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9

长安三太子
首页 > 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最后阶段怎么复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VB脑残粉

已采纳
一、决心如果决定考一建,一定要有必过的决心,以结果为导向,反向制约自己的学习行为。准备考试最少需要半年时间,这段时间的学习要心无旁骛,你要明白,接下来的半年,你的状态很可能就是早上起床-看书-上班-下班-看书-睡觉,没有旅游,没有娱乐活动。二、时间每天上下班间隙,利用碎片化时间刷题;早上早起刷题;傍晚下班后到睡觉前的几个小时用来完整学习;节假日完整学习。三、学习方法一级建造师考试共四科,分为公共课(经济、法规、管理)和专业实务课。专业实务课是重中之重,其中绝大部分人没有通过一建考试,都是挂在这一科上了。实务与公共课难度排名:实务>管理>经济>法规,实务至少上要花费70%甚至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四、学习三件套书本、题库、课程视频,通过考试缺一不可。欢迎来诺登学习网,寻找你需要的资料。

269 评论(14)

linalingxj

要想通过实务,无非就是两大要点,看书+做题,别看总结起来简单,实际上备考过程中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先来说看书,一建实务的每个细节都需要认真看,都可能出题。实务想过,至少也要把教材精读三遍。这一点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认真、努力加细心是最重要的备考法宝。关于做题,建议在精读书本后立即用做题来巩固知识点,尤其一定要重视一建的历年考题,这里的考题不仅要做、要注重正确率,更要下苦心去研究,包括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和得分点。

263 评论(10)

candy雨朦

考前冲刺阶段的复习,系统的看书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的复习要以重点知识为主,如果不知道那些是重点知识,可以找大立考前点睛资料这一类的资料来复习,另外考前冲刺阶段要将历年的真题做一做,虽然重考的可能不大,但是对于熟悉题型这些是很重要的,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及时翻书,

316 评论(12)

天天大宝贝儿

复习方法:1、找历年考试试卷,先做历年考试试卷看看你能考多少分?看看考试题型和试题分布,看看考点分布。2、找到考试知识点根据历年试卷试题可以看出,每一个考题都是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书里的原话。3、像文科复习一样去复习,既然都是书里的知识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么我们就用老方法记忆,记住每个要考的知识点,如果记不住也要理解,能够从题目立即能够想到这个知识点。4、根据考试大纲去总结相关知识点,知识点很多,但是考试是有范围的,那就是考试大纲,一般不会出钢根据考试大纲去总结每个小结的主要知识点,把知识点整理出来记忆。5、工作经验去总结知识点都说考试和工作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工作经验很多,都是一些知识点的精华所在,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出的知识点才是适合考试的知识点。6、和同学交流知识点,和朋友、同学、同事交流是增加知识点的一个重要途径,把这些交流的知识点整理出来。7、知识点叠加,把试卷、经验、大纲、交流所得的知识点整理叠加,把相同的都去掉,最后加起来的都是干货知识点了。

115 评论(14)

Lily2013101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知道,一建四科中,最难的就是实务,甚至有一些人第一年只考实务一科,实务过了之后第二年再考剩余三科,这足以说明实务的难度之大!所以在复习安排上,一建四门科目中,复习安排应该是实务占一半复习时间,其余三门法规、管理、经济共占一半复习时间。 其次,虽然我们追求高效复习,但是也不能太过于压缩复习总时长。一般水平的考生复习时间要保证400~600小时,如果你想追求快刀斩乱麻,那也要至少保证200小时的复习时间,不能再少了,要知道: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347 评论(15)

pang小妞

先看简单的,后看难的,我在中业网校学习时老师都会列一下每个章节出题的比例,先看那些老师标注分数多的重点章节。像比较难的实务的简单题,要学会理解记忆,老师教我们的时候都有记关键词,剩下能记住多少就记多少,考试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关键词发挥。当然这种方法只用于考前复习,学习时候还是要认真,不要取巧的。

228 评论(13)

马路小花

现在这段时间确实是一建的冲刺阶段,要学习内容上应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现阶段的强化复习,很多老师都集中在对一些高频重点的知识和题型讲解上,而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有所忽略,导致考试时很多考生在一些简单知识上失分。因此,希望考生利用课余时间把报考科目的教材细致地看一遍。日常练习上要注意答题规范。现阶段,大量的模拟题再加上历年的考试真题训练,习题量是足够的,很多考生在大量练习的同时,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的内容——答题规范性。考题多是一些常规题,试卷又通过什么来拉开区分度呢,那就是表述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考生在平时练习时应参考一些样题的表述,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这里提出的“信息”,即指命题人在题干设问中的信息,也包括文本信息。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不明白考官的命题意图,或胡乱作答,或答非所问。尤其是在案例分析这个大题目中,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毕竟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考生千万不要忽视这种能力,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真题就应该享受真题的“待遇”,考生不应该像做练习题那样“有一道每一道”的进行练习,应该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系统第完成每一套试卷。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把握答题节奏,能有效地帮助大家克服答不完卷的尴尬情况;二是可以减缓大家的紧张感,考场上大家都难免会紧张,如果能够把真题当做模拟考场一样对待,那么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提高心理承受力,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3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