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9

超级无敌暴暴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徐少春会计本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烤鸭的小猫

已采纳

1983年8月,徐少春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后被分配到武汉一家有800号人的工厂上班。刚进工厂,徐少春就想当厂长,引起了厂长的注意,也招来了一些背后的议论。受了挫折的徐少春就考研究生,将自己的人生重新洗一次牌。1985年考上财政部科研所财会电算化研究生。当时他已经敏锐地看到计算机必将对企业的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软件设计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于是他大力提倡要创办会计软件公司,只是没想到自己来干。1988年,分配到地方税务局工作。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机关工作让激情满怀的徐少春度日如年,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学技术的徐少春无所适从。1990年,徐少春放弃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带着360元养老保险补偿金,来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创业的热土深圳,进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电脑部经理。1991年,他辞去数千元月薪电脑部经理的工作,“这个职位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中国多么需要财务管理软件。”他向岳父借了5000元买了一台286电脑,创办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最初的理想是帮助会计人员从茫茫的账海中解脱出来。那以后的两年间,徐少春带着独立开发的“爱普财务软体”,叩开一家又一家公司的门,亲自演示自己的软件产品。几个月后,他的用户增加到30多家,包括许多知名公司。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徐少春取得了最初的胜利。1993年,“爱普财务软体”V1.0~V3.0版通过了深圳市财政局的评审,为推动深圳市会计电算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并打破了外资企业财务管理软体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以此为契机,1993年8月8日,徐少春先生与美籍华人赵西燕女士,以及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合资成立金蝶软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徐少春为此让出控股权,在新公司中持股35%,赵西燕持股25%,投资48万元人民币现金的社保公司获得40%的股份。1994年底,金蝶开始开发Windows版财务软体,20多个开发人员春节没有休息;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PC机的作业系统还是DOS版的天下,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体还乏人问津。许多人都认为Windows时代还有2~3年才会到来。1995年初徐少春拿出了金蝶财务软体ForWindows1.0版;1996年4月,金蝶Windows版财务软体被中国软体评测中心确认为中国首家优秀级Windows版财务软体;1997年,金蝶更是推出了基於Windows平台的决策型财务软体,在国产Windows版财务软体评测活动中获总分第一┅┅这一系列举动促成了财务软体由DOS向Windows平台的迅速转移,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财务软体格局,金蝶一下从业内不起眼的公司变成了领导者。中国管理软体发展史上“南金蝶、北用友”的竞争格局也就这样形成了。1998年,引入IDG风险投资。1997年国家的一纸文件让公司再次发生变化。当时国家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的资金投向高风险行业,社会保险公司必须退出在高风险行业的资金,于是在1998年5月1日,经过反复考虑和磋商,金蝶决定吸收美国风险投资商IDG投入的2000万元人民币现金,作价25%的股份,同时社保获得200万元人民币现金退出金蝶,成为当年风险投资的佳话。1999年,从财务软体向ERP转移。1998年夏季开始,国内财务软体公司开始热炒ERP。当时,各大财务软体厂商纷纷向企业管理软体转型,金蝶也未能例外,提出了K/3ERP。 2000年,金蝶发布了中国本土第一个系统级中间件ApusicJ2EE应用伺服器,这成为民族软体问鼎核心技术的典范,金蝶抓住机会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系统软体技术的软体厂商。2001年,金蝶国际软体集团有限公司顺利挂牌香港交易所有限公司创业板市场,成为内地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民营软体企业。同年并购ERP老牌劲旅开思。开思公司成立於199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ERP开发、销售及提供售後谘询服务的软体厂商,是中国ERP市场上的老牌劲旅。在IDC1999年中国软体市场报告中,开思软体以4.6%的市场占有率,名列中国本地ERP厂商第一。金蝶并购开思,拉开了软体产业收购战的序幕,为金蝶新的战略整合蠃得了时间,更蠃得了宝贵的人才和技术资源。2002年,金蝶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明珠俱乐部”,架起了厂商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平台,这一俱乐部还被纳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让更多的企业分享明珠企业的成功经验。金蝶还和众多合作夥伴,奔赴四面八方,足迹踏遍229个城市和地区,采访了近500家候选企业用户,并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应用状况,广泛倾听来自用户、专家的声音,最终评选出金蝶K/3ERP系统获得成功的首批25家杰出明珠企业和75家优秀明珠企业。2003年,金蝶宣布实施“产品领先,夥伴至上”战略。金蝶过去的模式是研发、销售、服务一条龙,使客户享受“一站式”待遇。而金蝶公司适时地提出了“合作伙伴生态链”计划,发展咨询、实施、服务、培训、技术等联盟伙伴,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集成化服务,即实现从管理咨询到IT系统规划、系统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实施、客户化开发、售后服务与应用改进咨询等全过程的应用服务,从而将传统的实施与服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更高级的层次。由于联盟具有虚拟专业化项目团队来实现分布式项目管理运作,仍然可以保障具有“一站式”的优越性。

