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珵珵
会计硕士论文:关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探讨
③ 它们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会计准则从具体所担任的职务上来要求职员各自应该拥有什么能力。
因此,新会计准则制度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
4 企业如何将新会计准则落实于实际会计工作中
(1)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在全面、系统、协调的原则下,根据企业财会工作的特点,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工作任务,确定工作的标准,优化工作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财务工作活动中,不仅对自己严格控制,同时由于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还可以与他人互相监督与控制,使得每一位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准确全面地做好分内工作,如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应有的作用,尽好对企业服务、监督、参谋的职责。
(2)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水平。
随着我们步入信息化社会,能否掌握和运用信息成为判断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一个标准。会计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进步,也是现代化管理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将会订‘工作信息化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化,完成企业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质量,要加强会计人员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如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制度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使会计信息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其顺利实施并得到落实。
(3)加强新准则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作为一个企业会计部门的主力军,他们的能力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财政的清晰度与合理性。为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企业可以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针对新会计准则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准则的认识水平。
不同企业可举办经验交流会等类似活动,会计人员相互沟通和交流对新会计准则的认知和心得体会,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及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情况。还可通过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关于新会计准则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增加他们对新准则的认识,同时巩固他们的会计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4)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完成,这就需要企业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在这支队伍里每个成员都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掌握过硬的会计能力。
其次,作为一名现代化的会计人员,需要从自身落实和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变身成为会计信息人才,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掌握,能够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可以对在岗人员进行计算机及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最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人员工作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时不能忘记对成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使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足于岗位和企业,做好本职工作。
5 结语
会计准则是进行企业会计工作的依据,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改善了旧会计准则中存在的弊端,提高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发展与壮大。因此,我们应与新会计准则同步,改善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新会计准则真正贯彻并落实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展,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国际,推向全球!
参考文献:
[1]罗红梅.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l,(14).
[2]王元生.企业会计如何落实新会计准则[J].现代经济信息,201l,(15).
[3]毕艳,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O11,(03).
麦兜林涛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会计史上的里程碑,但新准则的简约化也使得弹性空间加大,对职业判断具有更高的依赖性。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的关系,指出了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精髓 会计职业判断 一、 引言会计发展史表明,会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会计准则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专业技术标准,也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1世纪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应用指南组成得新会计准则体系。这套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及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93年“两则两制”发布实施起,历经10多年的全面梳理和反复调整、修订,这部传奇般的中国会计标准改革“演义”,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深入都是前所未有的。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经多次修订后的新体系不但借鉴了国外宝贵经验,在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还在关联方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使之更符合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与业务素质要求。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作为“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它既是旧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会计是商业语言,会计准则是商业语言的规范,其功能是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会计实务工作者作为会计准则实施的具体执行者,是准则实施的关键。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新会计准则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要认识、掌握及具体应用,不仅需要会计人理念的转变和扎实的基本功底,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此外,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准则、制度不可能穷尽所有现实或潜在的交易事项,因而不可能有唯一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正如资深特许会计师克里斯�6�1A�6�1麦溥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中写到:会计技能大体上是一个经验和判断问题。基础理论并不十分深奥。而当我们试图将这些基本原理运用于商业环境中出现的无穷变化着的、复杂的各种情形时,真正的考验随之而生。事实性的信息及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固然重要,但是除非能够与判断的开发和培训同步进行,否则它们的价值将被埋没……解决商业问题不仅仅要求有条理地掌握事实的秩序,同样重要的是,对这些事实的细致分析、合乎逻辑的推理、形成和得出有效的结论,并且进行恰当地判断。新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还尽可能地提供了执行准则规定的具体指南,比如资产减值准备准则中规定了较为详细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但是由于会计职业本身的原因,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依靠自己的知识、经验、偏好和所处的环境对会计事项做出一系列的预期和判断。正如Bruce R�6�1Jonas所说,同样的数据、同样合格的会计人员处理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此外,迈克尔�6�1杰宾斯,阿里斯特�6�1K�6�1梅森(2005)认为如果没有职业判断所带来的灵活性和智慧,财务会计程序、准则和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财务会计系统就会是笨拙的、反应迟钝的、不敏感的。简言之,是无法运作的。因此虽然会计信息大都是数字化的,具有基于事实和客观公正的特点,而且由会计准则等规范,但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却受到广泛的职业判断程序的重大影响,甚至常常由其决定。本文便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来探讨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和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中的作用,及在新形势下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途径。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霍华德�6�1里恩斯认为判断是当你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所要做的。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迈克尔�6�1杰宾斯,阿里斯特�6�1K�6�1梅森(2005)认为“判断”是一个选择、决策并导致行动的过程。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在形式逻辑上用一个命题表达出来。对于判断的解释看似很简单,但判断却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