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angsnow
cuteorange290
回答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4],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1][2],有“万园之园”之称[3]。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为了销毁证据而烧毁[12],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4],占地面积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3],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5]。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6]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中文名 圆明园 外文名 Old Summer Palace[9]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性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07:00-19:30 门票价格 25元 占地面积 约 350 公顷[4] 著名景点 大水法、西洋楼遗址、方壶胜境 类别 历史博物馆,艺术馆 初建者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焚毁时间 1860年10月18日 扩充期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 咨询电话 010-62628501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并创造了“烫样”的模型方法。而却在咸丰年间被毁了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11] 更多38条
villavilla
陕西省:崔振宽(国画)郭全忠(国画)江文湛(国画)高咏华(书法)王天任(雕塑)屈有善(国画)王西京(国画)赵振川(国画)雷珍民(国画)郭 琳(国画)李乃良(漫画)赵益超(国画)张明堂(国画)薛 铸(书法)李富奎(油画)郭钧西(国画)吴三大(书法)王子武(国画)胡明军(国画)张 杲(国画)杨品国(国画)曹明华(国画)胡艺顺(国画)史汉北(国画)樊君成(书法)湖北省:丁竹君(国画)蒋昌忠(国画)杨坤炳(书法)汤 立(国画)詹志峰(国画)周石峰(国画)金伯兴(书法)罗国士(国画)李乃蔚(国画)吴庆林(国画)施江城(国画)汪国新(国画)强 琼(国画)赵正有(书法)河南省:张清渠(国画)朱法鹏(指画)李自强(国画)刘均威(版画)王敬平(国画)申志华(国画)刘万林(国画)黄志生(国画)柴建方(书法)马跃华(国画)李菊英(国画)马万里(书法)安徽省:柏龙华(水彩)王大仁(水彩)章 飚(版画)朱宝善(国画)马自强(国画)叶森槐(国画)刘夜烽(国画)陆鹤龄(国画)童乃寿(国画)刘恒昌(国画)方贤道(国画)李 荫(国画)储昭生(国画)吴其勇(国画)程宏月(国画)湖南省:徐楚德(书法)杨福音(国画)李 潺(书法)曹明求(工笔)聂干因(国画)刘 云(油画)邹传安(工笔)雷 双(油画)刘大明(书法)郭 关(国画)莫克展(国画)钱海源(雕塑)何满宗(书法)雷宜锌(雕塑)陆满松(国画)邹传安(工笔)曹湘秦(国画)刘华先(国画)汤晓群(油画)周觉钧(国画)石志文(国画)姜 堃(国画)姜 坤(国画)李 早(书法)顾亚龙(书法)谭涤夫(油画)沈利萍(国画)河北省:康连顺(油画)李秀锋(国画)赵振川(国画)张济海(书法)吉林省:叶天废(国画)关 鉴(国画)李广滨(国画)宇文洲(国画)梁 岩(国画)朱嘉凡(油画)马云涛(工笔)张鸿飞(国画)王云鹏(油画)孙维国(国画)孙云天(国画)路燕斌(国画)朱嘉凡(油画)北京市:蔡 