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喵喵喵
华师小超
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召集,由总监工程师组织会议,施工五方主体(建设、施工、设计、地勘、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验槽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1)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2)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4)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以下几种情况无法验槽(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以下几种情况应当推迟验槽(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蔷薇紫馨524
建筑工程验槽及地基局部处理方法验槽是工程建设的开始,也是基础和上部结构施工的第一道工序。验槽可能发现各种问题,有时还需要进行补充勘察。以下结合工程事例简要介绍一下验槽的内容、要求、方法以及在工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及处理方法。验槽内容 (1) 首先检查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和尺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其次检查开挖深度、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 观察槽壁、槽底的土质类型、均匀程度,是否存在疑问土层,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3) 检验基槽中有无旧房基、古井、洞穴、古墓及其他地下掩埋物,以及其位置、深度和形状。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对建筑物稳定性有无影响。 验槽方法(1)详细观察、描述槽壁和槽底岩土特性,验证基槽底的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一致,基槽边坡是否稳定,有无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如渗水、坑边堆载过多等。尤其注意不要将素填土与新近沉积的黄土、新近沉积黄土与老土相混淆。如果有难以辨认的土质,应配合洛阳铲等手段探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对于旧房基、洞穴、掩埋管道和人防设施等应沿其走向进行追索,查明在基槽范围内的延伸方向、深度及宽度。(2)分析钎探资料。一般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时,基槽开挖后均做钎探工作。岩土工程师会同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详细查看、分析钎探资料,判断基底岩土均匀情况及同一深度段(一般按30cm为一步)的纤探击数是否基本一致(同一基槽内的铅锤重量应相同,有条件的应使用标准锤,锤重10kg,落距保持50cm)。低于某一深度段击数平均值30%以上的钎探点,在平面图上圈出其位置、范围,分析其差别原因,必要时需补做检查探点,对低于平均值50%以上的点,要补挖探井或用洛阳铲进一步探查。验槽中地基的局部处理 验槽工作中常遇到需整体处理和需局部处理两种类型的问题。前者比较容易处理,如果是人工换填土,一般在勘察报告中建议挖除,将基础放在老土层上,但往往由于某种原因未全部挖除而造成槽底残留填土问题。这种情况一般挖除到老土即天然土,然后用2:8灰土回填夯实,或用人工级配砂石回填,也可把基础埋深适当增大。 范围较小松土坑的处理 当松土坑(填土、墓穴等)的范围较小时,可将坑中松软虚土挖除,至坑底及四壁均能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边的天然土层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回填。如果坑小夯实质量不易控制,应选压缩模量大的材料。当天然土为砂石时,用砂或级配砂石回填,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并用平板振动器振密。如果为较坚硬的粘性土,则用3:7灰土分层夯实;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积粘性土,多用1:9或2:8灰土分层夯实。当面积较大,换填较厚(一般大于0m),局部换土有困难时,可用短桩基础处理,并适当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 关于松土坑的处理情况比较多见,例如河北省南宫市某住宅,验槽时发现2层墓穴,下层墓穴时期较早,墓穴已坍塌,不易发现。经过对土质颜色、包含物的仔细辨认,详细分析纤探记录,才逐一查出并予以清除,以1:9灰土分层夯实。范围较大松土坑的处理 当松土坑的范围较大,且坑底标高不一致时,清除填土后,应先做踏步再分层夯实,也可将基础局部加深,并做1:2的台阶,两段基础相连接。如某办公楼场地原为农田,验槽时发现该基槽东部有一古砖墓坑,清理后发现西部浅,东部深,差异较大。处理方法为:清理全部填土,局部加深,并从东向西做1:2踏步夯实,2:8灰土分层夯实与老土相接。大口井或土井的处理 当基槽中发现砖井时,井内填土已较密实,则应将井的砖劵拆除至槽底以下1m(或大于1m),在此拆除范围内用2:8或3:7灰土分层夯实至槽底;如井直径大于5m时,则应适当考虑加强土上部结构的强度,如在墙内配筋或做地基梁跨越砖井。这种情况也较多见,例如河北省南宫市某教学楼,验槽时发现有整齐的2个大口井,中间填土已密实;教学楼之间的廊道也有相连的2个大口砖窑井,砖护壁完好。均采取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后再夯实2:8灰土的方法,建成后至今建筑物使用良好。局部硬土的处理 当验槽时发现旧墙基、砖窑底、压实路面等异常硬土时,一般都挖除,回填土情况根据周围土质而定。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可挖除6m,做软垫层,使地基沉降均匀。局部软土的处理由于地层差异或含水量变化,造成局部软弱的基槽也较多见,例如某商业楼,钎探后发现8m厚软土层。东部钎探总数120击左右,中部230击左右,西部340击左右,地基土严重不均。经与设计、勘察部门研究,采用不同置换率的夯实水泥土桩进行处理,置换率为东部8%、中部6%、西部4%人防通道的处理 在条件允许破坏而且工程量又不大的情况下,应挖除松土,回填土夯实,或用人工墩基或钻孔灌注桩穿过。如果不允许破坏,则采用双墩(桩)担横梁上加基础避开通道,有时还需加固人防通道。若通道位置处于建筑物边缘,可采用局部加强的悬挑地基梁避开,例如北京某沿街商业楼,全部跨越人防通道,采取夯实水泥土桩处理地基,人防通道上部用地梁跨越。
优质建造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