徐少春会计本质

176 评论(10)

坚吃不懈1208

记者:有人说在概念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会计的一种使用工具,您如何认为?徐少春:我认为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是那话,关键是要倡导一种新观念。现在,国内在提信息化,实际上它的进程首先是数字化,然后是网络化,最后是信息化。有人谈到会计信息化时说,我们会计本来就是搞信息管理的。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冲击远远不是过去的技术所能比拟的。我们说如果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进步,那么现在信息革命会使得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质来讲,“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实现核算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2、技术手段的区别。过去的电算化以计算机为主。现在的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在78、79年提电算化时,我想根本没有互联网,只有局部网络,局部网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它还是一个局限性的范围,还是把自己的系统与外界进行分离。3、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不光是进行业务核算,还有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4、系统地位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财务部门的事务处理,按计算机的概念来说,是一个部门级的概念。那么会计信息化的地位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5、信息输入输出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大量的数据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会计电算化信息输送模式,过去是财务部打印输出,并且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根据授权直接从系统当中,从Intermt上直接获取。6、系统层次的区别。过去是以事务处理为主,现在不包括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7、理论基础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以传统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但是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还包含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论等现代思想。记者:您提到一个时代需要有一种观念,如果说“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观念,那么它的“新”体现在哪里?徐少春:首先“会计信息化”要求构建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高度自动化,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使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会计信息。过去会计信息是管理者的宝贵财富,是商业秘密,事实上会计信息将来要更大程度地开放和公开。我们有个用户就是万科,它现在使用我们的财务软件,过去它有个非常讨厌的问题就是,对分布全国各地的子公司要打电话提醍交报表,或者通过Intemet、Email传回总部,觉得很烦,每天都要打电话去催,去要,因为分支机构有它的局总利益,它的管理者对会计信息披露有要求。我们现在正在为他们构造新的会计信息模型,就是说不用去催,它的信息全都在网上,无论是何时,想知道,哪怕是凌晨,你都可以调阅,不需要去让分支机构来传。所以我们说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会计信息。另外,财务分析将成为会计的主流,人人都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财务部已不存在了,那么财务人员将做什么,搞财务分析,通过网上来查询数据,不断进行加工和分析。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方式就是电子商务。Mictosoft大力倡导感受数字化生活,Bill Gates 讲这个世界将有更多的人在网上工作,在网上订购食物,销售商品,去享受生活。IBM大力倡导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其实就是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金蝶公司所有的员工通过E-mail进行交流。我们已经有了电子商务的观念。另外学校的教育以前必须在学校内,目前lnternet上的远程教育在美国已经很盛行了,这一切是数字化的革命。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电子商务,金蝶从今年开始推出一个概念,“揭开管理新生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管理者,你需要把你的文字输到电脑里面,你需要把你的文字打印后存在夹子里,你安排一天的活动,并需要对未来经常进行计划,实际上你是在管理自己。一个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去的企业管理是手工化,口头的。通过Internet技术,通过软件,我们想倡导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记者:能否具体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产生的冲击?徐少春: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国际互联网,这样的技术100年才出现一次,它会根本改变人类社会的一切。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动摇了会计理论基础。比如虚拟公司使传统的会计主体的概念大大延伸;比如数字货币的出现对现在的货币计量假设有重大的冲击;再比如,网络公司为了完成一个目标,他们会在短时间内结合起来,但是很快目标完成以后,就可以解散,那么持续经营也会受到挑战。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这是会计的一个核心,事实上也在动摇。其次,对会计报告产生的冲击。会计报告的形成与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段时间,我跟香港联交所的人在进行交流,香港的创意版,可以在网上披露信息,我们的会计报告在《中国证券报》上披露,时间很长,成本也很高。另外很多人担心会计信息失真,所以现在政府在搞委派制,要委派一些财务总监到国企去,其实我觉得这都不是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你的会计报告接受全人类的监督,让你的会计信息放在你的WEB网上,供应商、债权人、投资者都可以自己上网去查,而且网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图分析,比方说,过去你的营业收入,连续增长,而现在怎么突然下降了呢?这种现象就会让你发生警觉,这种警觉就会使企业的信用关系产生动摇,这样的话,监督事实上已经在起作用了。那么它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一年就得有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为什么我们股份制企业要到4月份才能拿财务报表。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几分钟可以拿出财务报表,只要你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第三,对会计职能产生冲击。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产生,这个职能事实上会谈化。重点是在管理、决策和监督,所以会计的预策、控制、分析和决策的职能要加强。第四、对会计的组织产生冲击。我们可以设想将来,因为有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没有必要设立财务部,你跟某一个企业发生了交易,是通过一种信用卡,通过一种IC卡等等,自动地、当场就录入了电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需要输入,也不需要处理,由会计信息系统自动处理,所以说,财务部还有什么用呢?最后,对会计流程、会计方法的冲击。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帐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可以出现电子凭证,电子帐簿。那么有人认为过去财务软件不是有凭证、帐簿的概念吗?那我们不是指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其实那是不标准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义,但是,如果说有了一个标准,我们认为电子凭证就是这样一个格式,正如我们所见到的纸张式的凭证那样的话,那么我们信息的沟通就变得非常容易。记者:要发展会计信息化,当前要解决哪些问题?徐少春: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冲击。我们是一个软件公司,我们重点是做实务,但是我们愿意与理论界的专家一起去研究,去推动。第二、加快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第三、加快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我有一个亲戚,学会计的。毕业后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据她说,工作特别累。今年已经干满三年,累的实在受不了想跳槽,去一家咨询公司面试后被录取,人家给她21万年薪,让她马上上班。结果回公司后发现,老板也给涨工资了,比那家咨询公司还高,她又不想去了。还有,她说平时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干这行工作好找。 你好!会计信息系统专业,各行各业,无不存在美好的就业前景。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一词已比较普遍。