云(国画)赵准旺(国画)傅继英(工笔)薛林兴(国画)王成喜(书法)姜成楠(国画)蔡玉水(国画)庄小雷(国画)徐楚德(书法)秦晓光(书法)周京生(国画)四川省:郭汝愚(国画)杨晓亮(国画)青海省:杨明(国画)山东省:孔维克(国画)吕建德(书法)尹延新(国画)赵文成(国画)赵顺利(设计)陈文进(版画)王书平(国画)常绍彦(国画)韦辛夷(国画)曾先国(国画)薛 林(国画)温 光(国画)李颖华(国画)徐雪峰(国画)刘思谦(国画)贵州省:鲁 风(国画)沈德志(国画)王系松(国画)陈国梁(工艺)内蒙古:孙海晨(国画)范建春(国画)山西省:陈巨锁(书法)上海市:蔡 超(国画)丁观加(国画)张 森(书法)罗 昌(国画)江苏省:张兴来(国画)刘懋善(国画)陈太明(国画)孙晓云(书法)蒋义海(国画)秦剑铭(国画)晏 明(国画)徐纯源(书法)丁德源(国画)施永成(国画)卢星堂(国画)华士清(国画)沈启鹏(国画)刘春杰(版画)吴同椿(国画)柏光林(国画)王伟林(书法)吴冠南(国画)贺 成(国画)徐惠泉(国画)张 杰(书法)朱琴葆(版画)王广明(工笔)朱道平(国画)张崇政(油画)赵 宗(国画)尹 石(国画)汤德胜(摄影)赵祥安(国画)陆家衡(国画)章炳文(书法)黄学江(书法)席耀良(国画)姚新峰(国画)胡 晨(国画)颜士玉(国画)龙 伟(国画)宁 夏:刘正谦(书法)胡 正(国画)赵忠字(国画)王 枰(国画)吴善璋(书法)马成义(书法)海南省:李元茂(书法)陈茂叶(国画)新 疆:周辉(书法)甘肃省:马彦洋(国画)刘 鸢(国画)周振东(国画)江西省:黄若澄(工艺)陈天铀(国画)冯 林(工艺)张元华(书法)贺梓金(书画)天津市:高振远(国画)张兆年(油画)高晓笛(国画)史 玉(工笔)戴玉萍(工笔)谢 锋(国画)浙江省:姜宝林(国画)朱道平(国画)戴宏海(国画)徐竹初(雕刻)曹明华(国画)杜庆国(国画)金明华(国画)金正惠(国画)周文清(国画)林秀明(国画)李玲燕(油画)广东省:庞国华(彩绘)唐大禧(雕塑)黄茂强(油画)徐子屏(书法)董全福(书画)周信雄(油画)福建省:曾贤谋(国画)陈立德(漆画)陈奋武(国画)卓成化(工艺)辽宁省:白国文(国画)萧玉田(国画)曹广福(国画) 赞同1| 评论 2010-8-6 13:06 热心网友 1987-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二、三级美术师数据库》名单★陕西省 崔振宽(国画) 郭全忠(国画) 江文湛(国画) 张文祥(国画) 王天任(雕塑) 屈有善(国画) 王西京(国画) 赵振川(国画) 雷珍民(书法) 郭 琳(国画) 李乃良(漫画) 赵益超(国画) 张明堂(国画) 薛 铸(书法) 李富奎(油画) 郭钧西(国画) 吴三大(书法) 王子武(国画) 胡明军(国画) 董明江(国画) 杨品国(国画) 曹明华(国画) 胡艺顺(书画) 史汉北(国画) 樊君成(书法) 张 杲(国画) 曳 岚(国画) 孙 捷(国画) 薛稳发(书法) 杨进禄(书画) ★湖北省 丁竹君(国画) 蒋昌忠(国画) 杨坤炳(书法) 汤 立(国画) 詹志峰(国画) 周石峰(国画) 金伯兴(书法) 罗国士(国画) 李乃蔚(国画) 吴庆林(国画) 施江城(国画) 汪国新(国画) 强 琼(国画) 赵正有(书法) 许祥强(书法) 王三旗(国画) 刘德林(国画) ★河南省 张清渠(国画) 朱法鹏(指画) 李自强(国画) 刘均威(版画) 王敬平(国画) 申志华(国画) 刘万林(国画) 黄志生(国画) 陈又新(国画) 马跃华(国画) 李菊英(国画) 马万里(书法) 陈稳绩(书法) 柴建方(书法) 柴新胜(书画)★安徽省 柏龙华(水彩) 王 涛(国画) 程宏月(国画) 朱宝善(国画) 马自强(国画) 叶森槐(国画) 刘夜烽(国画) 林亚兵(国画) 童乃寿(国画) 刘恒昌(国画) 方贤道(国画) 李 荫(国画) 储昭生(国画) 吴其勇(国画) 章 飚(版画) 陆鹤龄(国画) 王大仁(水彩)★湖南省 徐楚德(书法) 杨福音(国画) 李 潺(书法) 曹明求(工笔) 聂干因(国画) 刘 云(油画) 邹传安(工笔) 雷 双(油画) 刘大明(书法) 郭 关(国画) 莫克展(国画) 钱海源(雕塑) 何满宗(书法) 雷宜锌(雕塑) 陆满松(国画) 邹传安(工笔) 曹湘秦(国画) 刘华先(国画) 梁和生(书法) 周觉钧(国画) 石志文(国画) 姜 堃(国画) 姜 坤(国画) 李 早(书法) 顾亚龙(书法) 