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6

jingeyijie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培养目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单色的星空

已采纳

会计可以到培训机构去学习,不需要学历,只要你愿意学,都可以。

初级会计培养目标

106 评论(9)

成工1979

学会计最低要求是高中的学历,其次年龄限制十七岁(包含)以下,年满十八周岁就可以考会计了,大概就这么多。。

107 评论(15)

小阿殷-

专科还是本科不看专业,看你报考的什么院校

100 评论(9)

小菜菜菜菜子

重磅消息!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条件正式公布,三大变化需注意!

今天,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终于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广大准备报考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小伙伴吃了个定心丸。认真研读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的报考通知,跟之前小编预测的情况基本没有变化,随着会计证取消,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也是顺应民意,取消了“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一条件。

小编划重点:

1)2017年10月15日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报名的具体安排;

2)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30日,缴费系统延开至12月5日;

3)2019年4月12日前,各升级考试机构公布准考证打印的时间;

4)2019年5月12号-2019年5月XX号,安排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5)2019年6月10号前,公布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成绩。

2019年初级报名三大变化需注意

除了报名的时间跟2017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之外,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及考试还将发生以下三大变化,和各位考生息息相关哦!

一、没有会计证也可以报名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了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报考基本条件中,取消了之前的“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要求,只要是教育部认可的高中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而且不限制专业。

2019年初级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小编解读:

1)2017年11月1日到30日,2019初级会计报名全国统一入口为财政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http://kzp.mof.gov.cn/),届时考生请自行登录进行报名。,过期不候;

2)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次数仍为一年一次;

3)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不会限制专业,即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同样可以报考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4)2019年初级会计报名审核方式和各地区通知暂未发布,报名资格审核工作可能依然会按照往年惯例分为考前、考后分批审核,具体以2017年10月5号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的政策为准。

二、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天,考试批次不确定

2019年度初级考试时间相较于2017年提前了一天,另外考试批次现在还没有明确下来。

2019年初级考试安排:2019年度初级考试于2019年5月12号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017年度初级资格考试于2017年5月13日至16日举行,共8个批次。

小编解读:

1)为什么只有开始日期而没有结束日期?

小编猜测是因为财政部也无法预测具体的报名人数。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初级报考人数达186.68万人,较2016年增长28.6%,增加了近40万人,这是在会计证没有取消的情况下,那么2019年报名人数会有多少呢?据预测2019年初级职称考试人数将达到300万以上,小编觉得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2)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持续多少天?

根据2017年的考试安排可以推算,2019年考试可能要持续8天以上,共安排16个批次,这一个星期考生“不是在考试,就是在去考试的路上”。

3)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可谓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人数348.3万,2015年373.8万,2016年404.4万。如果按照20%的通过率来计算,到2017年底将会有441万人左右拥有初级证书,距离500万人仅剩将近60万的通过名额。这就意味着之后的三年中,平均每年通过名额20万左右。

报名人数300万人,通过人数20万人,通过率为6.7%?小伙伴不禁会犯疑,莫非我考了个“假初级”?

三、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顺序可能不一样

2019年两科的考试时长跟2017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考试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

2019考试时长《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2017考试时长《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小编解读:

根据报名通知的表述,今年考试的顺序与去年可能不同,今年第一科可能考《经济法基础》1.5小时,再考《初级会计实务》2小时,中间不休息。

2019年初级报名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1)中专学历可以报名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吗?

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属于中职的一种。这类学校以招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两年或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不过各地考试政策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一下当地财政局。一般来说中专和高中在学历等级上应该不相上下。不过各地考试政策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一下当地财政局。

2)2019年初级报名某些地区会像2017年某些地区报名要求会计证吗?

报考2017年中级考试的考生都知道,在2017年中级报名条件里已经明确取消了“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一条件,但是各地区在执行的时候“大相径庭”,很多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明确要求会计证,给很多没有会计证但是毕业条件满足的考生浇了一盆冷水。

那么今年的初级报考会不会像2017年中级那样“故伎重演”呢?我们都知道2017年初级报考明确要求必须持有会计证,某些地区会不会继续要求会计证呢?

