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3

加菲慢半拍o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政策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空想城城主

已采纳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在比较企业一个以上期间的财务报表时,能够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趋势,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第一,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这种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则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改变原会计政策,按照新的会计政策执行。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发出存货计价排除了后进先出法,这就要求执行企业准则体系的企业按照新规定,交原来以后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改为准则规定可以采用的会计政策。 第二, 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政策,按变更后新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以便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例如,企业一直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持续地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此时,企业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认定,直接影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因此,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应当正确认定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第一, 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这是因为,会计政策是针对特定类型的交易或事项,如果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交易或事项有本质区别,那么,企业实际上是为新的交易或事项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并没有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为临时需要而租入的,企业按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核算,但自本年度起租入的设备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则该企业自本年度起对新租赁的设备采用融资租赁会计睛处理方法核算。由于该企业原租入的设备均为经营性租赁,本年度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改变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第二,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对初次发生的某类交易或事项采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并未改变原有的会计政策。例如,企业以前没有建造合同业务,当年签订一项建造合同为另一企业建造三栋厂房,对该项建造合同采用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不是会计政策变更。至于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不按会计政策变更作出会计处理,并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以也不作为出会计政策变更。例如,企业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少量的低值易耗品,并且价值较低,故信用低值易耗品时一次计入费用;该停业整顿地近期投产新产品,所需低值易耗品比较多,且价值较大,企业对信用的低值易耗品处理方法改为五五摊销法。该企业低值易耗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占的费用比例并不大,改变低值易耗品处理方法后,对损益的影响也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事项,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的改变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163 评论(10)

mercury211

答:一、财务报表的真实客观性会受人为因素影响客观真实性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基础,而不受主观意志的支配。这项原则要求会计在核算的各个阶段,必须不偏不倚,使用真实的原始资料,客观、真实地提供会计信息,不得人为进行歪曲。在这项原则指导下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实际上,财务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二、人力资源价值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局限“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的经营理念,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那么随之派生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也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的,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与信息产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而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和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无疑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往往形成一种凝聚力,使企业整体升值,但现行的财务报表无法客观反映这种贡献。三、财务报表数据提供的滞后性财务报表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要有用、及时。这项原则要求当期的会计事项必须在当期内处理,不能延至下一会计期间。因为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如果错过了使用时间,就失去了对决策的影响力,就会变成无用的信息。及时性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但就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而言,所披露的会计信息间隔过长,缺乏及时性。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报表使用人了解的是4个月以前的财务状况,至少现金流量表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四、财务报表数据本身的局限性(一)会计报表中的有些数据是通过估计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企业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延续不断的营业活动人为地划分为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和计量。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当记入的交易或事项涉及未来事项不确定性时,例如,关于未来事项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未来事项的影响或时间的不确定性,必须予以估计入账。(二)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可比性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指定的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从客观上导致由于选择会计政策的不同影响了会计报告的可比性。(三)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稳健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157 评论(11)

茱莉亚罗伯杨

会计信息包括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其中附注中的内容表示无法在财务报表中用会计科目表示出来的一些经济信息,其内容有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分析。具体下来有:1 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十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目前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发生的日益频繁,需要企业披露各方面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还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1.1 财务报告中估计和判断的运用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估计和判断: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确定、无形资产经济寿命的认定等项目。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却掩盖了这个固有的特点,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仿佛是十分确定的数字,这大大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1.2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企业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交易事项,只要经营状况正常,其会计信息的生产就必然是连续的、不间断的。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和信息生产成本、传递成本的严格限制,会计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间断的。生产的连结性与披露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其结果是:一方面当用户得到信息时,许多会计信息已失去了相关性;另一方面,那些占有信息优势的人可利用信息披露的时间差而进行内幕交易,导致了投资者之间的非公平竞争,使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大打折扣。1.3 财务报告分析的数据可比性较弱由于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将使有关指标失去可比性。如果两企业的规模也大致相当,由于折旧方法、存货发出成本、坏账准备的计提都是由企业自行决定,两企业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不同,即使两企业在同一时期有相同的业务收入,利润也会相差很大,无法根据利润来评价两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使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分析指标失去可比性。2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会计政策具有一定弹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在政策范围内,“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 。2.1 会计政策的局限性我们知道,列入报表的仅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我们对报表的分析仅仅是分析了那些报表中列示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方法的制约而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价值未能在报表得到反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第一资源,作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的信息系统会计由注重成本逐渐转向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关注。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深远的。2.2 会计计量方法的局限性会计计量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能综合各类经济业务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及其结果的共同尺度.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个共同尺度只能是货币单位,因为货币是价值的表现形态,具有其他任何计量单位所不具备的综合能力。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企业经济活动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就用货币单位作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因为如果货币不稳定就没法把它作为统一的标准尺度。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14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