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9

NightWish431
首页 > 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规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情感白羊座

已采纳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主要是单选,多远,和主观题。主观题再细分的话还有简答和解答,二建里面好像没有特别的计算题,有也简单,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单选20题20分,多远10题20分,主观题80分。从分数看来,主观题是重点,很多人也会去拼命去背大段的书本,各种总结。下面这经验只针对建筑实务复习:建筑实务能不能过60%要看你的选择题做的怎么样,只要你选择题能拿到30分,基本稳过了。大家可能觉得是屁话,但是这么说吧,这三十分是很好拿的,只要你想过,你看书复习,稍微认真一点,基本都能拿到,甚至拿35分以上都不难。那怎么拿这选择题的30分呢?首先,你需要把考试100课程精讲看一遍,不然都白搭,然后,你需要一个考试100这种按书本章节出题的app,这样在你每天看完书以后,你可以做做题巩固下,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用你碎片时间来做题,比如你去蹲大号的时候,肯定没法看书,但是你可以掏出手机做十几道选择题,过来人告诉你,效果贼好。然后,有一点需要讲下,就是多选题,这个题型很讲战术,就是他的规则是这样,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至多有四个,错选,多选都没分,少选是按量给分,一个给5分,所以你要选最有把握的,千万不要贪。总之,选择题,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分方式,尤其是建筑的选择题,他能考的就那么多,你把往年的真题看下就知道。然后主观题也很重要,有几个关键的点一定要看,比如网络进度计划啊,索赔啊,验收程序啊,各种计划文件,验收文件谁签字,谁审批。前面讲了,二建是一个通过性考试过线就够了,如果你选择题能拿30分的话,你的主观题只要那25-35分就可以满足90%省份的合格标准了,80分拿35分,对于认真看书的你来说,随随便便吧。要知道,报名二建的,能去考试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二,其中看书的,也只有一半,能看完的,就更少,所以,只要认真看,就能过得。以上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155 评论(14)

cathryn0603

修改和增加的内容,通常是重点,特别是重要章节的改动部分,一般新增的内容很有可能会在考试中考到。

299 评论(15)

燕若雪0211

第一阶段:简单了解并进一步剖析教材。在备考初始阶段,考生可以先对教材框架进行简单地了解,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入手知晓各个章节历年考试占分比例,以及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并以此判断重要章节,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工作。第二阶段:基础内容的学习。在基础内容学习阶段,考生可以用6天时间学习教材的基础内容,着重掌握民用建筑分类、建筑的组成、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荷载的分类、房屋建筑的可靠性、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接下来,对技术部分第二小节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对于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重要章节需要多花时间进行掌握,并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施工技术部分是二建学习的基础,此部分内容在历年考试中多以选择题和案例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综合性较强,考生要把基础知识夯实,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把控。第三阶段: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学习完毕后不要急于开始下一部分的学习,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检测。这一步骤可以配合相关习题练习进行,由面到点,再由点切换回面,将每个知识点吃透。

125 评论(15)

独爱陌可可

二级建造师实务专业考试试卷整体上分三类题型:单选、多选以及案例。一、 单选选最优对于单选题而言,得分规则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每题一分,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当然大家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还是最重要的。但是万一碰见自己犹豫不定的题目,首先大家对于做单选题要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就是单选选最优,有些时候某些选项的描述确实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判断出来跟题干内容是否保持一致。除此之外,对于单选题比较常用的就是排除法,如果其他选项都非常肯定的能判断正确或者错误,那么即使对正确选项的描述不确定,这个题目的分数也妥妥的收入囊中了。二、 多选题保守选择何谓保守选择?大家首先要知道多选题的给分原则:多选题每题满分是两分,每题有2-4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每选对一个选项可以得5分,甚至只选一个,如果对了也是可以得5分的哦。那么这样以来,对于没有把握的选项还是尽量不要选,要知道万一选了就失去两分,如果不选或许还可以多得一分半分,在建造师的考场上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分半分。三、 案例作答分条按点那么重头戏来了!案例题可谓是决定建造师考试通过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案例题是按关键点来给分,多答甚至多答的部分有错误也不扣分。所以在案例题作答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分条按点来一一写在答题卡上。另外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有问必答。

354 评论(11)

相关问答