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捣主
会计学原理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基础大体上相同,基本内容差不多。2014年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新变化: 第一,2013年7月1日出台新政策,取消免试并规定一次考三门且三门必须通过同时通过,才可以拿证。 第二,考试题库问题:2014年要求全国各地用国家统一的题库,不存在地方题库,全国题库是绝密文件,除了考试机构,谁都没有,因此,市面上号称是全国题库,那只是号称而已,不要太信以为真。 第三,教材问题:各地教材都有差异,全国题库不可能依据某地方教材编写的,一定按统一的考试大纲编的,因此,不要拘泥某一种教材。各地方教材都是按考试大纲编写的,一定有所差异变化,这些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要有所小的变化,各地教材为什么要有所差异,其主要是都是利益驱使,如果不变,凭什么让自己地区的考生掏腰包呢。 第四,考试大纲,10月1日启用全国统一的大纲, ,电算化用财政部开发的统一的考试软件。
ruby纸鸢
会计毕业论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会计毕业论文) 课程负责人: 二,学时与学分:14学时 14学分三,适用专业: 会计本科专业四,课程教材: 无五,参考教材: 无六,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八,课程的主要内容论文选题; 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论文提纲; 修改论文提纲; 撰写论文; 修改论文; 论文定稿.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15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十,说明 1,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2,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十一,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良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及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不及格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十二,学时分配全脱产学习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对我有帮助 11 回答时间:2006-3-23 11:57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航海虾米 | 一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9-9-4 急求: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格式 39 2009-3-22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写提纲和论文 如何写?格式? 18 2010-11-16 跪求一篇8000字左右符合规范的本科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摘要都要明确,... 2010-4-7 急需专科会计毕业论文带提纲 2009-1-27 求个会计毕业论文的提纲(第一次写 不知道怎么下手) 更多关于跪求以下会计题目的大纲和论文!!!!的问题>>
小可憐兒
《初级会计学》课程考试大纲《初级会计学》课程是高等学校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专升本统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考试成绩既是对专科阶段学习成果的检查,同时也是进入我校相应专业学习的入门考试。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以及结合我校会计和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考核目标《初级会计学》课程以考察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目标,注重考察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结合经济业务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二、考核内容(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含义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的目标和对象4.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涵义5.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6.会计恒等式7.财务报告概念8.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9.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10.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11. 账户的基本结构12. 账户的登记13. 复式记账含义14. 借贷复式记账原理15. 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16.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17.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和审核18.登账原理、试算平衡19.成本计算的涵义20.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21.财产清查的涵义22. 应收应付款清查23. 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24. 资产负债表内容,流动资产、存货范围25. 利润表的涵义、基本内容26. 财务报表的简单分析 27. 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二)会计实务操作28. 根据日常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9. 登记账簿(T字式、含结账)30.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1. 存货发出计价32. 会计报表中填列计算方法(如利润计算)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为75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 5.试卷内容比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约占65%;实务操作部分约占35% 6.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6分、简答题5-15分、业务及计算题27-34分四、参考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初级会计学 朱小平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7年教育部重点推荐教科书: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4版)李海波主编 英语:五、 主要参考书目:1. 教育部《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泛读教程、综合训练与自测(第一、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2. 余渭深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一、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题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就跟平时的英语考试一样。在会计考纲里面还有写《管理学原理》应该是你们要考的一、参考教材1. 王兆峰、蒋才芳. 管理学原理[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2. 杨文士. 管理学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二、考试内容1.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管理的二重性;(3)管理与环境;(4)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2.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2)管理运动;(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4)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6)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八大学派。3.计划工作概述(1)目标的含义与性质;(2)计划的种类;(3)计划工作的程序与原理;(4)滚动式计划法。4.目标与战略(1)目标的含义与性质;(2)目标管理的概念、特点、基本过程、优缺点;(3)战略的概念,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5.