如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只有会计领域还在提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一词提出来已有20多年,它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因此,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这种工具论的思想导致会计软件的开发思路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只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替代手工处理方法,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并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同时,目前的会计软件由于过分强调会计人员的习惯,使得这种会计软件变成了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傻瓜”型软件系统,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看到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面,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和分析的一面。这样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照此下去,“现在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教育,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极为致命的。会计电算化是工业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按其理论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重在满足内部管理的、封闭式的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一座信息孤岛,与企业外部社会信息系统相互隔绝。这种系统即使实现了网络化,也只是一个孤立的资源贫乏的局域网络。这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落后了,我们必须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虚拟公司”的出现,使会计基础理论之一的会计主体假设产生了动摇。虚拟公司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组合而成,各个独立的企业可以在虚拟公司开展业务之前组合,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组成虚拟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分合迅速,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方。虚拟公司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个人联合在一起工作,待业务完成后立即解散。可见,虚拟公司与传统的实体公司在组织形式和业务经营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在网络上它又确实是一个公司,并且在经营着业务,那么就必须要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反映。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转变为多重主体假设。同样,由于虚拟公司是临时性组织,时分时合,经营期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基础理论都将产生强烈的冲击。二、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AIM)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为赶上时代步伐,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竞争能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信息的竞争。这就需要开发与应用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方法的更新,公用数据交换网络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为企业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目前,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会计信息化及其特征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这与以实现会计核算业务计算机处理为目标的会计电算化不同。(2)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重构会计模型。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公司”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3)会计信息化将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纵向上,不仅包含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还包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同时,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性和开放性,将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主动性和实时性。会计信息化使企业内部人人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处理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将通过网络系统接受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传统以簿记为主的会计组织也将改变,甚至不复存在。所以,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它更应该代表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会计学和会计信息系统专业在各行各业中都广泛应用,而且好的人才紧缺,不难就业,特别是在一些国企和私企里都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而且待遇不菲,就业的岗位有出纳.会计.财务监督.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记者:从1978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手工作帐到电算化,可以说是一场会计的革命。作为我国第一批会计电算化方面硕士研究生,十年来,您目睹并参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塑造了金蝶这个中国财务软件第一品牌,对于这场革命,您的评价是什么?徐少春:首先,会计电算化也就是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过去人工做帐,由于帐务繁多,登帐、转帐、核算等复杂手续,容易产生误差或错误,而运用财务软件的转帐、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帐务处理时间。第三,培育了初步繁荣的会计软件市场,培养了一批复合性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第四,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财务软件用户除了对会计软件本身功能的需求外,还提出了对进销存、生产计划管理等一系列的需求,发展企业管理软件,中国财务软件公司重任在肩。记者:前不久,在深圳举行了“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全国财政系统、科研院校及企业的近200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这次被厦门大学王光远教授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实事”的会议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会有“会计信息化”的提出呢?徐少春:我们提“会计信息化”是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第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财务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看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还需要财务软件打印出来。另外,很多业务如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等都与会计信息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但过去的财务软件没有与业务系统很好连接。第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入电脑。第三、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以前尽管财务软件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我们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还要求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凭证和手工的一模一样,其实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是以更大简化为目的,不断增大科技含量,内在越复杂,外在越简单,这是未来技发展的方向。第四、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 INTERNET- INTRANET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阶段,如果我们还在用孤立的PC处理个案,那么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就会因信息量不足而出现失误。最后、“会计信息化”的提法是把会计的服务管理职能放在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大环境中考虑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我们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发展。转自天涯社区!希望对楼主有用!

