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风水尚

上海花满屋
正常情况下是需要6个月的。一级建造师一共四门课,教材加起来总共有1400多页。按照正常人水平一般1小时能看7-8页,合计需要看175-200个小时。如果每天拿出4小时,那就意味着四本书看一遍需要花费50天。问题是看完一遍书,基本上你甚至都不知道书里大体说的是什么。而且要想真正的考过一建,至少要看5遍书,才能有保证,根据经验,后面看一遍书需要的时间会逐渐减少,我们按照百分之二十减少来算的话就是需要:50+40+32+26+20=168天=6个月,当然,还要再做点题,这些事情加起来没有6个月是完成不了的。建议提前备考一建,到了后面压力也没有大了。
enjoyduola
准备一级建造师考试需要投入多长时间: 1、可以举个例子:1)本科毕业;2)建设类专业;3)施工单位混了几年;4)30岁。 2、一级建造师四门课,教材合计约1400页。一般1小时能看7-8页,合计需要看175-200个小时。如果每天拿出4小时(大部分人远远拿不出这么多时间),那就意味着四本书看一遍需要花费50天。问题是看完一遍书,基本上可能都不知道书里大体说的是什么。由于后面看一遍书需要的时间会逐渐减少(根据经验,每次大约可以减少20%的时间),所以,总时间需要:50+40+32+26+20=168天=6个月,还要再做点题吧,没有6个月是完成不了的。 3、这还算好的情况。如果不是和考试专业相关的专业,那再加两个月。不是在施工现场混过的,再加半个月,多看点施工现场的视频。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衰退,都会增加相应的难度。
ShangHaiWendy
一级建造师复习多久取决于您的有效学习时间,你的自律能力和你的学习基础,拿二建跟一建打个比方你每天看书10多个小时用两周时间复习通过了二建,也就是说你花了140多个小时考过二级建造师一建的考试难度比二建大很多,而且一建考4个科目,所以你至少需要花200多个小时来复习但是一建的考试也和二建会有重复度,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特别是法规和管理科目。所以如果你二建打牢基础不错,你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法规和管理科目当然你这种考前猛攻速成的,不利于知识的牢固记忆,所以你两年前考的二建,而且你说你忘得很快,所以你基本上二建知识也没有存储多少!那么你就相当于零基础复习一建,根据很多考友的反馈,他们一次性通过一建4科,大概需要600-700小时左右。
最後放縦
正常来说的话,肯定是备考时间越长,能留给自己的学习时间肯定也会越长的,但对于一些没什么时间的考生,建议备考时间尽量控制在6个月以内,并且,备考最后3个月时间一定要充足、集中。前面的三个月,你可以慢慢学习,先熟悉一下书本,能能记多少就记多少。这段时间你可以解决两本书,第一本管理,第二本经济,管理学好,知识点儿记得扎实那其他三本书会省不少时间。第四个月的时候,主学实务,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精细的把实务看2-3遍,不是让你自己看书,是听老师讲课,划重点,然后记忆,最好能完成两遍的精细学习。这段时间,保持每天学习3-4个小时。学完后就剩两个月了,为了让自己不慌,可以用半个月时间学习一下法规,法规是纯记忆的,放到最后一个月内学习也行。这样总体学完以后剩下45天,这45天学习时间必须得集中,每天学习不能少于6个小时,因为这个时间,你会发现,之前学的管理和经济已经忘忘得差不多了,需要在学一遍,这时候需要半月内,快速把管理和经济记一遍,并且每天做一套真题。剩下30天的时间,用15天的时间记忆实务案例,默写,然后写历年真题案例,每天三道案例必须做。最后15时间,5天在熟悉一下管理和经济,5天记忆法规,最后五天还是学实务,掺杂着看公共课的押题和三页纸,实务每天都得看和做,保持自己做题的手感。
一点流殇
一级建造师备考时间长短很重要,并不是备考时间越长越好。大数据统计,一级建造师一般学习600-800个小时,在没有大的失误的情况下,通过的概率就比较大。建造师考试是个比较偏文科的考试,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儿,大家记住这些知识的时间都是短暂的,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我复习完了,感觉自己记得还行,但是等复习完下一本书的时候,前一本书的知识点就忘得差不多了。另外就是大家的心理因素。准备时间太长,总会身心疲惫,感觉累,总想偶尔休息一下,这样就会磨平自己备考的意志,慢慢的自己备考的心就会不坚定。扩展资料:备考建议第一轮,看培训资料的基础课,边听课,边对照书本理解,同时划重点考点,同时讲义有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做好记录。第一遍慢一点,尽量以搞懂为主。此阶段不用做题,已听课为主。第二轮,直接看精讲的视频,这里就不用看书,直接看讲义。同时看完视频之后,直接刷章节真题,后面做完题目出现问题,再回到书本去查找。一方面让我们知道真题的考查方式和考点难度,同时可以让我们再次强化记忆,做到有的放矢。第三轮,直接刷全套5年真题,真题最少做个2,3遍。这个就实打实的用笔写,还要模拟考场记时,检查分数。看到自己的差距和薄弱点,然后针对性的回到相应知识点的教材和讲义进行强化记忆。真题和模拟题可以穿插着做。不用题海战术,模拟题2套左右就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