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滴娃
1、收到拨款时:借:银行存款 100 贷:递延收益 1002、用于购买机械设备比如80万,按10年摊销(假设12月份购买), 借:固定资产 80 贷:银行存款 80每年摊销折旧:借:管理费用 80*.95/10=7.6 贷:累计折旧 7.6 每年同时结转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7.6 贷:营业外收入 7.63、用于支付材料及人工费和其他相关费用20万,则可以直接在当期确认为费用 借:管理费用 库存材料 销售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现金) 同时结转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事项:保存好政府补贴的专项拨款文件, 将此补助款项所用的明细保存,以备查时用!
lichao7980
收到财政部门的拨款,会计分录做法: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
如果是上级单位拨付的非财政拨款,则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扩展资料:
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沐沐渔的天堂
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三条规定: 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的相关要求规定: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2、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事业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同一事业单位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对单位财务状况及事业成果的影响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金色年华119
《小企业会计制度》早废止了,应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你公司收到的扶持资金应该是属于政府补助的,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政府补助,是指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含政府作为小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知道具体补助金额是多少,如果金额不很大,而且设备金额也不大的话,比如在5000元以内,收到扶持资金后,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购买的设备和材料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科目就可以了。如果金额比较大,收到款项的时候,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购置的设备按固定资产管理,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然后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计入每年的收入,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购买材料部分的补助直接作为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银行存款上述作为参考,最好根据相关资金拨付文件和政策再结合准则确定。还有,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差不多,上述科目两者都有的。
鲜嫩的小豆芽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中,补贴收入统称为政府补助;并专设递延收益科目进行核算。其账务处理规定如下:(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所谓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政府拨款,或者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如土地)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实践中,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用财政拨款,往往是与企业自筹资金合并使用,而且财政拨款资金也可能在相关资产购置后,通过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审计确认后拨付;相关借款利息补贴款项的拨付,一般也与以上规则相同。小企业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其起点是相关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时,但分配的递延收益金额未必与资产折旧、摊销相等,因为折旧、摊销计算时一般应考虑资产报废时净残值,而递延收益的分配不考虑资产净残值;其终点应是使用年限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对于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或报废等),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应当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需要注意的是,收到政府补助,有时也可能是收到非货币性资产,应借科目则应为固定资产等科目。入账时,如果有规范票据,则按票据反映的价值入账;无票据的,则应参照市场价格入账,其后账务处理应与接受现金拨款相同。(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所谓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与国家主管机关通过合同形式,接受国家特定的委托项目,比如储备库的粮食储备,储备粮的以新粮换陈粮,企业申请从事的特殊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国家按相关合同对这些项目拨付资金,包括拨付资金用于成本费用或对这些项目进行贴息支持,以及按规定应取得的增值税先征后返还等。小企业收到用于补偿本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发生相关费用或亏损的未来期间,应当按照应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本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亏损的,在收到补助时,不记入递延收益,直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应取得的政府补助按合同规定应在下一个会计期间(下月)或在季末、年终拨付的,但企业按要求应在当期入账,或虽然合同规定应在当期(当月)拨付,但拨款部门因故未能在本期拨付的,小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明细科目,期后补助款项到位时,再予以冲回,以保证应收金额记入当期损益。(三)小企业搬迁时收到政府补助 企业搬迁收到政府补助款,兼有补偿和补贴双重性质,因此是一种特殊的补贴收入,会计处理上不全适用上述规定。按照财政部财企[2005]123号、财会[2009]8号文件,以及《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条第(一)项的规定:(1)企业收到政府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管理,即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增设)。(2)对于补助拨款中属于小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业损失以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助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以上与资产相关及与收益相关的补助的会计处理规范进行处理。(3)小企业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并按规定使用后如有结余,应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即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如果因此应交所得税,亦应从资本公积中列支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