321 评论(8)

Lemonice柠檬冰

徐少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在财务软件的发展史上,徐少春将自己和金蝶描述为“后起之秀”。金蝶初出道时,用友、万能、安易等已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1996年,金蝶开发Windows版本 财务软件,迅速得到了市场认可,金蝶异军突起,财务软件市场很快就有了“南金蝶,北用友”之说。1998年,IDG注资金蝶,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模式,为金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2年初,金蝶国际并购北京开思。2002财政年度,金蝶国际全年综合营业额达3.18亿元。2003年,金蝶提出“产品领先、伙伴至上”的战略,该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把一部分增值服务业务交由战略合作联盟,而把公司的业务重点集中于软件开发业务。徐少春说,“金蝶是一家软件公司,我们的专业就是软件技术与开发。走过10年之路,回过头来看金蝶,还是最长于做软件产品。这是金蝶与所有竞争对手竞争中最强的一项,我要将金蝶的核心竞争力找回来。”徐少春曾经提出的“三核理论”是金蝶高速发展的最好注解之一。他认为,在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具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企业培育出“核心竞争力”之后,企业就可能实现“核爆炸”—超速成长和扩张。随着金蝶的发展,徐少春的股份在逐步稀释,1993年跟美籍华人赵西燕女士合资,徐的股份从90%稀释到35%,到上市后又变成了19%。但由于金蝶的“饼”越做越大,徐的个人资产仍然在迅速增加。徐少春曾总结道:“在创业时期,企业家的胆子有多大,产量就有多大;在公司规模化之后,企业家的胸怀有多广,他的事业就有多大。”简历:湖南沅江人,1963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后师从于著名会计理论学家杨纪琬教授,1988年取得会计电算化研究方向硕士学位;1991年创办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1993年与外商合资创立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现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副理事长、深圳市民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深圳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354 评论(9)

