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坤890206
bluelights
1886年12月25日(大吉大利)生于德国Gumbinnen。1906年参军,一战时在东西两线都打过仗。战后留在军中,1936年晋升为少将。法国战役期间任12军军长,于1940年6月14日攻破了马奇诺防线。1941年在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群服役,参加巴巴罗萨行动,并获铁十字勋章一枚。1942年一月晋升上将,指挥第四集团军。在之后两年中数次击退苏军,为撤退争取了时间。1944年8月任第一装甲集群司令。1945年3月,接替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出任“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但由于他抵制希特勒死守柏林的命令,遂于1945年4月28日被解除职务。1971年12月13日去世。 目录 德国陆军大将海因里希战历 早年岁月 征服法兰西 结局和评价 个人档案 职务 军衔 荣誉 编辑本段德国陆军大将海因里希战历 “他有对付苏联人的丰富经验,而且他们还没有战胜过他”————德国陆军大将 海因茨古德里安对海因里希的评价。 每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将领,很多军事爱好者们肯定会首先联想到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名字,在纳粹德国早期的闪击战中他们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创造过很多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隆美尔在北非,古德里安在法国,曼施坦因在苏联的辉煌胜利都奠定了他们世界级名将的声誉。但他们在战争中后期的防御作战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少有精妙之笔。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德军中只“出产”善于进攻的将领。但如果提起戈特哈德海因里希这个名字,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一些陌生。因为在他长达40年的戎马生涯中确实没有多少令人记忆深刻的显赫战历,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出现在德军的作战序列表当中。但他作为德国国防军军中少数几位杰出的防御专家,曾经在莫斯科城下力挽狂澜,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免于崩溃,此后他率第4集团军长期驻守在东线中部地段,令许多与他对阵的苏军将领颇为头痛。他作战顽强,要求严格,因此他手下的很多官兵对他既爱又恨,称这位小个子将军是“我们凶悍的小矮子”。 编辑本段早年岁月 戈特哈德海因里希1886年的圣诞节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古姆宾年,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新教牧师,但他母亲的家族却声名显赫,从12世纪开始,这个家族就世代以军人为职业。到20世纪,这个家族还诞生了一位陆军元帅,他就是海因里希的堂兄——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海因里希一生都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坚持每天都要看一段圣经,甚至到了战争年代,他仍然坚持每周上教堂做礼拜。 1905年3月8日,18岁的海因里希加入了德皇的陆军部队,被分配到历史悠久,成立于1807年的第95步兵团服役。入伍后不久,海因里希就被选派到汉诺威军事学校进修,毕业后他被提升为少尉。由于在一线部队的优异表现,1910年他被调到营部任参谋。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他正在驻哥塔的第95步兵团团部任副官。1914年8月,第95步兵团随奥托冯普鲁伊斯科夫将军的第11军(隶属于第3集团军)赴西线参战。在战争的前两年,他先后担任连长和第95步兵团第2营营长,还曾参加过著名的坦能堡会战。事实证明海因里希是一位出色的军官,他在前线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为他先后赢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27日)和一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7月24日)并在1915年被擢升为上尉。1916年,他被先后调到第3步兵旅和第24后备军任参谋。在凡尔登战役之前,海因里希上尉在前线因毒气中毒被迫修养了一段时间。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前途,1916年底,伤愈后的海因里希调往阿尔弗雷德冯克莱斯特将军的第115步兵师任参谋。这一时期的经历对海因里希非常重要,他由此开始广泛接触一线部队的参谋业务,不久后由于他良好的表现,他还被上调到总参谋部任职了一段时间。1917年底,他参加了在色当举办的一个短期的总参谋部军官的培训课程。