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

,一叶一菩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许亮会计事务所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zylongfeng

已采纳

2005年2月,A集团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报,下属分公司B公司负责人许亮和会计张志刚盗用资金、携款潜逃国外。经查,许亮等人作案手段如下:2003年1月许亮被任命为分公司经理,张志刚任公司会计兼出纳。当时A公司出于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规模等方面考虑,授予B公司产品销售定价自主权和对外投资自主权,并要求分公司于每月末将销售货款集中汇款A公司帐户,确认销售收入。许亮等人利用A公司授予的销售定价权,采用高价销售低价报帐的方法截留了部分销货款形成小金库,然后由张志刚将款项汇往境外由许亮等人控制的帐户。案发后,A公司对此高度重视,针对此案暴露出的分公司权力过大及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问题,A公司董事会作出以下决定:第一、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总经理组织制订与实施,今后如果内部控制方面再出现问题,应由总经理承担全部责任。第二、 加强对外投资的控制,收回各分公司的对外投资权,公司所有的投资均由A公司董事长审批。第三、加强财务管理,会计和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帐目登记工作,A公司的银行预留印鉴的印章全部由总会计师一人保管。第四、 加强销售与收款的控制,所有的销售业务(包括制定销售价格、签订销售合同,组织货物发运,结算货款等)均由A公司统一负责,各销售分公司仅负责市场宣传推广、协助催收货款。第五、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由A公司财会部每年组织对本公司及下属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会计资料进行审计。要求:1、 针对A公司发生的案件,分析其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缺陷,并说明理由。2、 从内部控制角度,指出A公司董事会所作决定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1、A公司发生的案件说明其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以下缺陷:(1) 会计和出纳岗位属于不相容的岗位,B公司由张志刚一人兼任会计及出纳工作不符合内部控制有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的要求。(2) B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A公司授予其销售定价权和对外投资权,属于授权不当,不符合“授权批准控制”的有关要求。(3) A公司对分公司销售收入确认不及时、程序不健全,没有对分公司销售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查,同时,对分公司资金如银行存款账户控制不严,不符合“会计记录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的有关要求。2、从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A公司董事会所作的决定有以下不当之处:(1)《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A公司的单位负责人是董事长而不是总经理,因此,不应要求总经理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承担全部责任。(2)根据授权批准控制的方法和对外投资的要求,公司金额较大的对外投资应该由董事会集体决策,而不应由董事长一人审批。(3)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只是不得兼任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但可以兼任现金日记账等帐目登记工作。公司规定由会计师统一保管银行预留印鉴等不符合货币资金控制有关“银行预留印鉴管理”的要求。(4)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要求,“办理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的部门应分别设立”,A公司决定由销售部负责办理销售业务的全过程,违背恶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要求。(5)内部审计应当有相对独立性,A公司决定由财务部对本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有违这一原则。

许亮会计事务所

194 评论(12)

Mary瑶瑶

先来了解,什么是“注册资本”。拿出你的公司营业执照,那一面有一栏清楚地载明了你的公司注册资本金额——是50万,100万,还是1000万......?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以前,在公司成立时由公司股东按出资比例,先行部分出资,后续在规定的年限内再行全部出资完成,而且每一次股东出资均需要开立验资户的银行在收到投资款项后确认《询征函》,并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以上流程保证公司股东真实完成对公司的出资义务。而认缴制实行以来,只要在公司成立时,各股东针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认缴,并承诺在规定年限里完成出资义务,即可进行工商注册,而无需上述出资和验资过程。没有了即时的出资压力,有些股东为了显示公司的实力,为了让《营业执照》看起来“漂亮”,随意制定注册资本金额,因此千万级的公司比比皆是,甚至心里还在盘算着是不是成立个上亿的公司更有“腔调”?——醒醒吧!你要摊上大事了!注册资本中,每个股东认缴的那部分究竟是什么?——那是股东对公司应承担的出资义务!换句话说,那是你对公司负债!而且是经过工商部门登记的。试想,如果公司经营中出现问题,比如,因经营不规范而遭遇巨额行政罚款;因对外担保,而产生的意外损失;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第三方索赔......凡此种种,都需要未完成出资义务的股东,按公司注册资本中的认缴比例进行出资。试想,如果你一个人注册了一个5000万的公司,如果公司出现问题。对不起,请你一个人拿出5000万来!查询各地区业务请点击:青岛公司注册,上海公司注册,沈阳公司注册工商注册多少钱?找曼德企服放心,公司代办安全高效,税务顾问专业,曼德企服一站式服务专家。