慵懒安静的阳光

记者:有人说在概念上,“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会计的一种使用工具,您如何认为? 徐少春:我认为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是那话,关键是要倡导一种新观念。现在,国内在提信息化,实际上它的进程首先是数字化,然后是网络化,最后是信息化。有人谈到会计信息化时说,我们会计本来就是搞信息管理的。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冲击远远不是过去的技术所能比拟的。我们说如果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进步,那么现在信息革命会使得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实质来讲,“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实现核算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系统。 2、技术手段的区别。过去的电算化以计算机为主。现在的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在78、79年提电算化时,我想根本没有互联网,只有局部网络,局部网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它还是一个局限性的范围,还是把自己的系统与外界进行分离。 3、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不光是进行业务核算,还有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4、系统地位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财务部门的事务处理,按计算机的概念来说,是一个部门级的概念。那么会计信息化的地位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5、信息输入输出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大量的数据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会计电算化信息输送模式,过去是财务部打印输出,并且报送其他机构。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根据授权直接从系统当中,从Intermt上直接获取。 6、系统层次的区别。过去是以事务处理为主,现在不包括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 7、理论基础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以传统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但是会计信息化的理论基础还包含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论等现代思想。 记者:您提到一个时代需要有一种观念,如果说“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观念,那么它的“新”体现在哪里? 徐少春:首先“会计信息化”要求构建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高度自动化,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使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会计信息。过去会计信息是管理者的宝贵财富,是商业秘密,事实上会计信息将来要更大程度地开放和公开。我们有个用户就是万科,它现在使用我们的财务软件,过去它有个非常讨厌的问题就是,对分布全国各地的子公司要打电话提醍交报表,或者通过Intemet、Email传回总部,觉得很烦,每天都要打电话去催,去要,因为分支机构有它的局总利益,它的管理者对会计信息披露有要求。我们现在正在为他们构造新的会计信息模型,就是说不用去催,它的信息全都在网上,无论是何时,想知道,哪怕是凌晨,你都可以调阅,不需要去让分支机构来传。所以我们说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会计信息。另外,财务分析将成为会计的主流,人人都是会计信息的处理者。财务部已不存在了,那么财务人员将做什么,搞财务分析,通过网上来查询数据,不断进行加工和分析。 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方式就是电子商务。Mictosoft大力倡导感受数字化生活,Bill Gates 讲这个世界将有更多的人在网上工作,在网上订购食物,销售商品,去享受生活。IBM大力倡导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其实就是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金蝶公司所有的员工通过E-mail进行交流。我们已经有了电子商务的观念。另外学校的教育以前必须在学校内,目前lnternet上的远程教育在美国已经很盛行了,这一切是数字化的革命。 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电子商务,金蝶从今年开始推出一个概念,“揭开管理新生活”,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管理者,你需要把你的文字输到电脑里面,你需要把你的文字打印后存在夹子里,你安排一天的活动,并需要对未来经常进行计划,实际上你是在管理自己。一个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过去的企业管理是手工化,口头的。通过Internet技术,通过软件,我们想倡导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产生的冲击? 徐少春: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国际互联网,这样的技术100年才出现一次,它会根本改变人类社会的一切。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动摇了会计理论基础。比如虚拟公司使传统的会计主体的概念大大延伸;比如数字货币的出现对现在的货币计量假设有重大的冲击;再比如,网络公司为了完成一个目标,他们会在短时间内结合起来,但是很快目标完成以后,就可以解散,那么持续经营也会受到挑战。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这是会计的一个核心,事实上也在动摇。 其次,对会计报告产生的冲击。会计报告的形成与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段时间,我跟香港联交所的人在进行交流,香港的创意版,可以在网上披露信息,我们的会计报告在《中国证券报》上披露,时间很长,成本也很高。另外很多人担心会计信息失真,所以现在政府在搞委派制,要委派一些财务总监到国企去,其实我觉得这都不是好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你的会计报告接受全人类的监督,让你的会计信息放在你的WEB网上,供应商、债权人、投资者都可以自己上网去查,而且网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一个图分析,比方说,过去你的营业收入,连续增长,而现在怎么突然下降了呢?这种现象就会让你发生警觉,这种警觉就会使企业的信用关系产生动摇,这样的话,监督事实上已经在起作用了。 那么它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一年就得有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为什么我们股份制企业要到4月份才能拿财务报表。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几分钟可以拿出财务报表,只要你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第三,对会计职能产生冲击。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全部由会计信息系统产生,这个职能事实上会谈化。重点是在管理、决策和监督,所以会计的预策、控制、分析和决策的职能要加强。 