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七绮哥
企业发生原材料报废时,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账务处理:1、进行报废审批前,将原材料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其中,原材料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而报废的,应在报废审批前做进项税额的转出,具体分录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进行报废审批后,根据材料报废的具体情况进行账务处理:(1)报废属于正常损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经营性损失以及扣除应计入其他科目后的净损失的,应做如下分录: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报废需由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报废属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损失的: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存在残料入库的情况: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过失人、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净损失,分为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和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具体分录如下:(1)报废属于非常损失的: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玉米大叉叉
废旧物资出售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做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贷:其他业务收入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拓展资料: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规范操作:一是严把资料审核。每次记账前,记账公司都要对报账清单的制作、编制及承接手续、出纳盘存表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严把资料审核关;同时,还细致地指导报账员按规范的方式方法登记好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二是及时精准记账。记账公司在处理会计科目上更加精准统一,记账更加及时,按季度记账。规范参与村级预决算编制。三是财务公开透明。记账公司在每季完成记账和年度决算后,及时到各村张榜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并将公开内容实行影像资料保管。四是档案移交规范。年终记账公司对报账清单、会计凭证、出纳盘存表、财务报表、预算表、决算表、财务公开表及影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档案盒封装,整体移交,做到镇、村各留一套。五是加强考核管理。实行代理记账后,财政所指派一人对记账公司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分阶段抽查和检查,防止在代理记账后出现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发生。年终由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记账公司全年工作实行100分制考核,90分评定为合格,否则按分值扣减服务费用。
彼岸之澄
残料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科目,分录是:取得残料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清理完毕转入营业外收入: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inesthreebears
残料价值分两种,固定资产报废后的残料和周转材料的残料。1、固定资产报废后的残料:固定资产报废后的残料减去清理费用以及其余手续费用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卖出去以后,所取得的净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2、周转材料的残料,如果还有价值,应该借:原材料;贷:管理费用或者其他。卖出残料取得净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LD中国王海如
1.如果是原材料的残料价值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2.如果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价值收入,应该做在: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清理完毕后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数额; 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及清理完毕后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的数额。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小怪兽的小胖兽
存货的非正常损耗主要有两种原因:(一)自然灾害损失;(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前者在扣除保险公司等赔偿后计入“营业外支出”,后者在扣除有关责任人员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但是“自然灾害损失”,必须是“事前不可知、事中不可控、事后有证据”的损失。对于原因不明的损失,只能归于“管理不善”,计入“营业外支出”。有关税收事项:1、增值税:根据增值税条例,非正常损耗,不论是什么原因,对应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1)、认为可不转出,因为存货毁损,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被盗、霉烂变质”不同,税法也没有对这方面要转出进项税的规定,对此项存货损失,所以可以不作转出进项税的处理;(2)、应转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规要求这种情况进项税要转出,但从增值税计税原理来讲,企业为生产或流通购进货物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从当期销项税中抵扣,但这种抵扣是有条件的,即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必须是用于应税生产或流通的购进货物所负担的进项税额。
既然存货已毁损而不能用于生产应税货物或进入流通,当然也就不能抵扣。
扩展资料: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商品验收入库时,应由"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外销售库存商品时,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等领用库存商品,应按其成本转账。
对于如何做库存商品明细账,会计师给出意见:商业多是这种模式,首先要保证你跟对方签定的是代销合同,而不是购销合同,尤其里面的条款要符合国税代销合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你不需要在发出货物的时候确认销售,而是在收到销售清单当月确认销售。
这样你可以让仓库另外做一本帐,专门登记这些库存商品的进销存:货物发出的时候做入库,销售开出发票后出库,这本帐仓库要一份,财务做一份,主管的业务员做一份,每月核对。
发出商品时:
借:委托代销商品
贷:库存商品
当有商场销售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成本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委托代销商品
对于委托要向对方单位支付的手续费等:
借:营业费用
贷:应收账款
将应收代销方货款扣除支付给其的手续费后,将款项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两套帐”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记账;
第二种,“一套帐”形式,亦称“帐卡合一”。
收入的账务处理
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
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
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分两种,一种已知价款,一种未知价款)。
1: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
贷:银行存款 / 预付账款
2: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要注意税金)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预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收到材料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此情况平时不处理 只有在月末的时候处理
第一种:不知价款的情况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第二种:知道价款的情况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三)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库存商品 百度百科——原材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