预测(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2)预测的含义、种类、方法。6.决策(1)决策的概念和类型;(2)决策中的理性;(3)决策方法。7.组织工作概述(1)组织工作含义;(2)管理宽度与组织层次关系,管理宽度含义及其影响因素;(3)组织中职位设计。8.部门划分与组织结构的类型(1)部门划分的方法;(2)组织结构的类型;(3)团队概念、发展阶段和高效团队的特征;(4)委员会管理和个人管理。9.组织职权配置(1)权力的类型;(2)授权的概念与过程;(3)集权与分权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的含义及其三者关系的处理;(5)组织变革概念和领域;(6)六西格玛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10.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含义;(2)主管人员选拔的途径和方法;(3)主管人员考评的目的和基准;(4)平衡计分卡的概念;(5)主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11.领导工作概述(1)领导工作的含义和实质;(2)领导工作的原理。12.沟通(1)沟通的概念与过程;(2)沟通的类型;(3)沟通的障碍与控制。13.激励(1)激励的概念;(2)四种“人性”假设;(3)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4)激励理论;(5)激励的方式。14. 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1)领导的性格理论,领导的行为方式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2)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术。15.控制工作(1)控制工作的概念;(2)管理突破;(3)控制工作过程;(4)控制工作的类型;(5)控制工作的原理。三、考试的题型比例管理学原理在综合课考试满分150分值所占比例50%,即75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1.名词解释: 5×3分=15分2.填空题: 8×1分=8分3.简答题: 4×6分=24分4.论述题: 1×12分=12分 5.案例分析题: 1×16分=16分应该是管理学占50% 会计基础50%考试都是考很基本的,希望你能成功。我是06届的。
yolanda甯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的基础,也是经济及管理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因此经济及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这门课程。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基础会计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而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讲,又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些都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障碍。但是,只要抓住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取得好成绩的。结合基础会计课程和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学好该门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从教学大纲以及教材的体系结构来看,本课程的内容可以大致划分为这这样几个部分:第一、二、三、四章介绍的是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第五、六、七、八章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步骤,也是会计循环的主要内容(从凭证到报表);第九、十章是会计核算主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也是前面基础理论的应用;第十一章是对会计循环的归纳和总结,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第十二章介绍的是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问题(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这样划分以后,具体学习某一章节时,就能够根据它在全书中的位置,把它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学习时不仅要了解其规则,同时还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此规则,此规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运用。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具体办法有:一是通过做“基础会计学模拟实验”,对凭证、帐簿、报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学习凭证、帐簿等章节时,可以通过做模拟实验,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等具体操作方法,更好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二是一定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有关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简单的成本计算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学习第一章时应注意两条线:一条是由会计的定义引伸出来的若干概念,如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资金运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货币计量等;一条是会计发展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对第一条线应侧重于理解消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对第二条线应侧重于记忆,准确记住会计发展史中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等。学习第二章时应在正确理解会计要素的基础上理解会计恒等式的原理和经济意义。学习第三章时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会计科目,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哪些基本会计科目及每个科目核算的内容是什么;同时要掌握会计科目和帐户的概念、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帐户的结构,“T”形帐户的格式、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的概念也应正确理解;然后要重点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内容(“借”、“贷”记帐符号的含义、各类帐户的结构、记帐规则、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的方法),通过学习借贷记帐法,加深对复式记帐法优点的认识。本章内容是基础会计学会计基本原理的核心,非常重要,认真做习题、多做题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第四章时应弄清楚帐户按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类别,以及各类中都有哪些帐户。学习第五章时应紧密联系实际,可通过观摩单位的财会部门工作现场,直接感受各种会计凭证的格式、填制要求、具体作用等,可通过模拟实验操作的训练,掌握会计凭证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第六章时不仅在理论上了解诸如会计帐簿的设置、登记、试算平衡、更正错误、结帐和对帐等知识,更需要通过观摩和模拟操作了解掌握帐簿的种类、格式、登记要求和处理方法。学习第七章时应抓住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和财产盘存制度,一是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同时要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学习第八章时主要应掌握会计报表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基本内容要熟悉,通过做模拟实验能熟练的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学习本章应注意与前面章节内容的联系。学习第九、十章时主要掌握两个问题,一是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过程)及相关的基本概念,二是熟练掌握各项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学习第十一章时主要是了解几种主要的会计核算形式。学习时应注意各种主要的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学习第十二章时主要是掌握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以及了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