持证上岗就成为明智的选择。浏览各单位对于财会人员的任职要求后不难发现,排在第一条的基本都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和想转行的新人来说太过强人所难,再往下看一般是“具有相关会计资格证书者优先”,中级会计职称的报考有工作年限的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大、科目多、周期长,初级会计职称才是最符合实际的,能让HR在茫茫求职人群中多看你一眼,而入职后的晋升和加薪也与证书密切相关,还等什么,先从入门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起吧!
七月的尾巴
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在职在岗的在其工作所在地报名,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其内地的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在内地学校学习的,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报名条件审核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应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明)等材料。
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考生,按照以下流程办理并领取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具体如下:
1、到当地人事考试中心(或者人事局职称科)填表《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
2、由当地人事考试中心(或者人事局职称科)把资料报省职改办审核;
3、下发证书。
办理部门:当地人事考试管理部门(一般是人事考试中心职称办理窗口或者人事局职称科)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