第四、对会计的组织产生冲击。我们可以设想将来,因为有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没有必要设立财务部,你跟某一个企业发生了交易,是通过一种信用卡,通过一种IC卡等等,自动地、当场就录入了电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需要输入,也不需要处理,由会计信息系统自动处理,所以说,财务部还有什么用呢? 最后,对会计流程、会计方法的冲击。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帐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可以出现电子凭证,电子帐簿。那么有人认为过去财务软件不是有凭证、帐簿的概念吗?那我们不是指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其实那是不标准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义,但是,如果说有了一个标准,我们认为电子凭证就是这样一个格式,正如我们所见到的纸张式的凭证那样的话,那么我们信息的沟通就变得非常容易。 记者:要发展会计信息化,当前要解决哪些问题? 徐少春: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冲击。我们是一个软件公司,我们重点是做实务,但是我们愿意与理论界的专家一起去研究,去推动。 第二、加快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加快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我有一个亲戚,学会计的。毕业后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据她说,工作特别累。今年已经干满三年,累的实在受不了想跳槽,去一家咨询公司面试后被录取,人家给她21万年薪,让她马上上班。结果回公司后发现,老板也给涨工资了,比那家咨询公司还高,她又不想去了。 还有,她说平时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干这行工作好找。 你好, 会计信息系统专业,各行各业,无不存在美好的就业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一词已比较普遍。如国民经济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只有会计领域还在提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一词提出来已有20多年,它强调的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电算化。因此,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这种工具论的思想导致会计软件的开发思路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只追求如何模拟手工会计处理流程,替代手工处理方法,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并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同时,目前的会计软件由于过分强调会计人员的习惯,使得这种会计软件变成了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傻瓜”型软件系统,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看到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面,而忽视了会计人员参与管理和分析的一面。这样不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照此下去,“现在意义上的会计职业和会计职业教育,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是极为致命的。会计电算化是工业经济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按其理论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重在满足内部管理的、封闭式的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一座信息孤岛,与企业外部社会信息系统相互隔绝。这种系统即使实现了网络化,也只是一个孤立的资源贫乏的局域网络。这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落后了,我们必须将传统会计模型与信息技术完善地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产生的巨大影响。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虚拟公司”的出现,使会计基础理论之一的会计主体假设产生了动摇。虚拟公司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组合而成,各个独立的企业可以在虚拟公司开展业务之前组合,也可以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可以在完成一项交易后即行解散,也可以视情况继续维持这种组合关系。组成虚拟公司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分合迅速,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方。虚拟公司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个人联合在一起工作,待业务完成后立即解散。可见,虚拟公司与传统的实体公司在组织形式和业务经营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在网络上它又确实是一个公司,并且在经营着业务,那么就必须要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反映。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转变为多重主体假设。同样,由于虚拟公司是临时性组织,时分时合,经营期间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基础理论都将产生强烈的冲击。 二、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AIM)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为赶上时代步伐,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以增强竞争能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信息的竞争。这就需要开发与应用事前有预测、决策,事中有规划、控制,事后有核算、分析的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方法的更新,公用数据交换网络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为企业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目前,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以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这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会计信息化及其特征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会计信息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这与以实现会计核算业务计算机处理为目标的会计电算化不同。(2)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重构会计模型。