351 评论(10)

超级飞侠包警长

越老越吃香,不单纯是因为年纪,而是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提炼我们要知道,越来越吃香,不是单纯地用年纪来衡量的,毕竟很多经验知识和技巧外的东西,甚至包括直觉、判断还有处理事情的艺术等,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时间和投入去积累。我大学时,最喜欢的一位老师从开课第一天就告诫我们:“要做不可替代的人。” 假设你从事的事情谁都能做、甚至电脑就能替代,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多花钱去雇佣一个闲暇时间和耐操程度都不如应届生、但是工资更高的中年人呢?当然,也可能工资不高,但那样意味着一直维持在应届生的工资水平,天花板就摆在那里。所以,当你在35岁,并已经工作了10多年的时候,到底是吃香的还是濒临淘汰?那就得看你是一直做着低端简单重复的工作,还是有不断地往上挑战“打怪升级”。我们千万不要像那句很出名的话(大意):“看似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其实只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看到开头网友所说的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被认为不错,其实是因为它的业务特点,一来审计工作的特性,导致从业者具有较短时间内抓大放小、把握全貌、发现财务问题的能力,二来能够接触到不同的客户公司,横向比较学习。那么,至于到底因这样的从业经历能够积攒到多少经验,则取决于自己在项目组中的职能、观察和学习的悟性、碰到的项目组成员的水平以及服务客户等相关情况了。我其是在工作中,也经常接触过事务所的合作人员,后来聊完才知道,其实他们家里是做生意的,根本不差钱,也就是来学习(偷师)的。因此,其实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无论最后决定做什么,都建议不要仅仅将工作定位为“以自己的时间和劳力换取报酬”,而是考虑怎样借此来让自己脱离“可替代”的行列。

213 评论(15)

藤原惠津子

当然会有35岁危机了。

很多行业都有中年危机,但是大家会觉得那是要吃青春饭的行业,会计这种越老越吃香的怎么会有中年危机呢。

其实大错特错,会计越老越吃香是因为经验丰富,并不单单是一个年龄的增长,如果你到了中年,但是没有积累到该有的经验,那么你就会有危机,这种危机感是你自己

给自己的,同时也是社会给的,因为大家都在提高自己,你如果提高的不如别人快,不如别人高,那么你就会被其他人落下了。

总之,行业、发展路径、证书和资历等,如今对于财务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没办法,这是一个底层基数极大的职业,如果不规划,不提升,不擦亮眼睛跟随行业,危机其实不是35岁,而是30岁就会来了。

157 评论(13)

