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9

水瓶座小小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中计提折旧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愛翻毛腔

已采纳

计提专用设备折旧分录为:1、取得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A、外购不需安装的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2)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3)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贷:银行存款(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3)领用该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4)领用该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工程物资(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原材料…………使用该企业外购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7)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8)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9)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等)(10)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贷:在建工程(11)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①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②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借:固定资产营业外支出………②>;①时贷:在建工程D、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股本)E、债务重组(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固定资产贷:应收账款(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贷:应收账款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F、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1)收到补价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贷: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银行存款G、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2)借:待转资产价值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H、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银行存款I、盘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1)借:固定资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J、出包工程(1)付款或补付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x 工程贷:银行存款(2)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K、租入(暂略)L、融资租赁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需安装的先入在建工程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2)分期付融资租赁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贷:银行存款(3)期满,资产产权转入企业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费用暂略2、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累计折旧A、年限平均法(略)B、工作量法(略)C、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固定资产价值* 2/使用年限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2/使用年限依此类推倒数第二年=(固定资产价值-已提折旧-净残值)/2=最后一年D、年数总和法总年数(即分母数)=n+(n-1)+(n-2)+………+2+1 n 为可使用年限分子:第一年=n;第二年=n-1………依此类推 倒数第二年=2;最后一年=1举例:(1)可使用年限为 8 年分母=8+7+6+5+4+3+2+1=36 第一年比例=8/36(2)可使用年限为 5 年分母=5+4+3+2+1=15 第二年比例=4/153、后续支出 注意:(1)汽车修理 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2)固定资产装修入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装修 (两次装修之间提完折旧,未提完,一次全部记入营业外支出)4、处置第一步: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等)…………………支付的费用A、投资转出 借:xx投资贷:固定资产清理B、捐赠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C、债务重组 借:应付账款贷:固定资产清理D、非货币性交易换出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贷:固定资产处理C、D参照前例,双方均可能涉及"营业外收入-xx 收益 (或支出-xx 损失) "E、无偿调出 借: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贷:固定资产清理F、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G、出售、报废(1)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税率 5%) }……………发生的清理费用

中级会计中计提折旧

189 评论(14)

Jasmine2001

1、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资产耗费。

确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2、通俗的例子:

企业购买了一个机械设备80万,机械设备一直都会使用,所以每年肯定会有损耗,这部分损耗其实就是计提的折旧。

具体实例:企业购买了一个80万的机械设备,预估使用5年,预期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

每年的折旧=(80-5)/5=15万元

每年计提的折旧分录:

借:累计折旧 15万元

贷:固定资产 15万元

扩展资料:

一、折旧方法:

1、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210 评论(8)

大灵灵小乖乖

(1)借:在建工程 4640+7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788.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6 贷:银行存款 5508.8借:在建工程 300 贷:库存商品 300 借:在建工程 112 贷:应付账款 32 应付职工薪酬 80(2)借:固定资产 5126.4 贷:在建工程 5126.4 2012 年折旧额=(5126.4-200)/10/12*6=246.32万元 借:制造费用 246.32 贷:累计折旧 246.32(3)2013年折旧额=5126.4-200)/10=492.64万元 2013年末设备账面价值=5126.4-246.32-492.64=4387.72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387.72-4200=187.72万元借:制造费用 492.64贷:累计折旧 492.64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7.72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87.72(4)2014年9月前折旧额=(4200-120)/8.5/12*6=240万元借:制造费用 240贷:累计折旧 240借:固定资产清理 3960 累计折旧 240贷:固定资产 4200(本题没有说明更换的部件,处理收入多少,如果收入为0,则全部是营业外支出,如果部分收入,则收入计银行存款,损益部分做营业外支出)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104贷:固定资产清理 104借:在建工程 3856贷:固定资产清理 3856借:在建工程 150贷:原材料 150借:在建工程 369.2贷:应付账款 369.2借:固定资产 4375.2贷:在建工程 4375.2(5)2014年9月后折旧额=4375.2*(2/10)/12*3=218.76万元2014年合计折旧=240+218.76=458.76万元

146 评论(8)

zhusun1989

固定资产折旧 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折旧概念的产生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收入相配比。

一台计算机,第一年是新的,第二年肯定叫旧的了,第三年是越来越旧,但是由于这台计算机在没有完全坏掉之前一直在用,会计的帐上要表现出这个旧的程度,不能说第三年时这台计算机还是买价,比如三千买来的。因为这个时候不值这个钱了。所以要计算折旧。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大小受计提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称税法)分别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作了相应规定。

只有把握固定资产计提旧的因素,才能保证计提的折旧额正确,纳税不受影响。现就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各因素分别从准则、税法作以比较。

全面把握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能保证计提的折旧额正确,但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还会遇到一些例外情况,现从以下几种情况来说明如何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10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