这对于那时的基层军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1918年2月,他调往正在东线作战的第203步兵师作战处任职。在此期间,由于他优异的表现,还获得了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8月9日) 但是德军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使年轻的海因里希上尉的前途变得暗淡起来,1918年11月11日,走投无路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次年6月28日,新成立的德国魏玛政府和协约国签定了“凡尔塞和约”,按和约规定,战败的德国只能拥有10万人的军队。1921年1月1日,魏玛国防军成立,陆军编制仅为2个集团军,下辖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在这样一支小规模的职业陆军中,军官的名额只有4000人,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人才加幸运儿才能被陆军继续留用,但海因里希还是凭借他在一战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幸运的被留在德国的十万陆军中继续服役。1919年2月,他调往第1集团军参谋部,任艾里希冯奇施维茨将军(此人在魏玛时代还担任过第1集团军司令)指挥的志愿兵师的作战处处长,负责保卫东普鲁士的安全。1919年底,他调往驻东普鲁士的第1军区(总部在柯尼斯堡)任参谋。在此期间,他协助约翰内斯冯达泽尔将军在第1旅和第20旅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第一步兵师并担任了新成立的第一步兵师的副参谋长。1924年9月,他调任驻扎在施瓦本格明德的第5步兵师第13步兵团第14连任连长。1年半之后,他晋升少校。1927年10月,他调入国防部部队局任职。这是海因里希军旅生涯的一个契机,此后,他在魏玛国防军中一路平步青云,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便从少校晋升到了将军:1930年10月,他调回第1步兵师任第3步兵团的代理团长,1个月后,他被正式任命为第3步兵团第3营营长。1932年10月,已经晋升为中校的海因里希调任驻柏林的第一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处长(此时任第1集团军司令的正是他的表哥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1933年,纳粹上台后不久,海因里希升任国防部防卫办公室总务处主任并晋升为上校。从1933年到1937年他一直在国防部(1935年纳粹宣布重整军备后改称“战争部”)补充局任局长,为1933-1939年德国陆军的迅速扩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6年元旦49岁的海因里希被擢升为少将。 编辑本段征服法兰西 1937年10月12日,海因里希少将被任命为驻扎在明斯特的第16步兵师师长。这对海因里希来说,这是他施展指挥才能的一个好机会,虽然在此之前,他只在一线指挥过营级部队,缺少经验,但事实证明他干得相当不错——1938年3月,刚晋升少将2年的海因里希便被提升为中将。 1939年9月1日,德军悍然入侵波兰,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但第16步兵师并没有参加进攻波兰的战役,而是被部署在了西线,作为西线少数几支比较精锐的部队被编入工兵出身的奥托-威廉弗斯特将军的第6军,隶属于C集团军群(总司令里布大将)第5集团军(司令库特利布曼步兵上将),驻守在下莱因地区,以防备法国可能对德国西部工业区发动的袭击。 第16步兵师组建于1935年10月,是德国重整军备后第1批组建的步兵师之一。全师辖有3个步兵团(第60,64,79步兵团),1个炮兵团(第16炮兵团),1个反坦克营(第16反坦克营),1个侦察营(第16侦察营),1个工兵营(第16工兵营),1个通信营(第16通信营)和1个战地后备营。共编有17734人。在这个师的历任师长中有两位后来被擢升为陆军大将,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海因里希,另一位就是希特勒宠爱有加的独臂将军汉斯胡贝。 1940年初,海因里希中将接替短暂离职的冯朔贝特将军代理了一段时间的第7军军长,此时第7军刚参加完进攻波兰的战役,由波兰前线移防到西线,部署在德法边境上的特里尔地区,隶属于A集团军群第12集团军。1940年4月,海因里希被正式任命为第12军军长(隶属于C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下辖3个步兵师(第258,75,252步兵师)这个军被部署在萨尔布吕肯附近,准备参加一个月后即将爆发的对法国的战争。 5月10日,德军开始实施“黄色方案”,突然发动了对西欧四国的战争。战役开始后的一周时间后德军便奠定了胜局,德军在中路担任主攻的A集团军群和负责进攻荷兰,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均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部署在战线南翼的C集团军群由于担任佯攻和牵制马其诺防线驻军的任务,一直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第12军当面的法军阵地形势则较为复杂,这里正好处于马其诺防线两大要塞区梅斯要塞区和劳特尔要塞区之间的“萨尔缺口”,表面上法军在这里只部署了胡伯特中将的第20军(隶属于第2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属下的2个步兵师,但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法军在这里难以构筑大型的地堡,因此被改建为类似“荷兰要塞”那样的水道防线,这使德军的进攻要面对很多麻烦。