蓝色天机

先表明我个人的观点,会计越老越吃香这个理念,有时代的局限性。我大概率能猜到,和你灌输所谓“越老越吃香”这个理念的人,大概是你家里或者你圈子里上年纪的前辈,而且大概率是60 70 后这两代人很多人都秉持所谓“会计越老越吃香”的理念,而且其实从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确实是有道理的,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60后:出来工作大概率是80年代到90年代,到了21世纪已经快退休了,他们经历了什么呢?首先,能给你灌输人生理念的,很大可能是一辈子混的还可以的,毕竟混的差的人的话,你也不会听,而60后,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能开口说这个理念的,大部分其实在国企,毕竟在80年代,外企还没大规模来中国,大部分人,尤其是能发出声音的,基本都在国企里做了一辈子,而在80年代到90年代,国企账务和ERP的发展极其缓慢,甚至十几年都是手工账的企业比比皆是,而那个年代最大的特性,就是行业的迭代和发展非常慢,不是说发展慢,而是说,没有像今天这样,各种新兴行业的崛起,很多都是比较传统的行业,大家其实也都知道,21世界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到来,降维打击了中国各个行业,而在这之前,各行各业确实有发展,但基本都是在框架内的发展,在账务上的发展更是有限,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只要做的足够久,确实就能应付各种局面,因为销售的渠道,商业模式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而真正到了21世纪,尤其是2008年之后,60后已经开始慢慢退休了,在他们理念之中会计一定是越老越吃香的,毕竟就这点东西。70后:我一直觉得70后是天选之子,他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外企大规模进入中国,把各种先进理念带到了中国,属于最早接触ERP的人群,此外,这些人又接触了电商,属于互联网第一代的开拓者,但是呢,到了互联网大变局来临的前夜,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占据了企业财务的中高层位置,对他们来说,同样是只要混的够久,就“一定”能有很大的发展,毕竟他们的人生就是踏在大趋势大风口之上的,只要你在财务行业做的够久那就一定能身居高位,毕竟原来那批来中国开拓的财务老外大部分都要回去,而60后又不是很愿意离开国企,所以你会发觉,财务高管的位置都是给他们空着的,而目前财务高管确实有非常多的70后。但事情在这几年开始了变化:1.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原来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发展,但是这几年,相当明显的是部分行业的发展开始滞缓,而某些行业的发展确依然高速,部分行业的发展速度处于风口而爆棚,同样的财务,同样的经验,薪水的差别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2.ERP技术日新月异,不需要那么多小会计了,我原来工作的一家MNC,2010年的时候财务部30多人,现在业务翻倍,但是财务就剩下5个,有了比较强大的系统之后真的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这样的话,作为会计,你混的再久也没用,直接被降维打击,因为不需要这个岗位了,不要说所谓的假账技巧,没意义,原因在于,过去,财务可以对税务 工商 海关等各个击破,因为他们不联网,但是现在呢?海关,税务,工商全部联网,有自己的大数据,以往所谓的虚增或者减少利润的方式已经无所遁形了,打个比方,很多企业原来喜欢用转移定价来转移利润,原来是税务系统孤军作战,现在和海关联网,共用一个平台,价格是高是低就非常透明了。此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财务共享中心的出现,将账务都集中到这个中心内,类似“会计工厂”,我一般真不推荐大家去这里,真的就是账务工人,对于业务核心接触太少,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可替代性太强了,比如说上海的会计工资贵了,那我完全可以把这个中心转移到更便宜人工的内陆,当地人一定抢着干,而在上海的这些会计怎办?大概率是失业,如果更绝一点,转移到国外,那就更完蛋了。3.从账务型会计到业务模式型分析的转变,大部分60 70后所提的越老越吃香,基本都是账务型会计,随着第2点的ERP的发展,账务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甚至有了财务共享中心来集中办理。要增强不可替代性,就只能是紧跟业务核心,从账务型会计转型到业务模式型的分析,越老越吃香这句话的核心,其实就是不可替代性,觉得自己做的够久,技巧够多就能有饭吃,但技术的发展,就是降维打击,好比原始资本主义工场里,你再怎么能用手织布,也没办法和织布机相比,一个道理。你说会计和审计会有35岁危机吗?当然会有,即:没选好行业,去了低利润的行业,老板为了节省开支,用了更年轻的人,危机来了RPA技术来临了,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老板为了节省开支,让你回家了,危机来了没有及时的转型,没有对行业模式有深刻的了解,老板觉得雇你不值,换了更年轻的,同时还一堆证书的“后浪”,危机来了只想混在自己的职位上,只做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当然,也没有升职,等到了35岁,还在做非常初级的职能,比如AR AP,应聘其他企业的时候,别人也质疑你这么多年在干什么。在原来的企业又没有希望,危机来了而审计领域更是一样,35岁了,熬不动夜了,出不动差了,但是各种项目依旧满满,更怕的是如果连CPA都没,经理职位遥遥无期,做着项目所有的事情,但收入大头却不是你,工作起来有心无力,危机还是来了说道考CPA,真的是个苦活,一般的周期是3-5年,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其中的艰辛我作为陪考家属,太明白了,但是,如果你好好准备,听取名师的课程,尤其是一些7证大神(CPA+ACCA+CMA+CFA+FRM+司法考试+保荐人)帮你精炼的框架和课程,能够尽可能的缩短考试时间,后续的路才会更宽

32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