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3

君君仅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税前扣除实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ifer487

已采纳

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二)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三)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四)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五)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方法1、公益性捐赠: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3、社会保险支出(1)基本保险: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2)补充医疗、补充养老: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3)其他保险:人身安全保险费、财产保险据实扣除。4、借款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九条纳税人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以制造、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直接成本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记录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中。

会计税前扣除实务

273 评论(12)

雨樱花ran

这个是相对企业所得税而言,比如,你企业生产一个杯子,原材料及人工生产成本是5元,摊到该杯子的非生产费用是2元,总共成本是7元,你卖出价是10元,你的会计利润是3元,但税法规定你的非生产费用只能摊1元,因此,你的会计利润要调增1元,即为4元。你的应税所得额即为4 元,如果税率为25%的话,应缴所得税为1元,而不是0。75元

219 评论(15)

王家姑娘0122

税法知识之增值税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问题,欢迎阅读。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一般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没有直接关系,但依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相关成本,在当期或者分期扣除。

正常销售情况下,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或简易计税应纳税额,这部分税额因其不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直接在应缴税费科目中核算,也就不存在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问题。

若一般纳税人提供住宿服务共收取1060元,在计算时应先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1000元,则销项税额60元,其中1000元计入营业收入,另销项税额60元计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也就不存在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问题。

若是小规模纳税人提供餐饮服务共收取103元,其中100元计入营业收入,另增值税应纳税额3元计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不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也不存在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问题。

由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自身承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这部分税额属于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资产原值、成本或费用,可以按相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若对外捐赠货物,需要按照视同销售确认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在整体捐赠成本没有超过捐赠限额的情况下,随捐赠成本在所得税前扣除。

如某一般纳税人将自己生产的一批产品500套赠送给希望工程,市场价每套120元,产品成本100元。会计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60200

贷:库存商品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上述捐赠支出60200元,要看其是否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如果没有超过,可以在税前扣除,此时会计和税收处理一致,不需纳税调整;如果超过则超过部分不能税前扣除,需纳税调整。

购进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已经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这部分进项税额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这部分进项税额抵扣时,核算上不计入资产、成本和费用账面值,也就不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所以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若一般纳税人销售人员住宿服务支出1060元,取得税率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并按规定认证申报抵扣60元,进行账务核算处理时,1000元计入“销售费用”明细科目,另抵扣进项税额60元计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不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也就不存在是否在所得税前扣除问题。

购进货物、劳务及应税行为未抵扣的增值税,也就不属于规定的“允许抵扣的增值税”,可以按照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这部分税额未进项抵扣,核算上计入资产、成本和费用账面值,就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可以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其中未抵扣的增值税实务中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按规定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无争议的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如一般纳税人发生会议费支出,其中含2120元餐饮费支出,根据规定: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管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120元的进项税额都不能抵扣,计入会议费支出中,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另一种情况是按规定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实务中由于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合规抵扣凭证、超期没有认证等企业自身原因,没有抵扣进项税额,由于规定“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不管何种原因没有抵扣的增值税,核算上计入资产、成本和费用账面值,就参与成本和损益的计算,可以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

若一般纳税人发生办公用品支出11700元(其中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也就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该项办公用品支出账面值为11700元,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若一般纳税人发生购买固定资产117000元(其中税额17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自身原因超过180天未认证,也就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值为117000元,随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若一般纳税人发生房租费支出5550元(其中税额55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认证,但是未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也就没有抵扣进项税额,该项房租费支出账面值为5850元,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出口货物业务中,按税法规定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的进项税额。这部分进项税额应转入货物的销售成本,随同销售成本的结转得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增值税非正常损失(如盘亏、毁损、被盗等)转出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

以增值税额为基础附加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169 评论(15)

魔女小楠

税前扣除是指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例如;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也就是俗低法 哪个低就取哪个 例如:当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是10000元 销售(营业)收入是1000000元 那么税前可扣除的就是5000元(10000*60%=6000,大于1000000*0.5%=5000,取小值)余10000-5000=5000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要补交企业所得税5000*25%=1250.

129 评论(15)

微凉菇凉

税前扣除是指在计算所得税时的说法。

税前扣除项目主要包括:

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实际发生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税金:指销售税金及附加

(1)六税一费:已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及教育费附加;

(2)增值税为价外税,不包含在计税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不得扣除。

(3)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已经计入管理费中扣除的,不再作为销售税金单独扣除。

2、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相关法条: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税前扣除凭证,是指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证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实际发生,并据以税前扣除的各类凭证。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第四条 税前扣除凭证在管理中遵循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原则。真实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真实,且支出已经实际发生;合法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的形式、来源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关联性是指税前扣除凭证与其反映的支出相关联且有证明力。

第五条 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前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

121 评论(15)

菲歐娜小盆友

就是企业所得税问题叫税前税后。通俗说:本年未分配利润是1万,这1万未分配企业所得税叫税前利润,这1万分配了企业所得税叫税后利润。所以不合理发票不得税前抵扣,如果不合理发票入账抵扣,变成企业所得税少交,因此不合理发票税前入账抵扣,汇算所得税必须要调整。

31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