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7

qianxiao1985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递延计入本年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凯瑞砖家

已采纳

个人理解不同会有差异,应该是跨年度的开办费用、待摊费用,类似于长期待摊费用。

会计递延计入本年

145 评论(8)

夏筱筱筱瞳

年末用可抵扣差异计算出来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是余额但不是如你所说的500-450而是520-450本题有三个时间点1月8月12月会计账面分别为0500450计税基础分别为20520520

260 评论(11)

小雨后哒晴天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扩展资料

递延资产的性质

1、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建设部门转来在建设期内发生的不计

2、入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大修理”等。

3、递延资产实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的效益要期待于未来,并且这些费用支出的数额较大,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们与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确计算当期经营成果,所以应把它们作为递延处理,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资产

278 评论(13)

rayyeung23

因为本期的发生额代表的是需要补提的数字,14年年初余额是要15年再转回,也就是说14年还要继续提一年,所以要加上年初的余额。

税法与会计不一致,会计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作为当期损益减少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不得税前扣除。故,存在暂时性差异,计算基础增加50万元。

增加企业所得税50×25%=12.5万元,同时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上期余额5万元在借方,合计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12.5+5=17.5万元。

当期所得税

企业在确定当期所得税时,对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268 评论(9)

麻球小子

递延是针对会计分期而言的,本期发生但根据配比原则以后期间确认。

136 评论(13)

不锈冰theresa

我的疑问跟你一样,同学你解决了吗

23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