因此直到德军已经在北方奠定胜局的情况下,6月14日,第1集团军才接到命令,要求其属下的三个军(从北到南为第30军,第12军和第24军)向“萨尔缺口”发动进攻。参加进攻的包括10个师:第30军的第93,258,79师,第12军的第268,75师,第24军的第60,252师以及第1集团军预备队的第95,198,168师。虽然法军在德军第1集团军当面部署的兵力并不弱——一共有包括3个要塞师在内的7个步兵师(包括第69,82,174要塞步兵师,第41,51殖民地步兵师,第52步兵师和第1波兰师),但此时从北方急速南下的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已经深入迂回到马其诺防线守军的后方,因此腹背受敌的法军在面对德军的正面进攻时一触即溃,迅速败退,海因里希的部队没费多大劲就突破了法军的正面防御。 编辑本段结局和评价 一个月后,海因里希在德国北部的弗伦斯堡向英军投降。此后,他一直被关押在英国,直到1948年5月19日被释放。1971年12月13日,海因里希在符腾堡的怀布林根去世,享年85岁。 海因里希是德军中少有的以防御见长的高级将领。他在东线指挥的一系列防御战役让他在敌我阵营中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作风顽强,对部下要求严格,素有“防御专家”之称。不过他的作风顽强和要求严格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战争期间他曾多次拒绝执行那些无视士兵生命的荒唐命令,最后也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虽然他战功彪炳,然而他和他的堂兄龙德施泰特一样,从骨子里就是一位老派普鲁士军官,性格倔强,是少数几位敢于公然违抗元首命令的前线指挥官之一,加上他的宗教信仰和有一半犹太血统的夫人,这些问题都让希特勒对他始终抱有偏见和厌恶之情,以至于在44年借口健康问题直接将他解职。尽管希特勒的偏见让海因里希名声和他的显赫战功很不相称。可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海因里希统率第4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期间,他的战线往往是东线最为稳固的战线。仅此一点,也能让海因里希挤身德军最优秀的集团军司令之列。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军衔:陆军大将 生日:1886年12月21日 出生地:东普鲁士古姆宾年 死亡:1971年12月13日 死亡地:符腾堡怀布林根 妻子:格特鲁德海因里希 编辑本段职务 1932年10月1日-1933年2月1日 第1集团军作战处长 1933年2月1日-1933年3月1日 国防部防卫办公室总务处处长 1933年3月1日-1937年10月12日 国防部补充局局长 1940年1月31日-1940年2月12日 第7军军长 1940年4月8日-1940年6月18日 第12军军长 1940年6月18日-1942年1月20日 第43军军长 1942年1月20日-1944年6月4日 第4集团军司令 1944年6月4日-1944年8月16日 被列入预备役 1944年8月16日-1945年3月20日 “海因里希”集群总司令兼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 1945年3月20日-1945年4月29日 “维斯杜拉”集团军群总司令 编辑本段军衔 少尉:1906年8月18日 中尉:1914年2月17日 上尉:1915年6月18日 少校:1926年2月1日 中校:1930年8月1日 上校:1933年3月1日 少将:1936年1月1日 中将:1938年3月1日 步兵上将:1940年6月1日 大将:1943年1月30日 编辑本段荣誉 骑士铁十字勋章:1941年9月18日获颁 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943年11月24日获颁 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5年3月3日获颁 普鲁士冯•霍亨佐伦佩剑骑士十字勋章:1918年8月9日获颁 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勋饰:1940年6月16日获颁 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勋饰:1940年5月13日获颁 1914一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7月24日获颁 1914二级铁十字勋章:1914年9月27日获颁 汉堡汉萨同盟十字章 萨克森-魏玛二级皇家白鹰佩剑骑士勋章 萨克森-欧内斯廷公爵皇家佩剑骑士勋章 萨克森-科堡-哥塔卡尔艾杜阿德战争十字勋章 1914-1918前线战斗荣誉十字勋章 国防军一级长期服役奖章 国防军三级长期服役奖章 奥地利三级军功勋章佩战争勋饰 1918黑色战伤章 西线防御奖章 东线冬季作战奖章
