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腰的麦兜
管理会计报告即企业的内部管理报告体系,是指由企业编制,并在企业内部传递,为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所使用,满足他们控制战略实施,实现战略目标等管理需要的信息报告。在管理越来越趋于精益化的今天,管理会计报告在企业决策、控制和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目前,理论界对管理会计报告的关注和研究较少,而多数企业尚未开始编制管理会计报告。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企业中,管理会计报告的应用效果也大多并不尽如人意,多数报告并未真正起到指导决策的意义。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搭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中国企业在管理会计运用方面的一道难题。 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管理会计报告被称为“内部报告”。但从关注和反映的内容来看,却不仅仅只包括内部信息。中国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应用可依深度分为两个层级。这两个层级也反映了管理会计报告内容的变化。第一个层级的管理会计报告以关注企业内部信息为主。近年来,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等现代管理工具的应用,一些企业逐渐认识到事前和事中的信息的价值,逐渐认识到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财务信息,还应该跳出财务的范畴,关注企业的整体运营数据。部分企业开始编制管理会计报告,如预算分析报告、运营情况报告等。第二个层级的管理会计报告则不仅仅关注内部信息,而且开始关注外部信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战略管理的兴起,一些“先行”的公司在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中,逐步跳出企业内部的范畴,开始在管理会计报告中关注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战略、全产业链等,编制出战略管理会计报告。比较典型的如华润集团、海尔集团、神华集团等。无论企业的管理会计报告应用处于哪个层级,管理会计报告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所起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战略管理会计报告,更是将管理会计报告和企业的战略紧密结合,使管理会计报告成为服务于企业战略的重要管理工具。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搭建和实施
zhuyutong215
构建管理会计模型是核心。统一完善的业务模型为管理会计提供了规则保障,确保多维业绩计量结果的科学合理,构建统一的管理会计业务模型是管理会计建设的核心。具体来看,管理会计业务模型主要包括盈利分析模型、收入分成模型、成本归集分摊模型、内部资金计价模型,风险计量模型和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六大模型。从国内银行实践看,部分商业银行建立了以EVA为核心指标,涵盖资金、费用、风险、税务和资本的全要素管理会计业务模型,这些模型直接决定了机构、部门、产品、客户和员工等维度业绩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商业银行各项管理要素通常由不同部门负责,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管理会计建模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管理需求,立足于整体性、科学性和灵活性,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统筹考虑各项要素的精细化管理程度,统一设计业务模型。搭建管理会计系统平台筛选有价值信息。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产品和客户数量众多,面对海量交易、核算和管理信息,要实现多维度的业绩计量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没有强大的系统平台支撑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在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更需搭建统一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平台,整合串联各个系统,从庞杂的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升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在建设思路上,须从全行战略做好统筹,将管理会计平台作为全行基础性系统工程,按照全行“共建共享”的原则,根据管理需要和部门职责做好分工,由各级行、各部门共同完成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在数据治理上,需要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推进,在梳理业务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力争搭建企业级数据仓库,统一数据来源、粒度和口径等,提高管理会计跨系统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效率。在建设方式上,要定位为企业级价值管理平台,在统一数据来源、数据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级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实现各类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要科学规划系统边界和逻辑架构,分阶段有序推进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搭建功能全面、层次清晰的统一平台。在逻辑架构上,平台应至少包括数据层、加工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分别履行数据整合、数据加工和数据应用的职责,实现一体化决策支持功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应用框架。管理会计的灵魂在于应用。在推广应用时,商业银行要明确应用目标、制定路线图,统筹推进管理会计在全行经营管理各领域的深化应用,形成完整的管理会计应用框架体系。在实施路径上,可采用应用试点的方式,对试点单位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成功实践积累好的经验与做法,以点带面,逐步将管理会计推广到全行。在推广方式上,可借助搭建经验分享平台、发布应用指引等手段,以先进带后进,促进分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突破,实现管理会计应用的多点开花。在应用内容上,可在决策支持、产品定价、客户营销、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会计的基础支撑作用,构建管理会计应用的管理闭环。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