最新咨询小编这个问题的人特别多,小编觉得这种可能行不大,原因如下:

①2017年中级报名某地地方要求会计证,是因为3月份报名的时候财政部的负责人只是发布了“会计证取消”的意向,而且2016年的会计从业考试一直是正常进行的,所以中级报名要求持有会计证是完全行得通的;

②2017年会计从业考试已经全面暂停了,财政部也明确了会计证会在新《会计法》出台后取消,如果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某些地区还要求会计证,颇有点刁难的意思,也不合乎情理。

以上为小编的个人分析,如果2019年初级考试报名某些地区冒大不韪要求“会计证”,请导演删掉以上这段话。

3)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在哪里报名?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报名在会计证所在地报名,会计证不在工作所在地的,回原地报考。

今年取消会计证要求后,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在哪里报名呢?小遍觉得应该会参考2017年中级的报名条件,按属地化原则在其工作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

附件:《关于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务日程安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240 评论(9)

陌唯言Y

“学会计的学历必须是高中以上学历,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303 评论(10)

宜瑞科技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一、推行高职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1.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明确,岗位工作职责分明,岗位操作规程已经成熟,岗位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总体上看,规模大的企业、上市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三种类型企业由于财务管理、会计监管要求严格,也由于业务复杂业务量大等原因,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细,相对而言,规模小的企业,尤其是小规模民营企业,其会计岗位划分很粗,但岗位划分粗细程度并不改变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为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可行性。

2.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会计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证书考试和管理制度,另外,一些国外的财会证书也逐步引入我国,尽管高职学生并非适应所有证书,但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终极目标来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证书考试,另外,还有一些会计职业所需的技能类证书也已经开设,有些比较成熟,如珠算、中文输入、电脑传票、点钞,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社会证书,但为证书培训提供了可行。

3.校企合作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和保障。高职院校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据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内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实现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共赢,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开发“基础+培训”、“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的岗位能力课程和证书培训课程,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课岗证一体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岗位要求、证书培训等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整合“课岗证一体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大纲、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整合和序化,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创设具有职场氛围的教学情景,构建互通互融的教学内容体系。

3.“课岗证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基于“基础+培训”与“岗证互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选取,与行业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项目教材、实训教材以及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讲义,满足项目教学、资格考证、岗位技能训练的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综合需要。

4.践行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教学与工作结合,课程与岗位结合,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和“教、考、训”零距离。

5.制定适合“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岗位培训、证书培训、课堂教学、学训指导要求,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方案,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教学团队。

6.基于“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原则和实现“课岗证一体化”培养目标,实践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项岗实习基地建设融通的校企组合运行模式,培养“三项业务”联结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一体化,提升岗位实训的仿真度和职业性。

7.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

三、高职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并重

(1)建立“基础+培训”课程体系。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和银行实务培训课程。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融会贯通于《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三门专业基础学科之后,有能力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融会贯通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主干学科之中,让在校学生学完这几门专业主干学科,掌握会计岗位的操作技能,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实际工作后,有能力通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2)建立实训教材体系。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融财税审三大业务、银税企三个行业,从文音像三个维度表现职业操作流程和场景,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特色教材《财会实务情景专题》和《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程》。

2.建立适用“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岗位培训、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践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1)加强教学队伍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设计、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监控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

(2)加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工作机制,打造专兼比例不低于1 ∶ 1 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会计的`教育教学能力。

3.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以“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为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先进开放、覆盖面广、兼具资格培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以“四化”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财税审和银税企实训室,通过财税审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银税企平台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我院按照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会计专业的实验实训室构建成三个技能培养平台:即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包括手工账会计实训室3 个;专项能力实践平台,包括电算会计实训室1 个、税务实训室1 个,审计实训室1 个;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即进行财会综合模拟实训的场所。目前,这些实训室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完成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任务。

(2)以会计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校内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模拟操作训练,还可以将各个环节进行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校内模拟实训应聘请企业兼职老师提供实训指导。与此同时,可以运用校内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承担社会代理记账、会计咨询、审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会计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审计基础工作实践课程体系。

(3)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4)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学识、能力、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的实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情况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个体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时间之外,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课外活动纳入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积极探索公共实践、岗位实训、综合实训、暑期工学结合、综合实习等多种形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期内与学期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4.开展学生技能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会计技能大赛是实现学校教育要素与企业实践要素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也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鲜明的类型特点。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探讨高职会计技能大赛与会计专业教学的协同性是当前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的关注热点问题。组织竞赛的内容,包括专业基础技能(珠算、点钞、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中英文打字、会计书法)大赛;专业单项技能(出纳岗位、工资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大赛;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手工业务处理技能大赛和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大赛。还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5.构建过程化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资格证书培训制度等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为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组织保障。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工学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写《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力争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示范。

四、会计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1.从总体效果上看,推进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服务模式的成效,基本实现了以会计职业资格为框架弥合会计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之间的距离,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职业型和开放性水平。

2.从具体指标上看,将使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和点钞、珠算、电脑传票、中文输入等技能证书的通过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从社会功能上看,课题研究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发挥辐射功能,引领同类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提升会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4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