linximeng520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真正的战略家会在敌人进攻面前佯装坚强防御,进而在敌人周遭集结重兵,包围并消灭之。我认为德国的有三人无愧于天才防御家!曼斯泰因: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临危受命,哈尔科夫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后期都有他经典的防御进攻指挥莫德尔:1944年东线300W德军的救星受命指挥两个战略集群:中央 北方集团军伟大的统帅,迟滞了苏军的进攻,没他德军可能在1944年底就完蛋凯瑟琳:意大利战场的指挥官,古斯塔夫防线,阿道夫希特勒防线,哥特防线,使得数量庞大武器先进的盟军进占有天时人和,却损失惨重,意大利战役从1943年一直打到德国投降的1945年5月
丫丫由由
此役由三野制定,但执行任务的是第十兵团。在对发起金门战役前,粟裕司令员就提出:要有足够的船只能一次运送五个团以上的兵力渡海作战(此役为三个团)。参战部队得有上一级领导亲临前线指挥(此役以团为单位各自为战)。我认为此役不是决策层的错误,而是执行者的失误!此役的失败主要是轻敌、贪功冒进,在船只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就将三个团送到金门。没有领会何根本就没有把上级领导的指示当回事!三个团各自为战、都是平级可想而知。此役如有师级一层的领导班子统一指挥,现场战况就不会如此悲壮!此役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当第一波船只将8000多名勇士送入战场后,大部分船只搁浅何被炸毁。返回的船只只能再运送一个营的兵力返回战场,其结果可想而知!叶飞司令员:因金门战役的失利也对上级和中央写了检查,并将检查报告交到了主席的办公桌上。
依然泛泛
金门战役的指挥是叶飞,不是粟裕(也不是谢飞,有误)。1958年4月,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髓、政治委员叶飞根据总参谋部电示,上报了炮击金门的作战方案。在金门炮战之前,解放军已经对金门岛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解放军前线总指挥叶飞上将调集炮兵部队17个炮兵营组成莲河地区炮群,15个炮兵营组成厦门地区炮群。又以海军岸防兵的6个海岸炮兵连配置在围头、厦门、莲河等地,负责对料罗湾进出舰艇进行打击和封锁。解放军所用火炮有152加榴炮、155榴弹炮、122榴弹炮以及130海岸炮等各型火炮,总计439门。同时,福建沿海的民兵也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炮兵部队进驻,和正规部队共同战斗,各个炮位都配属了一定数量的民兵。扩展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国军注意力,造成国军判断失误。之后,解放军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10月17日,国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汤恩伯弃守厦门,解放军成功占领该地。在粟裕授意下,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大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在粟裕授意下,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大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失败原因:传统的渡海作战,有两条原则必须遵循:一、第一攻击波要具有突破防线并向纵深发展的充裕力量,对渡海工具要求甚高;二、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对台作战,不上岛则另当别论,若上岛,依旧要循这两条原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门战役百度百科-金门炮战
哇啦哇啦bibibi
热血传奇吖低级时候确实很无奈特别现在有内功系统,没内功打怪简直惨不忍睹(我一区流云的,很久前就是砍怪砍上来的,法师) 在封魔打怪的话基本上技巧不会太多,法师来说练级烧一大群的怪不就是引成一堆,然后放火接着围着火跑顺便丢冰咆哮去怪堆里嘛(低级时候)碰到可以炸的怪放完火就可以跑到怪堆里面炸(地狱雷光)这样速度快点,,别光炸,低级时候光跑去炸不放火烧着的话,得炸N下才挂而且还给怪欺负得多现在基本上除了百区和续章比较难升以外其他区稍微花点钱,你都不用去封魔练级了 至于英雄练级,跟练人一样就好了,推荐去雪域练(我那区进雪域已经不用宝就可以免费进了)那里怪多经验高,怪的伤害也低绝对比其他地方练级快4-5倍甚至更高 法师PK,在传奇里面说难不难,说易也不行一般法师只要不给战士刺杀基本上不掉血(只局限与等级内功相差5-10级内)法师的大药内功很重要,现在内功系统把攻击力弄得像飞升似的,不过高级多血的法师依然是最强的顶招高手 法师PK中走位很重要主要是跟战士现在PK,中层以下的(战和道)几乎都靠英雄打的人物发挥作用不大但法不同,法的主号在PK中依然有很大的帮助原因还是因为法的伤害力大,准确度高(以为技能面积比较广,而战需要近身,受网速限制一般都打不中会跑的法和道而道技能是单个体伤害,也很难打中会跑的东西所以法主号是PK中比较有利的 有一点得注意低级低内功的法师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