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9

神之雪131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人力资源会计确认与计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洛林小叮当

已采纳

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产核算和劳动者权益核算。

(一)人力资产核算

人力资产是指银行所拥有或控制的可望向银行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其价值构成有四部分:取得价值、开发支出、离职成本、新增价值或潜在价值增值。取得价值、开发支出、离职成本构成人力资产成本,新增价值或潜在价值增值形成人力资本。

1、人力资产成本,即银行对人力资产的投资,它将随人力资产的折旧而逐渐得到补偿。其核算主要是:将人力资产成本进行细分,然后把其中一部分列作期间成本,当期注销;剩余部分进行资本化,随人力资源服务潜能的递延至以后各期间摊销。

2、人力资产增值,即人力资源为银行提供的经济贡献和服务潜能。它包括三个部分: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整体人员价值。其核算有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种方式。主要是从个人生产能力、晋升能力和调整工作能力等方面来评定个人价值;从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协作气氛等管理行为来评定群体价值。

(二)劳动者权益核算

1、人力资本,即对应人力资产增值的概念,它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银行形成的资金来源,性质上近似于实收资本。人力资本呈抛物线型变化,这是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区别。

2、劳动者权益分成是银行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按留存的人力资本分配给劳动者的收益。在银行由于经营状况欠佳,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国家或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时,这部分差额应转为劳动者权益分成挂账。

(三)人力资源会计应设置的账户

为了正确核算人力资产和劳动者权益,全面反映人力资源信息,应设置以下几个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本账户属于长期资产类账户。用于核算人力资源的取得、培养、开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及人力资产的评估增值。

2、“人力资本”账户。本账户属权益性账户。员工被录用时或因能力提高并经重估时,据评估的价值记贷方;因调出、退休、死亡而脱离银行时和年老健康恶化致使其能力下降时记借方;余额在贷方,代表剩余劳动能力形成的资本额。

3、“人力资产累计折旧”账户。本账户是“人力资产”的备抵调整账户。计提折旧时记贷方;人员调出、退休或死亡时记借方;余额在贷方,表示现有人力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4、“人力资产成本费用”账户。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于核算人力资产的收益性支出如工资、福利费等,以及应与本期收益相配比而摊销的资本性支出。费用发生和摊销时记借方,期末结转损益时记贷方,结转后无余额。

5、“人力资产损益”账户。本账户核算银行人员调出、转让时收取的补偿费用与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补偿收入大于账面净值时和收到保险赔款、其他赔款时记贷方;补偿收入小于账面净值时和注销账面净值、支付有关费用时记借方,期末结转损益后无余额。

从内部企业管理者来看,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一方面为了激励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有必要通过提供人力资源取得开发的耗费和产生的效益等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控制、比较、核算,提高效益。

但是,对于服务内部人力资源会计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行设计。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外部报告的披露方面,设计出统一的满足不同企业的会计制度或准则,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在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物力资本占的比重很小,其实力的对比主要体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因此,仅仅通过编制的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表外披露的报表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不能反映出企业拥有的真实资源与实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要求和物力资本所有者一样,成为剩余索取者,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本可以作价入股,投入企业。这就需要将人力资源货币化把它作为资本纳入财务报表,满足外部信息的使用者的需要。这才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根本目的。

1.账户设置。

人力资源会计应结合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共同应用。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内容,增设相应的账户,以满足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要求。

(1)“人力资源开发基金”账户。该账户属于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用于开发人力资源的专用基金。其贷方登记从税后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门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金;借方登记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额。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的.结存数额。

(2)“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账户。该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其借方登记为取得、开发、维护人力资源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贷方登记结转劳动力受聘后的人力资产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结转的已投资成本。该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人力资产”项目中列示。

(3)“人力资产”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增加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贷方登记减少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期末现有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该账户可按部门或人员设置明细账核算。

(4)“人力资本”账户。该账户属于劳动者权益类账户。其贷方登记人力资产形成后劳动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人力资产减少后劳动者权益的减少额。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存劳动者权益实有数。

(5)“人力资产费用”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其借方登记为组织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及人力资产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摊销额。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数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6)“人力资产累计摊销”账户。该账户属于“人力资产”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其贷方登记人力资产各期摊销的数额;借方登记人力资产调离企业时减少的累计摊销数额。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现有人力资产累计摊销的数额。

(7)“人力资产损益”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人力资源退出企业而发生的损失或收益的账户。其贷方登记收到保险公司意外伤亡赔偿款及人力资源调出企业收到补偿收入(违约金等)大于该项人力资产账面净值发生的收益;借方登记发生的劳动力意外伤亡等支出及企业收到补偿收入(违约金等)小于该项资产账面净值发生的损失。期末将借、贷双方对比后的差额转人“本年利润”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2.账务处理。

(1)人力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①支付各种招聘费、选拔录取费、职工培训费、大额保险费等各种资本性支出:

借: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② 有偿取得的劳动者受聘后投入使用,结转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形成相对应的“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

借:人力资源开发基金;贷:人力资源投资成本

同时:借:人力资产;贷:人力资本

③无偿录用的人力资产,按评估的价值人账:

借:人力资产;贷:人力资本

④支付各种人事管理费用(费用性支出):

借:人力资产费用;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人力资产价值摊销的账务处理。

人力资产的摊销可按人力资产预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限,采用传统会计的平均法和加速折旧法进行财政舍融计算摊销。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采用个别摊销法,对一般职工可采用集体摊销法。按月摊销时:

借:人力资产费用;贷:人力资产累计摊销

同时:借:人力资本;贷:人力资源开发基金

(3)人力资产退出企业的账务处理。

当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首先应计算出单个人力资产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是,用人力资产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账面净值,除以该类人力资产总人数。根据人力资产退出企业的原因不同,其账务处理方法也不同。

① 当人力资源调出或转让时,企业根据劳动合同等有关规定,向接收单位或劳动者个人索取一定的违约金或补偿费用。其账务处理如下:注销有关账面价值:借:人力资产累计摊销;借:人力资本(净值);贷:人力资产(原始成本)当收到的赔偿金数额大于人力资产的净值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净值);贷:人力资产损益(收益)当收到赔偿金数额小于人力资产的净值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借:人力资产损益(损失);贷: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净值)

②当人力资产离退休时:注销有关账面价值:借:人力资产累计摊销;借:人力资本(净值);贷:人力资产(原始成本)一次性支付退休金时:借:人力资产损益;贷:现金

人力资源会计确认与计量

204 评论(12)

屁界的战斗猪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不仅要用到精确的货币计量,而且要用到模糊的非货币计量,两者结合使用,以达到对人力资源价值全面计量的目的。1.人力资源会计的货币计量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的货币计量方法是指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过程中以货币作为评估的单位,并在评估中以此方法为主的计量方法。中外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对人力资源价值问题的理解,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几种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式,现分述如下:(1)工资报酬折现模型该模型直接根据经济学概念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认为某一职工的人力资源价值等于该职工在剩余受雇期内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该模型忽略了职工在其工作期间将会转变角色的可能性,也未考虑企业收益之间的差别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差别而造成的;其次,这种计量方法仅以职工工资作为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但实际上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其工资。因此,运用这种方法会高估或低估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其准确性。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个别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2)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该模型提出以效率因素作为未来工资报酬的调整值,以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效率系数可以用给定期间内某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计算出的投资报酬率反映。其优点是:在职工工资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确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能够准确、动态地反映人力资源产出的价值信息。其局限性是它用一个职工在未来5年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代表他对组织的经济价值,在理论上低估了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该方法适用于注重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等。(3)随机报酬价值模型该模型理论认为个人对于某一特定组织的价值是由其未来所能提供的价值决定的。而其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未来所处的职位和担任的角色有密切关系。但一个人在一个组织内担当的角色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个人对组织提供的服务即在这种随机的过程中完成。这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在技术上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其结果更容易被接受。但却忽略了其他资产对组织收益的影响,将组织的全部收益归结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因此有可能高估人力资源的价值。(4)非购入商誉法该模型是一种将企业的超额利润,按照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它的计算是基于每年的实际收益数额,而且不必对未来收益进行估算,因此它不仅具有更大的客观性,也与现行会计惯例较为接近。但当某一企业的实际利润等于或小于同行业正常利润时,该企业人力资源就没有价值,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这大大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此法适用于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商誉,且商誉较容易计量出来的企业,如在国内外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等。(5)经济价值法该方法将组织未来各期的收益折现,然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将组织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该模型注重比较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使企业有限资金用于最佳决策。其缺点是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另外,该方法未反映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即工资部分,因此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此法适用于实行预测制度比较好,并且注重未来收益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2.人力资源会计的非货币计量方法会计仅有货币计量是不够的,对人力资源会计而言更是如此。人力资源价值的许多特性是货币指标无法表现的,因而人力资源会计必须合理地运用非货币计量方法。常用的非货币计量方法主要有一些表格、指标和文字说明等。(1)职工技能一览表法职工技能一览表法就是用表格的方法将人力资源技能信息记录储入信息库,经过整理、归类、汇总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的评价、管理。表格中将各个组织成员所具备的能力或技术详细地排列出来,其中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技术等级、技术职称等。职工技能一览表可分为职工技能一般资料记录和职工技能专门资料表。还可以建立特殊人才一览表,设置一些所需要了解的项目,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控制和规划等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2)人力资源价值技术指标统计法它是指利用统计方法计算一些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计算和分析的人力资源价值技术指标的方法。指标可根据需要设定,常用的指标有职工离职概率、职工年龄结构变动、人员结构比率等。(3)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综合定量考核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对被考核者进行要素分析评定,即对每个被考核者的某些方面逐一分析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各评价因素和要素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取不同的权重因子,用权重和的方法计量出各因素和要素的分值,并转换为百分制分值,再进一步汇总得出评价总分,从而综合、全面地评定人的表现及能力。上述各种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各有优缺点,且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更科学、更合理的价值计量方法。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和管理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合理的计量方法,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正确计量,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2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