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改造,按现代管理模式重组会计组织和会计流程,可以支持“网上企业”、“虚拟公司”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3)会计信息化将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横向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有机结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纵向上,不仅包含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还包括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更高层次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和优化,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同时,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性和开放性,将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主动性和实时性。会计信息化使企业内部人人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处理者和使用者,会计信息将通过网络系统接受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传统以簿记为主的会计组织也将改变,甚至不复存在。所以,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它更应该代表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会计学和会计信息系统专业在各行各业中都广泛应用,而且好的人才紧缺,不难就业,特别是在一些国企和私企里都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而且待遇不菲,就业的岗位有出纳.会计.财务监督.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 记者:从1978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手工作帐到电算化,可以说是一场会计的革命。作为我国第一批会计电算化方面硕士研究生,十年来,您目睹并参与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塑造了金蝶这个中国财务软件第一品牌,对于这场革命,您的评价是什么? 徐少春:首先,会计电算化也就是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过去人工做帐,由于帐务繁多,登帐、转帐、核算等复杂手续,容易产生误差或错误,而运用财务软件的转帐、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帐务处理时间。 第三,培育了初步繁荣的会计软件市场,培养了一批复合性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四,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财务软件用户除了对会计软件本身功能的需求外,还提出了对进销存、生产计划管理等一系列的需求,发展企业管理软件,中国财务软件公司重任在肩。 记者:前不久,在深圳举行了“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全国财政系统、科研院校及企业的近200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在这次被厦门大学王光远教授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实事”的会议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为什么会有“会计信息化”的提出呢? 徐少春:我们提“会计信息化”是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 第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财务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如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看财务报告、财务报表,还需要财务软件打印出来。另外,很多业务如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等都与会计信息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业务的发生就有会计信息的产生。但过去的财务软件没有与业务系统很好连接。 第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入电脑。 第三、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以前尽管财务软件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但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我们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还要求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凭证和手工的一模一样,其实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是以更大简化为目的,不断增大科技含量,内在越复杂,外在越简单,这是未来技发展的方向。 第四、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 INTERNET- INTRANET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阶段,如果我们还在用孤立的PC处理个案,那么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就会因信息量不足而出现失误。最后、“会计信息化”的提法是把会计的服务管理职能放在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大环境中考虑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我们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发展。 转自天涯社区,希望对楼主有用。

83 评论(14)

芳芳Flora

徐少春,1963年出生于湖南益阳,金蝶集团创始人。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并取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专业硕士及中欧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 点燃徐少春事业梦想的是罗曼·罗兰书中的一句话:人生所有的欢乐都是创造的欢乐。在带领公司向云管理转型之前,徐少春创建的金蝶,曾以财务软件帮助中国1200万名会计人员甩掉了算盘,以ERP软件推动超过100万家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他创立的金蝶软件集团成为在香港创业版上市的第一家内地民营企业,并且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50万用户的亚太区领先的管理软件企业。徐少春的理想已不再是金钱与美人,对这位中国软件历史上的划时代人物来说,为中国企业的服务,对社会发展贡献价值,已经成为他和金蝶的使命。“人造卫星在天空中放的音乐‘东方红’就是计算机唱的。”立志要当文学家的他只因为哥哥说的这句话就糊里糊涂放弃理想进了计算机专业,“坚持”成了他的口头禅。20年后他创立的公司成为国内财务软件领域的南北双雄之一。现任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CEO)、高级经济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1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