谭涤夫(油画) 沈利萍(国画)汤晓群(油画)陈功浩(国画)★河北省 康连顺(油画) 李秀锋(国画) 赵振川(国画) 张济海(书法) ★吉林省 叶天废(国画) 关 鉴(国画) 李广滨(国画) 宇文洲(国画) 梁 岩(国画) 朱嘉凡(油画) 马云涛(工笔) 张鸿飞(国画) 王云鹏(油画) 孙维国(国画) 孙云天(国画) 路燕斌(国画) 朱嘉凡(油画)★北京市 蔡 云(国画) 赵准旺(国画) 傅继英(工笔) 薛林兴(国画) 王成喜(书法) 姜成楠(国画) 蔡玉水(国画) 庄小雷(国画) 徐楚德(书法) 秦晓光(书法) 周京生(国画) 李元茂(书法) 傅小冰(书法)★四川省 郭汝愚(国画)汪天寿(国画) 杨晓亮(国画) 钱坤(油画)罗中建(书法) ★山东省 孔维克(国画) 吕建德(书法) 岳本贵(国画) 赵文成(国画) 赵顺利(设计) 陈文进(版画) 王书平(国画) 常绍彦(国画) 韦辛夷(国画) 曾先国(国画) 薛 林(国画) 温 光(国画) 李颖华(国画) 徐雪峰(国画) 刘思谦(国画) 黄学升(国画) 张广昌(国画) ★贵州省 鲁 风(国画) 沈德志(国画) 王系松(国画) 陈国梁(工艺美术) ★内蒙古自治区 孙海晨(国画)范建春(国画)★山西省 李元茂(书法) 陈巨锁(书法) 胡晓明(国画) 亢银中(书法) 郝景山(书法) ★江苏省 喻继高(国画) 刘懋善(国画) 陈太明(国画) 孙晓云(书法)蒋义海(国画) 秦剑铭(国画) 晏 明(国画) 徐纯源(书法) 丁德源(国画)施永成(国画) 卢星堂(国画) 华士清(国画) 沈启鹏(国画) 刘春杰(版画)吴同椿(国画) 柏光林(国画) 王伟林(书法) 吴冠南(国画) 贺 成(国画)徐惠泉(国画) 张 杰(书法) 朱琴葆(版画) 王广明(工笔) 朱道平(国画)张崇政(油画) 赵 宗(国画) 尹 石(国画) 汤德胜(摄影) 赵祥安(国画)陆家衡(国画) 章炳文(书法) 黄学江(书法) 席耀良(国画) 姚新峰(国画)胡 晨(国画) 颜士玉(国画) 周晨阳(油画) 张兴来(国画) 黄中秋(国画)张争平(国画)★宁夏自治区 刘正谦(书法)胡 正(国画)赵忠字(国画)王 枰(国画) 吴善璋(书法) 马成义(书法)★海南省 李元茂(书法)陈茂叶(国画) 甘肃省:马彦洋(国画)刘鸢(国画) ★江西省 黄若澄(工美) 陈天铀(国画)冯林(工美)张元华(书法)贺梓金(书画)罗健罡(书法)★天津市 高振远(国画) 张兆年(油画) 高晓笛(国画) 史 玉(工笔) 戴玉萍(工笔)谢锋(国画)★浙江省 姜宝林(国画) 朱道平(国画) 戴宏海(国画) 徐竹初(雕刻)曹明华(国画) 杜庆国(国画) 金明华(国画) 金正惠(国画) 周文清(国画)林秀明(国画) 李玲燕(油画) ★广东省 庞国华(彩绘)唐大禧(雕塑) 陈永锵(国画)徐子屏(书法)董全福(书画)周信雄(油画) 黄茂强(油画)张旭(国画)熊亚辉(绘画)★福建省 曾贤谋(国画) 陈立德(漆画) 陈奋武(国画) 卓成化(工艺美术) 邓根法(油画) 黄朝财(国画) 吴孙英(国画) 郑金焕(国画)★辽宁省 白国文(国画)萧玉田(国画) 曹广福(国画)崔 瑛(书画) ★甘肃省 刘鸢(国画)伯凤麟(国画)周振东(国画)王洁(书法)牟水元(工艺美术)陈怀璧(国画)★广西自治区 续晋荣(国画)★云南省 李文献(书法) 向进兴(国画) 杨照昌(国画)★青海省 杨 明(国画) 赵君元(书法) 钟万明(书法) 徐喜荣(国画) 王太平(书法) ★上海市 蔡 超(国画) 丁观加(国画) 张 森(书法) 罗 昌(国画) 李 建(国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美术师名单数据管理中心
尐籹孒16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名称由来: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园林建筑特色: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此外,圆明园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过最多的地方。[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